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098|回复: 9

澧县丰富多彩的茶文化——民间艺术的以茶娱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5-6 10:46: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澧县丰富多彩的茶文化——民间艺术的以茶娱乐







澧县说唱的传统艺术形式大多为在茶馆借茶娱乐的演唱,有澧州渔鼓、澧州大鼓、澧州说鼓、澧州对鼓、澧州三棒鼓、莲花闹、丝弦、评书等,其历史较为久远,可以追溯到明代初期。而澧州五鼓则是民间最为常见的表现形式,它是一种叙事性的音乐体裁,它的特点之一是说与唱的有机结合。其音乐唱腔的特点:一种是讲究唱腔圆润、风格沉稳、词曲同步、重于叙事;另一种则讲究唱腔流利、曲调富于色彩、偏重抒情。
澧州五鼓的曲式结构丰富多彩,如《大鼓调·送哥郎调》主要采用“鱼咬尾”的句式;《大鼓调·三流欢腔》则是“步步紧逼”的句式;渔鼓《大流·大悲腔》运用的是“加倒板头”的结构;说鼓、莲花闹则采用“换腔”结构形式;《丧鼓调·扬号腔》多用“转调”的段落形式等等。加上澧县地理结构的山、丘、平、湖多层次化,以及习俗、语言的多样化,也就形成了多流派的曲艺音乐体系。如仅仅就是《丧鼓调·起鼓腔》就有二十多个腔调,其中有“起书悲腔”、“起书吟腔”、“起书歌腔”、“起书颂腔”等。
澧州五鼓的音乐是与“澧州官话”这一基础口语紧密相连的,因而形成了以一声和二声为主,语句通畅舒缓,句势逐渐偏低的“平腔口语”特征。



澧州渔鼓  又称“道情”、“打乓乓”。由于江湖上历来认为渔鼓筒是神宝之物,便不允许进孝堂,总伴着红喜事,伴着茶店的“茶客”、酒楼的“食客”,伴着过年过节的沿门表演等。澧州渔鼓的表演形式为一人站唱,手拍渔鼓筒(拍时发出“乓乓”的声音),同时用木筷敲单钹、打竹板为自己击节伴奏,边奏边唱,以唱为主,以说为辅,配以适当的动作。唱词以七字句为基础。渔鼓的伴奏音乐及乐器虽然十分简单,但节奏非常鲜明,乐声清朗朴素,而且可以通过变换板式,来调节和渲染气氛。



澧州大鼓  又名“孝鼓”,原名“丧鼓”。早期因专为办丧事的人家夜晚守灵时演唱,故名“孝鼓”。后来普及到茶社、酒楼、书场等专门供曲艺人员献艺的营业性场所,通称“大鼓”。大鼓一般由一人演唱,唯一的伴奏乐器就是一面大鼓和两根鼓锤。唱词基本结构为七字句,要求从头到尾一韵串。常用的韵有十个半韵:天、地、人、和、龙、虎、豹、豺、黄、花、黑(为半个)。其声腔体系为“丧鼓调”、“大鼓调”两类。



澧州说鼓  澧州说鼓以说为主,以唱为辅。说鼓的每段鼓词只有末一句是唱出来的,这是它不同于其它曲艺形式的主要之点。说鼓的演唱形式有三种:由一人击偏鼓(双签轮奏)说唱,并在间隙时吹唢呐的,称为独脚;由上手说唱并击鼓,下手吹奏唢呐的,称为二人说鼓;由三名艺人上台,在二人说鼓的基础上,再加一人与说鼓者插科打诨,问答对白的,称为三人说鼓。澧州说鼓以击鼓人为说唱主角,整出故事主要靠他演绎,另两名艺人最多只是在说词中帮腔。说唱不仅要有节奏感,还要求押韵。说鼓句式以五字句、七字句、十字句为主,四句一段,音乐由唢呐曲牌与唱腔曲牌组成。



澧州对鼓  又称“合鼓”,它是由澧州大鼓派生出来的艺术品种。演唱时由四名艺人上台,其中二人各自占据舞台一方,面前都放着一面大鼓;另外二人手持唢呐居中间靠后处。击鼓艺人以鼓声为拍节,进行对手说唱,唱至每段鼓词末句时,再加入唢呐伴奏。由于对鼓是通过互相唱和、对答甚至相互考问盘诘等形式来叙述故事,表达感情,因而更加生动活泼,更容易引起听众的兴趣和共鸣。



澧州三棒鼓  一般由二人演唱,其中一人敲鼓,另一人敲锣,敲鼓艺人击鼓边为拍,独自演唱每段鼓词的前三句,第四句即末一句由敲锣艺人加入帮唱。唱句和唱段之间都插入锣鼓过门,但后者的过门稍长。有的敲鼓艺人还将三根鼓锤在空中抛出各种花样,却既不影响演唱,也不影响锣鼓伴奏。三棒鼓长于叙事,很投合广大农村群众的口味。



澧州丝弦  又名“老丝弦”。它是流行于古澧州一带的地方曲种,也是湘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约起源于战国末期,发展于宋元,兴盛于明清。其演唱特点是:一般由六名艺人同时登台面向听众进行演唱,往往根据曲目中的故事和人物预先分工,各自负责某个人物的唱段,惟妙惟肖地模仿出该人物的口气神态。唱腔曲调主要有“大调”、“小调”、“正调”三种,用箫、笛、笙、三弦、扬琴、二胡等民族管弦乐器伴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5-6 11:10:3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听小戏,喝喝茶,幸福啊,点赞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5-6 11:18:46 | 显示全部楼层
澧县说唱的传统艺术形式大多为在茶馆借茶娱乐的演唱,有澧州渔鼓、澧州大鼓、澧州说鼓、澧州对鼓、澧州三棒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5-6 11:20:04 | 显示全部楼层
澧县说唱的传统艺术真的是丰富多彩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5-6 11:38:54 | 显示全部楼层
由于江湖上历来认为渔鼓筒是神宝之物,便不允许进孝堂,总伴着红喜事,伴着茶店的“茶客”、酒楼的“食客”,伴着过年过节的沿门表演等。澧州渔鼓的表演形式为一人站唱,手拍渔鼓筒(拍时发出“乓乓”的声音),同时用木筷敲单钹、打竹板为自己击节伴奏,边奏边唱,以唱为主,以说为辅,配以适当的动作。唱词以七字句为基础。渔鼓的伴奏音乐及乐器虽然十分简单,但节奏非常鲜明,乐声清朗朴素,而且可以通过变换板式,来调节和渲染气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5-6 11:40: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的敲鼓艺人还将三根鼓锤在空中抛出各种花样,却既不影响演唱,也不影响锣鼓伴奏。三棒鼓长于叙事,很投合广大农村群众的口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5-6 11:41:08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点赞写得可观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5-6 13:57:1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老师佳作,欣赏学习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5-6 16:20:2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些娱乐形式大多在茶肆里进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5-6 21:10:01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老师佳帖!为您点赞!
105303omap0w00rr0g0gzq.pn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12 19:44 , Processed in 0.038264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