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1361|回复: 5

义陵周氏建祠定派草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5-29 09:59: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山之梅 于 2022-5-29 10:09 编辑


义陵周氏六修谱志摘要(六)


义陵周氏建祠定派草序


    我周由江右迁常武以来 实系濂溪裔孙应高公始也 支分派别代有文人守祖宗之旧绪 课子孙以远谟本 本源匕相承不替惟是异域而居  不能聚族而处则世远年湮鲜  不目同宗为路人矣     一二有志之士将欲敦本收族其奚由   而从乾隆五十七年合族商议鼎建祠宇    拓故趾焕新猷鸠工庀材规模立就以千金之重举幸一腋之能成频等敢辞艰辛而不竭力从事也哉  但建祠以崇先祀以妥宗灵而派序未编 则昭穆何由而分尊卑 何由而辨亲疏 何由而别遂至阅世生人阅人成世有不能考者此定派之不容缓也  我祖兴公生二子长贵 贵生友忠友谅 次文敬敬生友义友礼俱失其考  惟忠公子清澄浚浩汰济及谅公子淳合计七人遂各谋吉地  以奠厥居子孙蕃衍迁徙不一然溯委窃源  则龙潭以及袯紫西洋洩陂长岭花山江家桥者孰非我祖兴公之苗裔所自出者乎频等幸际祠宇已建不虑风雨之飘摇 派次亦编岂虞本宗之舛错 而纂修族谱自相与有成者前人之灵亦後人之幸也 自是人文蔚起世泽常新孝子仁人有不勤春露秋霜之感 而深水源木本之思也哉 是为序

嘉庆四年岁次己未仲冬月
                            谷旦
十三世孙龙潭室频南亭氏敬撰

【附】
义陵周氏建祠定派序

    从来家乘国史一也 史未修则屡朝之事迹难考 乘未备则一族之支派易淆矧世远年湮岂无阙失水寒石泐亦有遗亡者乎 而欲穷源溯委本支不紊非有以定其宗派永垂奕不可即如我祖重英公江右应高公曾孙也 谱牒绍乎濂溪基趾托於吉水云相承固已有条不乱簪缨未坠应自无美不传逮至兴祖与子文贵奉诏出征危困之中 有神默获其身是以得出重围 勅封武略将军俾孙世袭斯职 後於永乐二年下屯 由江右迁常武遂家於龙潭焉 传三世友忠公生六子长清次澄三浚四浩五汰六济及友谅公子淳合计七人 迄今数百余年源远流长 支分派别其居龙潭上下左右者 前大二与五房也  而三四六七房或居祓紫或居花山或居洩陂长岭及株树等处  虽迁徒靡常  兴废不一  然以房族考之 皆出自兴祖一脉  有不可得而没者 今於每岁五月龙潭上下三房龙舟一会  八月祓紫花山长岭四房有傩愿一会  非好歌舞戏水滨乐黎圆  以夸耀世人之耳目  诚不敢忘神力也  兹因宗祠落成  爰定派序数语以示後昆  不独亲匕长匕得其道  即尊祖敬宗之义亦於是乎著矣  是为序

嘉庆四年岁次己未仲冬月
                            谷旦
十四世孙紫山隽英字迈伦敬撰


【导读】
     十三世孙室频公所撰《义陵周氏建祠定派草序》,侧重讲了乾隆五十七年(1792)合族建祠定派事宜,先贤们认为“建祠以宗先祀,以妥宗灵”,“而派序未编则昭穆(派序)何由……成世有不能考者,此定派之不容缓也。”于是,便有了乾隆五十八年(1793)义陵周氏的第一次正式的修谱工作。“周家祠堂”亦随之动工修建。
     十四世孙隽英公所撰《义陵周氏建祠定派序》,写于嘉庆四年即1799年(可能在周家祠堂建成后)。序中描述了义陵周氏并本族1至7房兴祖一脉,在谱派序定、宗祠落成后的喜悦与兴旺:“每岁五月龙潭上下三房龙舟一会 ,八月祓紫花山长岭四房有傩愿(傩戏傩舞)一会, 非好(意为:很好的)歌舞戏水滨乐黎圆, 以夸耀世人之耳目,诚不敢忘神力也”……此庙会似记述说明:时至乾隆末嘉庆初,我义陵周氏已为常武地区之名门望族!


义陵周氏六修谱志摘要(七)《大房志序》
【导读】
     十八世孙遵高公所撰《大房志序》,我义陵族宗对以下几个要点应有了解:
     一是典兴公三代从江右奉诏下屯卜居湖广常德的大本营是:镇德桥镇龙潭港周家河头的袯紫山(现为卧龙岗村26组),冰清公子孙在此繁衍已达500余年。
     二是袯紫山为常武风水宝地、福地洞天,正如序中所说:“所谓袯紫,即如紫色簔衣也”。依山傍水,风景秀丽,紫气东来,祥瑞缭绕。
     三是龙潭港袯紫山周家河头,曾经是江南水乡繁华热闹的船码头。义陵周氏不仅勤于农耕,而且精于农商:这里曾有30余艘载重20吨左右的船只,每至农闲便结伴入沅江过洞庭到汉口上重庆下长江运货经商,成解困之势。
     四是大房根据地曾办有族立学校,同时集50名青年习武,不时为穷民讲理和诉讼,以反抗欺凌。族立学校的名称是:义陵周氏柳垒小学。据传,校址在周家祠堂。由此可知,我族之兴旺发达曾丕振常武、造福四方。
     五是义陵长房族人分布全国许多地方。迁居久远的有广西柳州,陕西平临县五邦山,东北马鞍山,四川古城、利川、约地,湖北鹤峰、渔阳、沙市、公安甘厂、荊门市,湖南桑植全章坪等地;近期迁居的有广州市,长沙市、常德市城区,安乡门板洲,西河口、黑山嘴、韩公渡、文家坪、柳叶湖、周家店、石公桥白云阁、周家岗、撞水凹、大流波等地……盘根错节、星罗棋布(此情况摘自十九世孙先炳公二十世孙则法公同撰之《大房志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5-29 15:48:38 | 显示全部楼层
宗室族谱,寻祖归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5-29 18:59:30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老师佳帖!为您点赞!
105303omap0w00rr0g0gzq.pn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5-30 08:30:43 | 显示全部楼层
政协邱渭波 发表于 2022-5-29 15:48
宗室族谱,寻祖归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5-30 08:31:24 | 显示全部楼层
史开均 发表于 2022-5-29 18:59
欣赏老师佳帖!为您点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5-30 08:54:15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好情怀!欣赏学习,为您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7-14 15:05 , Processed in 0.036137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