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宅心仁厚、重情厚谊的的涂传勇、张跃华两同志,倡议二都工作队最近组织联谊活动。15名队员共同在田间、车间工作一年多时间,是前世修来的缘分。一晃31年过去,已经多年没有全聚了,队员们也大多退休赋闲。他们的提议得到队员们的积极响应,欢欣鼓舞,表示全程参加。 农村社会主义教育(简称社教)是1989年冬湖南省委组织开展的,不久得到中央的肯定并在全国推广。当时开展农村社教出发点有二:针对东欧巨变,苏联动荡(我们社教的1991年年底苏联解体)的国际局势而采取的政权巩固措施,因为农村稳定是全国稳定的基础。二是针对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出现的一些薄弱环节而采取的完善提高措施。1990年至1992年,中共常德市委、市政府组织开展农村开社会主义教育,市、县、乡三级党政机关派出干部14090名,布点到9个区县市的3586个村(占总村数的86%),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三项任务一起抓,巩固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成果,消除了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农村工作中存在的一些薄弱环节,带来了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工作的又一次大发展,受到了农村广大干部群众的真诚拥护和欢迎。 我有幸参加的第二批社教,市委、市政府抽调255名市直机关干部,其中处级干部68名,大学生51名。从1990年10月初至1991年12月底,我们15名队员在石门县二都乡开展社教15个月。 1990年10月8至9日参加市委社教培训班。市委常委、秘书长、市社教办主任何星甫同志做动员报告,市委副书记吴定宪同志发表重要讲话,市委社教办常务副主任王定甲同志安排具体工作。社教目标任务是六项:思想教育工作进村入户到人;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完善发展;村党支部的核心领导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明显发挥;社会秩序稳定,社会风气好转;人口增长得到有效控制;农业生产和各项事业走了新的发展。 我们是二都乡的第二届市委社教工作队,市委组织部分管党建工作的副部长易湘域同志任队长,因工作忙不过来,入队后责成我代队长。10月12日至16日,在易湘域同志带领下,我和团市委副书记陈建军同志在二都乡开展调研、选点、规划等驻队筹备工作。在详细听取了二都党委书记姚景平同志汇报后,共同到镇龙村、天供村、月亮村、花桥村、卫星村、曹家棚村,与各村党支部和村委会负责人座谈,了解各村基本情况和工作运转情况。最后还与上届工作队负责人曾再农同志和陈氏祠工作组黎建平同志(团市委副书记)、黄腊喜同志(市供销社科长)、尹宏桂同志(市老干局科长)座谈,请教工作经验。 二都乡地处石门县南部,是石门县大乡之一,东接临澧县杉板乡,南依十九峰山,西抵张家界市慈利县苗市镇,北临澧水河, 行政区域总面积70.5平方公里,以山地、平原为主,境域长30公里,呈长条形,9个渡口通县城。矽砂储量大、品质优。全乡35000人,29个行政村。主产粮食、棉花、菜油、柑橘、蔬菜,集体经济初具规模。通过调研和乡党委商量,我们将镇龙村、卫星村、花桥村选为社教驻点村。镇龙村在乡境东部与临澧县接壤,距乡政府6公里:花桥村在乡境西部与慈利县接壤,距乡政府15公里,只有卫星距乡政府1公里。 10月30日,市社教办召开碰头会上,安排了年前社教工作。我汇报了“选点就绪、三冬工作进展、乡村集体经济状况、基层组织建设情况、社教初步规划和当前农民生活困难”等六个问题。 11月下旬,我和陈建军同志继续调查研究。11月13日花桥村座谈,14日全乡精神文明建设座谈,14日全乡农业经济工作座谈,11月15日先后在陈氏祠村、卫星村和企业办座谈。 鉴于1990年工作队年底才撤队,12月上中旬,我们又先后参观学习了灌溪、涔南、石板滩、王家厂、新安五个市委工作队,他们的经验对我们启发很大。王家厂发展绿色企业,新安企业全部起死回生,灌溪深度开荒种棉亩产150斤,涔南办多办实事特别是建立扶贫基金,石板滩发展"三石“产业并建自来水厂等等社教工作经验和队员的奉献精神,至今印象深刻。 12月26日上午全体队员培训。市委副书记吴定宪同志做动员报告。28日下午副市长钦时中同志报告农村工作、市委书记庞道沐同志发表重要讲话。 元月初入队。 团市委副书记陈建军同志、市国土局科长杨启英同志、市公安局干警裴泽文同志进驻镇龙村,组长陈建军同志。 市政府办科长高守勤同志、市供销社科长涂传勇同志、市国土局杨文平同志进驻卫星村,组长高守勤同志。 市人防办副主任孙维忠同志、团市委部长钟建国同志、市棉麻公司科长饶建伟同志、市林业科学研究所曾令海同志进驻花桥村,组长孙维忠同志。 市建设银行科长聂刚同志、市人事局科长张跃华同志、市烟草公司朱海标同志进驻企业办,组长聂刚同志。 我和市委党校科长肖兴明同志驻乡机关(不久肖兴明同志去津市工作,钟建国同志接替资料员工作住乡机关)。 这支精干队伍共15名队员全由易湘域同志亲自挑选。队员中,孙维忠同志49岁,消兴明同志41岁,饶建伟同志和我38岁,高守勤同志36岁,涂传勇同志34岁,毕业上岗不久的三位大学生即杨文平同志、曾令海同志和裴泽文同志仅22岁。 这一年,我们紧紧围绕社教工作的基本任务,结合二都乡实际,密切配合乡村党政组织,团结协作、开拓进取、务实创新,真抓实干,成绩可圈可点。 我至今保存着两份资料。一份是我用文稿纸撰写的《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工作成果汇报提纲》手稿,从社教任务的五个方面列出了25大项81项成绩,这是我在社教办开会汇报用的。另一份是由钟建国同志撰写的并上报市委社教办的《一九九一年二都乡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工作总结》,是社教队集体成果。《总结》分为”贯穿主线求深化、坚持中心求发展、突出重点求特色、强化自身求一流“四个方面,没有空话套话假话,全是干货。社教中,我们始终与思想教育为主线,逐步增强了农民的国家观念、集体观念、法制观念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观念,以村级组织建设为重点,充分发挥了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及村级配套组织的整体功能。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是经济工作的重要保重,其效果如何,只要看看经济建设成效就知道了。因此,此文仅仅回顾发展经济工作的情况。
乡村企业快速发展
社教工作虽然有五项任务,但发展集体经济才是社教工作的牛鼻子,因此我们始终把这项工作放在首位。
元至十月,二都乡乡村两级企业实现总产值2942.55万元,完成计划的95%,比去年同期增长52%,实现利润130万元,特别是其中乡办企业总产值493.64万元(全年可达800万元),完成计划的178%,比去年同期增长510%,实现利润27万元。全乡29个村,不仅第一次消灭了集体经济“空白村”,而且纯收入十万元以上的有5个,五万元以上的村有13个,上万元的有4个。卫星、镇龙、花桥三个点村本年上交村纯收入可望分别增加26034元、8437元、8280元。有三条经验;
一是完善承包关系,大幅度增加了集体经济收入,仅三个点村,通过完善园艺场、加工厂、砖瓦厂等村办企业的承包合同,共计增加纯收入30000多元。
二是强化内部管理。针对部分乡村企业领导班子涣散、职工纪律松弛、财物管理混乱、生产浪费严重等方面份问题,工作队积极配合乡党委逐个地进行了整顿。乡办轮窑厂,经济效益一直不高,生产不景气,企业组的同志积极帮助出主意,想办法,通过完善生产责任制,加强定额管理以及采用燃料内掺等技术改革措施,使能源、原料消耗大为节省,每万块砖耗煤由过去的1.2吨降低现在的0.9吨,仅此一项,全年共节煤240吨,节约资金23万多元。与此同时,他们还为该企业申请贷款,购置推土机,扩大坯坪面积,使该厂的年生产能力由600万砖增加到1500万砖。
三是开辟生产门路。抓住国家即将建设石门火电厂的重大契机 ,新办了砂石预制总厂、“888”仿瓷涂料厂、劳动服务公司,重新组建了澧南建筑公司,扩改了轮窑砖厂和硅砂矿,巩固完善了具有3000亩规模的三花园艺场以及土山园艺场、林场等绿色企业。全乡29个村,有8个村兴建了砖厂、建筑队、预制、藕煤、造纸厂、木器等企业,有15个村新建了柑桔、橙类、李类、板栗、葡萄等绿色企业。所有新建的工业企业,大都当年见效。
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完善发展,也是社教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 完善家庭经营层次方面,一是坚持大稳定,小调整的原则,合理调整了“三无户”(无权、无心、无力户)承包的田土全乡达2300多亩;二是完善了田、土、山、水联产承包责任制,加强了对承包合同的管理,对抛荒田土山水明确了承包关系,三个点村达31处。三是采取优惠政策,鼓励农民发展庭院经济,不断强化家庭经营功能。 在完善统一经营层次方面,一是进一步健全了社会化服务体系,乡建立了经济合作联社,村建立了经济合作社,开展了“六统一”的服务,即:统一供种,统一泡种催芽,统一组织农田水利建设和发展公益事业,统一管水用水,统一收购大宗农副产品,统一科技指导;二是进一步建立健全了村级财务管理制度。对全乡29个村1990年度的财务进行了清理。三个点村分别采取普遍审计、张榜公布、群众评议、重点清查四个步骤,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与此同时,全乡都普遍建立了会计核算制度,钱、账分管制度,开支审批制度和民主理财制度等一系列的财务管理制度。三是增强积累能力,逐步壮大集体经济的实力。
科技兴农蔚然成风
科技是农业丰产丰收的重要保证,我们毫不马虎。
乡广播站每天早晚开办了半小时科技兴农专题节目;全乡三十公里穿乡公里沿线树立了广而告知宣传牌,每十天出一期新内容,每期较为详细而通俗易懂地宣传了当前农业生产的重要科技知识。乡里成立了科技领导小组,每个村都配备了一名村主任科技助理,每个村民小组明确了一位农科技术员;乡里建立了农科教中心,村里开办了农民技术夜校;全乡建立了水稻、棉花、林果、养殖等四个科技示范场,每个村主要干部带头种好一丘科技示范田,每个村社教队员分别联系一名科技示范户,每个村民小组都明确了一个或几个科技示范户,全乡还挑选了135名优秀的示范户,制定了六条优惠政策,鼓励他们进行了示范试验和农科推广工作。全年乡里共举办农科培训班12期,共培训基层干部、科技示范户8000多人次,共印发农科数据9000多份,共组织早稻杂交良种12500公斤,小麦良种5000公斤,新农药及微肥数千公斤,计划外大化肥300多吨。当年在全乡大面积推广了杂交早稻“多两大”和晚稻“双两大”技术,棉花规范化栽培以及肥促进条技术,增产效果十分明显,在今年遭受了罕旱见的水旱灾害,损失相当惨重的情况下,仍然取得了粮、棉、油产量均超过过去的好收成。
在后盾单位的鼎力支持办实事 以办实事事为落脚点,为兴办社会公益事业,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我们办实事81件。 队员单位全力支持工作队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有力地促进了社教工作的顺利开展。市供销社、市建设银行、市团委、市政府办、市国土局、市烟草公司、市人防办、市棉麻公司、市公安局、市人事局、市林科所、市委党校等队员单位的领导除关心本单位队员的工作外,还从物力、财力上给予了大力支持。据不完全统计,队组两级共组织资金近50万元(其中周转金15万元,银行贷款20万元),捐粮7000公斤,捐物21000多件,捐尿素4吨,捐水泥15吨,组织计内化肥指针385吨,柴、汽油8吨,钢材指标15吨等等。我至今为省供销社积极支持我的工作而感动,省社常务副主任段梦豪同志拨给化肥指标50吨;省社科教处王处长(桃源人)一次拨给100吨化肥指标,更让我喜出望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