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永志 于 2022-6-10 10:51 编辑
前三十年人生琐忆(17)
我于1971年4月,从部队回家探亲时结婚。 在少儿时,我便有了最早的情感生活。在彭家湾小学读书,一次肖昌奎老师抽查男学生的语文课本,看是否用蜡笔涂抹、画坏。我的课本就用蜡笔涂画得很脏,心里害怕,同座的女同学张正英,年纪比我大,她乘老师不注意,把我俩的课本交换了,让我顺利地过了关,我非常感激,自然我们成了朋友。在西李家完小读书,生活很苦,她经常从自己的饭缽里匀些饭菜给我吃,同学们取笑我,有一天上自习课,一向调皮的曹玉君同学,乘班主任老师樊明炯老师不在,公然在班上为我和张正英同学举行“婚礼”。我怒不可遏,发疯般的与他打了一架。这是我唯一一次与同学打架,我打赢了,曹玉君再也不敢欺负我。
再见曹玉君同学是在2012年5月17日,我的一位兄长丧礼上, 我开始躲避张正英。从家里至西李家学校有东西两条路,从东经彭家湾、作育垸、杨泗庙、观音堂到西李家;从西则经滨兴垸、六家渡大堤、朱家洲到西李家,如果张正英走东边,我就走西边。张正英仍然像姐姐一样关心我,有一天当面指责我为什么躲着她,我则撒谎说有玩伴,不是有意的。我俩考入初中,又是同班同学。开始父母做主,要我们同在三岔河的郭立梧家里搭餐,但因为郭立梧家里孩子太多,不方便,计划落空,我们都在学校寄学。张正英没少关心我,主动给我洗衣服、鞋袜。有一个周末,我们一起回家,张正英问我,怎么从来不把外裤拿给她洗,我记不得是怎么蒙哄过去的,其实那时我只有一条体面点的裤子,蓝竹布做的,只有回到家里才方便换洗。
2015年3月28日,我回老家挂山(清明节扫墓), 印象深的还有一件事情:大约是初中二年级第一学期,是在冬季,学校从我们大队的肖公嘴窑厂买砖运回学校。那天,班主任知道我们住一个大队,就安排我俩在我家为同学们准备早饭。张正英很能干,主要事情都是她操办的,我的任务是当副工。两个人配合默契,任务完成得不错。因为这次活动,中学同学也开始取笑我们。此时,我的思想上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有一丝甜甜的感觉。但不久发生了辍学潮,父母让女儿张正英回家学织布,我们本来就不存在的爱恋关系也从此结束了。 大概是1966年年底,虎渡河六家渡大堤原来有一个剅口,渍涝时垸内沙河的水从剅口排出去,这时肖公嘴安了电排,排灌方便了,六家渡剅口失去作用,剅口设施被挖出去的主体工程完成后,扫尾工作即修复大堤安排妇女和副劳动力完成。工程员周陆青,大家称呼他“周家陆嗲”,和张正英同是三队的人。他负责收放土方、记工分,有事请假,大队临时安排放寒假在家的我代替,——那时学生暑假寒假是要参加集体劳动的。我是六队的人,六队挑大堤的妇女们反映,周家六嗲“包庇三队”,她们每天都是提前成任务,休息时间长,但挣的工分还比大家多。我担任工程员,秉公放土方、收土方,三队连续两天收工比其它生产队都迟。张正英有意见了,收工时把我喊到大队代销商店,表示不满,说了一句狠话,批评我“忘恩负义”!2016年5月9日我父亲去世,回老家办丧事。得到消息,10日这天,部分初中老同学将结伴到我老家吊唁。我想到张正英,清晨我把这一消息告诉她,她参加了,和大多几十年没见面的老同学重逢,有说不出的高兴。有一位退休定居县城的同学对张正英说:“你在县里卖藕煤,我还买过你的美啊,当时就没认出你是我们初中的同学。”张正英说那时很多年前的事情了自从父母生病后,就回老家照护他们,直到先后把他们“送上山”,现在自己又老了,再也卖不了藕煤了 !2018年清明节,我回家扫墓,听说张正英脑梗中风,我特地到家里探视,祝福她早日康复。
2016年5月10日,安乡四中九、十班部分同学到我六合老家吊唁我父亲去世, 张正英(前排左二)参加吊唁活动和阔别五十多年的同学见面。 ——转自应国斌著《澧沅俊彦》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12月第一版,有修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