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32615|回复: 115

【沅澧民俗}儿童节临近,耳际萦绕童谣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5-29 06:48: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的老家澧水流域,流传着大同小异的童谣。呀呀地学,呀呀地叫,是那个时代我们童年文化生活的一部分。前些年,基本上忘记了,但这几年随着年迈,反倒渐渐清晰。加上陆续收集,竟然有四十首之多。

065856u3xgx6d6a4dgsses.jpg

  金风送爽,皓月挂树。禾场上,我尾随恩娘,恩娘牵着弟弟,弟弟一步三晃,望着微笑的月亮,跟着恩娘边走边唱:

   月亮粑粑跟我走,一走走到南山口。
   我给月亮打烧酒,烧酒辣,买黄蜡。
   黄蜡苦,买豆腐,豆腐薄,买菱角。
   菱角尖,尖上天……”

  伯妈牵着元弟,也接着唱:

   月亮巴巴跟我走,大好月光好卖狗。
   捡个铜钱打烧酒,走一步,喝一口。
   拿块麻糖甜甜口,还留半块给小狗
……”

  记得长到“七坐八爬”的时候,我们就唱起《推磨歌》了。我坐在爹娘腿上,爹娘拉着我的两只小手,一前一后交替拐着,仿佛在推磨,有节奏地唱道:

   推咯磨,拐咯磨,推点耙耙吃哈哆。
   客来了,吃两个,客走了,筐到哆。
   隔壁王妈来借火, 一餐吃了十五个,
   肚子胀得不快活,半夜起来摸水喝,
   门闩碰到后脑壳,白眼一翻克打嚯。
深些挖,紧些埋,
不让好吃婆娘爬起来。

  呀呀学语时,跟着爹娘唱:“芝麻小,果果多,两岁伢伢会唱歌。你唱歌,我唱歌,我的歌儿用船拖,一拖拖到毛家坡,毛家坡上歌挤歌……”
  稍大能跑了,和姐姐、弟弟一起唱童谣,经常占姐姐的便宜。和弟弟边击掌边唱道:

   金打铁,银打铁,打把剪刀送姐姐。
   姐姐耳朵夹个缺。杀鸡儿,补不到,
   杀鹅儿,补半边,还有半边放在枕头边。
   猫儿含到踏板上,狗儿含到粪坑里,
   乌鸦琢到半天里。爹爹起来赶老鸦,
   给它屁股几响嘎

   或者唱“黄毛丫头,睡到饭熟。听到碗响,爬起来乱抢。抢个缺碗,吃一百碗。”姐姐毕竟大我三岁,不与我们一般见识。
  小伙计们多了,童谣也就进入游戏中。如《赶强偷》:
     齐:叮叮当当,喊门香香。
       甲:后头走的哪一个?
       乙:走的王大哥。
       甲:喝烟哒去,喝茶哒去。
       乙:不喝你的烟,不喝你的茶,只问你的北瓜有好大?
       齐:喔!赶强偷(小偷),赶强偷。

   夏夜,丝凤不动,热得喘气,我们大呼《唤风歌》:

  天上风儿转,地下娃儿唤。
   唤得风下来,大家好凉快。
   风婆婆,树丫坐,我唤你,你下来。
   喔喂——


   一般游戏开头,往往推诿。这时《点将歌》派上用场了:“一点兵,二点将,三点四点楚霸王。有娘的,跟娘走,无娘的做强偷。”还有“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老虎不在家,打屁就是他!”唱着歌,按一人一字点下去,最后一字落在谁,就归谁开头。
   渐渐大了,还调侃新娘子来。新娘子哭嫁上轿,我们在一旁瞎起哄:“新姑儿上轿,撒泡大尿。”“灶里烧个大粑粑,新姑儿吃了打哈哈。”索性唱起“新姑儿新姑儿你不哭,转个弯儿就是你的屋。新姑儿新姑儿你笑一笑,转过弯儿就是你的灶。”最后跟着新娘花轿,伴随着锣鼓唢呐声齐声喊:“阿鹊尾巴长,舂米嫁姑娘。姑娘嫁,我也嫁,我给姑娘背伞把……”
   比《倒歌》和唱《盘歌》不仅快乐,而且益智。如:

   哥哥十五我十六,妈妈生我我煮粥。
   爹爹娶亲我打锣,妈妈出嫁我挑货。
   我从嘎嘎门口过,嘎嘎还在摇窝坐。
   我从大伯门口过,大伯还在带婆婆。

   盘歌一问一答,下面这首歌一直刻在脑际里:

   抱鸡母,背把锁,
   上山去,看丈母。
   吃的么得饭,吃地红豆饭。
   么得红,朱红。么得朱,折蛛。
   么得折,鱼折。么得鱼,扁鱼。
   么得扁,马鞭。么得马,克蟆。
   么得克,高客。么得高,石膏。
   么得石,粮食。么得粮?车辆。
   么得车?风车。么得风?北风。
   么得北?湖北。么得湖?洞庭湖。
   么得洞?蛇洞。么得蛇?花蛇。
   么得花?萝卜花。么得罗?


   不耐烦了,回道“大锣小锣!”齐喊:“敲破你的狗脑壳!”一般是两个玩,从头开始说,说到最后一句,各自拿出右手,用大拇指和食指组成一个叉,向对方的头叉过去,叉到了算赢。这首童谣知识丰富,顶针辞格,朗朗上口,极易记住,如洞庭湖、湖北、扁鱼等地物名称就是首先在这首歌中知道的。
   《打铁歌》也是两个孩子经常一块儿玩的,在娱乐中能知道一些实物和社会常识:

  打铁一,一根羊毛紧扎笔。
   打铁二,二月童子吹笛儿。
   打铁三,三月荷花对牡丹。
   打铁四,四月鱼儿一蓬刺。
   打铁五,五月龙船划端午。
   打铁六。六盘果子六盘肉。
   打铁七,七月鲜桃正好吃。
   打铁八,八十岁婆婆纺棉花。
   打铁九,九个和尚一路走。
   打铁十,十个猪仔来抢食。

  唱得最多又最好的,要数《拍手歌》了,我们乐此不疲,花样不断翻新。唱这种歌实际上也是唱歌比赛。开始是大人们和小孩拍唱:

   你拍一,我拍一,宝宝小手在哪里。
   你拍二,我拍二,妈妈和你说句话。
   你拍三,我拍三,宝宝身子翻一翻。
   你拍四,我拍四,爸爸教你写大字。
   你拍五,我拍五,宝宝肚子鼓一鼓。
   你拍六,你拍六,宝宝体操一起做。
   你拍七,我拍七,宝宝小腿踢一踢。
   你拍八,我拍八,宝宝学着爬一爬。
   你拍九,我拍九,宝宝屁股扭一扭。
   你拍十,我拍十,宝宝身体美又直。
  稍大,小孩们开始一对一的击掌对歌了,内容既有现成的,也有随心所出的。如互相勉励讲卫生:加强对动物的理性认识。到了读书时候,行为规范方面的《拍手歌》不胜枚举,也就不属于乡土之类了。
  至今还记得一首较长的童谣,有故事情节,知识性较强,幽默诙谐,也全是家乡方言俚语,照录在此,作为此文结尾:
说白话,讲白话,说起胡子老伯呐。
三月三,种棉花,捡了棉花出棉花,
接进弹匠弹棉花。
早上吃的老北瓜,晚上吃的臭豆渣。
瓜是瓜,渣是渣,搞起弹匠火来哒,
扯砣棉花腰里扎。
隔壁王妈来点火,鼓起眼睛看见哒。
罢哒罢哒真罢哒,弹匠师傅你偷花。
弹匠师傅毛火发,我在腰里抠黄蜡,
哪个偷他乱棉花。

一下跑到厨房下,拿了一个拖拱耙。
扦呐扦,扦呐扦,扦根棉条粗又大。
纺啊纺,纺啊纺,纺了七天又七夜,
纺了鸡蛋大个纱。
鸡公生蛋果果大,把个廷子纺断哒。
杷呀杷,杷呀杷,扒了七天又七夜,
刚刚杷了斤把纱。
跑到街上去卖纱,先生是个萝卜花,
价钱一哈估飘哒,合了三毛八分八。
买了糯米转回家,热水泡,冷水发,
一下放到甑丫下。
烧了三个刺草把,就说糯米蒸好哒。
一下空到碓臼里,碓臼里,又邋遢,
鸡屎拂得几大把。
一下跑到灶屋下,拿了一个拖拱耙,
杵呀杵,扎呀扎,家伙小了不刹咔。
脱了裹脚和鞋袜,捅呀捅,踏呀踏。
丈夫一下看到了,劈头盖脑几耳巴。
打落两缕黑头发,姑娘哭着回娘家。
右手提的是脚鱼,左手提的是北瓜,
背上背的小娃娃,怀里揣的热糍粑。
跑到对面山坡下,天道又把细雨洒。
地下尽是稀泥巴,砰的一下跌倒哒。
北瓜往下滚,脚鱼往上爬。
又想上山捉脚鱼,又想下山捧北瓜。
背上娃娃哭妈妈,扯砣粑粑塌到他。
……


  前文所述不足四分之一,余者暂列于下,待后整理。也许会折腾出一篇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好文章。

1、阿鹊尾巴长
阿鹊尾巴长,舂米嫁姑娘,姑娘嫁,我也嫁,我跟姑娘背个把,
姑娘给我几耳巴,我躲到门旮旯里哭妈妈。
妈妈在菜园里告瓜子,瓜子生,我也生,我跟瓜子做媒人。
媒人媒人你请坐,三句好话对你说。
你的姑儿不听我的说,拉起回去教下哆。
今日打破我的碗,明日打破我的钵,后日打破我的砂炉锅。
叫你的姑儿洗下碗,她在碗里抠鸡眼。
叫你的姑儿洗下锅,她在锅里摆裹脚。
叫你的姑儿洗下缸,她在缸里树杨树桩。
叫你的姑儿挑担水,她拿起扁担砍乌龟。
叫你的姑儿铺下床,顶起被窝做鬼王。
叫你的姑儿摘豆荚,她在菜园翻肚脐。
叫你的姑儿摘北瓜,她在菜园喊伯妈。
叫你的姑儿摘黄瓜,她在菜园喊黄妈。

2、虫儿飞
虫儿飞,飞到嘎嘎(外婆)去;嘎嘎不赶狗,咬到虫儿手;
嘎嘎不杀鸡,虫儿要回去;嘎嘎不杀鹅,虫儿过了河;
嘎嘎不杀鸭,虫儿到了谢家塔。

3、地米菜:
地米菜,土里生,我是嘎嘎亲外孙。
嘎嘎留我吃早饭,打破嘎嘎青花碗。
两个舅舅不做声,两个舅娘鼓眼睛。
推倒桌子抵倒门,过了荒年好看人。

4、果果多
鸡麻小,果果多, 三岁的娃儿会唱歌,
唱个牛伢打赤脚,我的歌儿用船拖。

鸡儿小,果儿多,三岁的伢儿会唱歌。
你的歌儿没有我的歌儿多,我的歌儿用船拖。
大船小船一齐拖到西瓜坡。
西瓜坡的瓦渣多,划破我的丫丫脚。

5、泼 稻 场
鸡儿喊,早谷黄,幺姑(儿)挑水泼稻场。
路又远,水又深,打齐幺姑(儿)脚后跟。

6、捡 柴 火
麻雀生蛋果打果,我在山上捡柴火。
打枪的,不吓我,叫我的哥哥来接我。

7、bai子(跛子)bai
bai子(跛子)bai,跳上街。蒸糯米,打草鞋。
你一碗,我一碗,胀死bai子我不管。

8、上 学
三岁娃儿穿红鞋,背起书包上学来。
先生先生不打我,我回去喝哒妈妈(吃奶)来。

9、大儿捞黄瓜
大儿大,捞黄瓜,姆妈赶到几扬叉。
姆妈姆妈不叉我,我跟你捞条种黄瓜。
种黄瓜没的籽,把大儿一餐会打死。

10、栽 糯 谷
大月亮,小月亮,哥哥起来做蔑匠。
嫂儿起来纳鞋底,婆婆起来蒸糯米。
隔壁娃儿闻到糯米香,一夜哭到大天亮。
娃儿娃儿你不哭,明年跟你栽糯谷。
糯谷田里十几人,个个戴的花手巾。
只有你的老子一个人,头上戴个破斗笠。

11、么 巴 背 锹
么巴么,背把锹,跨门坎,铡断腰。
铡成滴滴沫沫做柴烧。
烧又烧不燃,打又打不熄, 烧得油直滴。

12、说倒话
说倒话,唱倒歌。 河里的岩头滚上坡。
腊月二十八,有人偷黄瓜。
背褡衣袖搁满哒。瞎子看到的,聋子听到的。
哑巴一声喊,bai(跛)子就开赶。
赶到淤泥湖,达(摔)得灰直扑。

金白话,银白话。
三十黑哒月亮大,有个强土捞黄瓜,
瞎子看到哒,聋子听到哒。
哑巴一声喊,掰子就开赶,
一哈赶到稀泥湖,耷的灰之仆。
一哈赶到屋山后,看到石滚拉鼓牛。

13、说头
讲起头,尽是头。天上有日头.地下有岩头。
遇到一个黄毛丫头,她要找我剃胎头,
我拿了一把钝斧头,把她砍得血直流。

14、十样景
麻雀生蛋滚打滚,听我唱个十样景。
一打铁二补祸,三学阉猪佬吹牛角
四算命,五打卦,六学雕匠雕菩萨。
七学纺,八学弹,九学织匠织绸缎。
十学裁缝缝衣穿,一把剪刀夹稀烂,
大人佳儿有衣穿。

15、红 蜻 蜒
红蜻蜓,抹绿裙。绿蜻蜓,抹红裙。
高大姐,做煤人。李大姐,做乖人。
长手帕,搭轿门,短手帕,搭搁盆。
搁盆底下三朵花,三个姑儿四排茶。
堂屋里排的由之可,灶屋里排的枣儿茶。
一粒枣儿两头尖,哥嫂留我住千年。
哥哥开打发我的红丝带,嫂儿打发我的红(大儿)鞋。
红(大儿)经上八个折,哥哥看见舍不得。
嫂儿送我大门外,哥哥送我九条街。
扯起菊花儿满田栽。

16、笑死我
烟袋烟,纸儿编。
大哥骑马二哥牵,牵到河里看龙船。
猪捡柴,狗烧火, 猫儿炒饭笑死我。
鸡公排水打哦喝,高客子(老鼠)开门来不何。

17、黑心槽门
黑心槽门大敞开,摆起宴席等我来。
吃了宴席和美酒,忽然掉下眼雨来。
哀哀哭,哭哀哀,想起当初不该来。

18、手 相 歌
一螺穷,二螺富,三螺四螺住瓦屋。
五螺和六螺,坐车赶鹅鸭。
九螺十螺圆,骑马点状元。

19、鸡 孵 鸭
不鼓鼓,不打钹,听我唱个孵鸭歌。
黄鸡母,呵呵呵,窝里孵蛋几十个。
不想吃,不想喝,只想小鸡出蛋壳。
搬指算,嘴念破,三周怎还硬果果。
腿蹲麻,毛挫落,二十八天活受磨。
四周过。蛋壳破,怎么是些怪家伙?
嘴不尖,扁又扁,吃食象是撮瓢撮。
腿儿短。肚儿痛,脚趾还有皮连着。
呷呷呷,呵呵呵,话儿不通怎么说。
鸡上山,鸭下坡,母鸡急得直跳脚。
“我的乖,那是河,跌下去了没法活!”
鸭不张,就下河,拍翅划脚好决活。
可怜那,黄鸡母,岸上跟着呵呵呵……

20、麻子对我笑
昨天早上行,看到一个人,满脸的麻子吓呀吓死人。
上街卖鸡蛋,不要带家货,
一个麻子眼里放一个,恰好放一个。
麻子对我笑,鸡蛋往下掉,
劈地啪啦,劈地啪啦,只象放鞭炮。

21、十麻子歌
一麻子患病二麻子笑,三麻子抓药四麻子热,
五麻子上来砍木料,六麻子死来七麻子埋,
八麻子九麻子哭乖乖。那十麻子得信寻回来。
只见挖得深坑想紧些埋,麻婆娘休想翻身再起来。


22、癞子歌
一癞子不好二癞子笑,三癞子抓药四癞子熬,
五癞子上山砍木料六癞子何,七癞子挖坑八癞子埋,
九癞子渐渐哭起来,十癞子说;深地儿挖,紧地儿埋,
莫让一癞子爬出来。

癞子癞,顶锅盖,顶到菜堰滴摸波菜,
波菜克土一个眼,把癞子黑的轻喊,
波菜克土一个虫,把癞子黑的之蹦!

23、甜菜根
甜菜根,苦菜根,我是嘎嘎的亲外甥,
嘎嘎留我七早饭,两个舅舅不作声,
两个舅娘鼓眼睛,盛碗饭,冷冰冰,
搬张桌儿抵到门,以后再也不进嘎嘎的门。

24、豌豆芭果

豌豆芭果,嗲嗲烧火。
婶娘炒菜,炒出尿来。
好七好七,今年哒打明年再来。

25、哥哥当哒官

高粱叶叶儿宽又宽,哥哥读书当哒官。
打的青阳伞,坐滴麦花轿,
一声撒呐一声号,哥哥回来好热闹


26、三字经

三字经,背板凳,背到学校打先生,
打一板,哎一声,
看你还背不背三字经。

27、大儿捞黄瓜

大儿大,捞黄瓜,姆妈赶到几扬叉。
姆妈姆妈不叉我,我跟你捞条种黄瓜。
种黄瓜没得籽,把大儿一餐会胀死。


28、月亮粑粑

月亮粑粑,生个嗲嗲。
嗲嗲买菜,买个奶奶。
奶奶好吃,烧个糍粑。
糍粑没烧熟,吃哒龌泥鳅。
泥鳅生个娃,名字叫幺吧。
幺吧幺,背把锹,
跨门槛,耷一高(跤)看你再还幺不幺。

月亮粑粑,肚里坐个嗲嗲。
嗲嗲出克买菜,碰哒奶奶。
奶奶出来绣花,绣个糍粑。
糍粑跌得井里,变个蛤蟆。
蛤蟆伸脚,变个喜鹊。
喜鹊上树,变个斑鸠。
斑鸠咕咕咕,和尚呷豆腐。
豆腐一匍渣,和尚呷粑粑。
粑粑一匍壳,和尚呷菱角。
菱角溜溜尖,和尚望哒天。
天上四个字,和尚犯哒事。
事又犯得恶,抓哒和尚剁脑壳。


29、穿梭罗
金果果,银果果,庙里打鼓穿梭罗。
梭罗纱,燕子窝。燕啊燕,排铜钱。
排啊排,铁李拐。铁啊铁,赵嘎叶。
赵啊赵,陈花庙。陈啊陈,肚子疼。
肚啊肚,响葫芦。响啊响,刮刮匠。
刮啊刮,吹撒呐。撒啊撒,撒完了。
老子不要你的本钱哒。

30、自呀(知了)喊

自呀哪里喊,自呀壳里头喊。
乌龟有壳那么不喊滴,它在水里。
克玛在水里又喊?它是扁口。
鲢鱼是扁口又喊,它有线。
铜锣有线它又喊,它有铜。
烟哒老壳上面有铜不喊?它有竹子,。
笛子是竹子呀它又喊?它有眼。
筛子那么多眼不喊?它是圆的。
月亮是圆的又不喊,它在天上。
雁鹅在天上又喊,它有翅膀。
蝴蝶有翅膀那么不喊滴?它在采花。
蜜蜂采花又喊,它是虫。
夜花(萤火虫)是虫那么不喊滴。
它的娘是牛屎。哈哈哈

31、不惹你
不张你,不惹你,打个屁,嗝死你。

32、条卡啷
条卡啷,七粗糠,阿滴屎,硬丁绑。

33、好七佬
好吃佬,跟马跑,跑到山里吃篙草。
篙草吃不完,跟你的媳妇留一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5-29 07:35:31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毛会长精彩,品读童趣,感佩才情,为您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5-29 07:36:07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精彩,感佩才情,为您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5-29 09:40:2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5-29 11:27:48 | 显示全部楼层
澧水流域,流传着大同小异的童谣。呀呀地学,呀呀地叫,是那个时代我们童年文化生活的一部分。前些年,基本上忘记了,但这几年随着年迈,反倒渐渐清晰。加上陆续收集,竟然有四十首之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5-29 11:27:56 | 显示全部楼层

澧水流域,流传着大同小异的童谣。呀呀地学,呀呀地叫,是那个时代我们童年文化生活的一部分。前些年,基本上忘记了,但这几年随着年迈,反倒渐渐清晰。加上陆续收集,竟然有四十首之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5-29 11:28:13 | 显示全部楼层
夏应运 发表于 2022-5-29 07:35
欣赏毛会长精彩,品读童趣,感佩才情,为您点赞!

谢谢!
澧水流域,流传着大同小异的童谣。呀呀地学,呀呀地叫,是那个时代我们童年文化生活的一部分。前些年,基本上忘记了,但这几年随着年迈,反倒渐渐清晰。加上陆续收集,竟然有四十首之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5-29 13:09:14 | 显示全部楼层
毛先金 发表于 2022-5-29 11:27
澧水流域,流传着大同小异的童谣。呀呀地学,呀呀地叫,是那个时代我们童年文化生活的一部分。前些年,基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5-29 13:26:54 | 显示全部楼层
毛先金 发表于 2022-5-29 11:27
澧水流域,流传着大同小异的童谣。呀呀地学,呀呀地叫,是那个时代我们童年文化生活的一部分。前些年,基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5-29 14:44:43 | 显示全部楼层
毛先金 发表于 2022-5-29 11:27
澧水流域,流传着大同小异的童谣。呀呀地学,呀呀地叫,是那个时代我们童年文化生活的一部分。前些年,基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6 20:24 , Processed in 0.044212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