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吉祥 于 2016-8-24 07:32 编辑
第六十九回 南返旅途忧国故 北行任内务民生
1912年3月之初,春寒料峭。宋教仁搭乘上北京开往南京的火车,思绪潮涌。因为北京兵变,袁世凯要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经过专使团商议,蔡元培派他回南京汇报。 北京兵变。宋教仁总觉得是袁世凯一手操纵的,但又没有什么真凭实据。没有证据,就只能承认现实,承认现实就等于承认袁世凯在北京宣誓就职,甚至要承认定都北京的合法性。那么,他正思考着用什么方法去安慰孙中山先生,用什么理由去说服参议院的同仁们。 宋教仁透过列车窗口,瞭望广袤的北塞地域,竟然想起几月之前外蒙宣布独立的那场国家变故,他脑海中突然现出一个意念:“定都北京,就近抵御沙俄侵略乃至处置外蒙事件,或许比南京有利。” 宋教仁回到南京,孙中山立即召开参议院会议。宋教仁代表蔡元培在会上作了关于北京之行的详细汇报。鉴于现实情况,孙中山同、黄兴等经过一番权衡,不得已同意了定都北京与袁世凯在北京宣誓就职临时大总统。一时会场气氛低沉,诸人脸上都流露出了不悦的神情。 宋教仁为了安慰大家,便将定都北京,有利于就近抵御沙俄侵略乃至处置外蒙事件的想法说了出来,冷不防就座在宋教仁旁边的马君武暴跳如雷—— 马君武(1882-1939),名和,以字行,一字贵公。广西桂林人,性情刚烈、脾气暴躁,同仁们给他取个绰号“火炮筒子”。虽说他与宋教仁同庚,但论资历,他却是1901年留学日本,为最早结识孙中山先生的留日学生之一,参与组织“支那亡国二百四十二周年纪念会”。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他从英国学成归来,孙中山安排他参与《临时约法》起草,并委以临时政府实业部次长。他目睹南京临时政府对袁世凯一再迁就忍让,心里早就窝着一腔无名火,他似乎能够体谅孙中山先生的苦衷,却半点也由不得其他人为袁世凯说话。当他听到宋教仁说什么定都北京有什么好处时,一腔怒气如火山喷发: “屁话!说什么定都北京比南京好,分明就是袁世凯的跟屁虫!” “什么?”从未被人当众呵斥的宋教仁,一下脸红脖子粗,反唇相讥,“谁说屁话了,我看你今天一开口就是放屁!” “我放屁?我没替袁世凯说话就没放屁,只有那一到北京,就被袁世凯拉拢的无耻小人才会为他放屁。” “谁被袁世凯拉拢了?姓马的,今天你必须把话当众说清楚!” “为人不做亏心事,不怕半夜鬼敲门。你慌什么?听人说你住在北京六国饭店,却是整天忙着结交袁世凯的门生旧故,你怕我马某人在南京就消息闭塞了吗?” “你,你!”宋教仁用手指了指,“马君武,你再这样信口雌黄,血口喷人,我就对你不客气了!” “叭——”冷不防马君武一巴掌狠狠地打在宋教仁脸上。 孙中山拍案而起:“太不像话了,赶快住手!” 此时,众人定神一看,宋教仁已被打得鼻青脸肿,左眼睑皮下瘀血。孙中山宣布休会,并派人送宋教仁去医院疗伤。 几天后,马君武带着一脸羞愧之色来到医院探视宋教仁,同行的还有德高望重的谭人凤,不知道他通过什么途径得知宋教仁在北京曾是那样出色地驳斥过袁世凯,而后转告给马君武。马君武因此十分诚意地给宋教仁道歉:“自已不该听信诬枉之辞,更不该对你大打出手。”说罢,他顺手拿起一根医院为病人备用的拐杖,搂起自己的衣袍,说:“宋老庚,你用这个在我身上杖几下,你我两个半斤对八两,一来二往,日后谁也不欠谁的!” 宋教仁见马君武如此诚心认错,便接过他手中的拐杖,扔到了地板上,再紧紧地握住了马君武的手。 “哈哈……”站在一旁的谭老胡子大笑起来,“我看你马君武今天是向宋教仁‘负荆请罪’来了,好哇,在新生的中华民国里,最需要的就是你们‘将相和’啰!” 旋即,宋教仁要求出院,三人并肩向南京总统府走去。 回到南京总统府,宋教仁在黄兴桌案上见到了袁世凯刚刚批准公布的那份《内阁成员名单》: 国务总理 唐绍仪 陆军总长 段祺瑞 海军总长 刘冠雄 司法总长 王宠惠 内务总长 赵秉钧 财政总长 熊希龄 教育总长 蔡元培 农林总长 宋教仁 工商总长 陈其美 交通总长 唐绍仪(兼) 外交总长 陆徵祥 明眼人一看便知,这是袁世凯排斥革命党人而又不得不用革命党人的结果。执掌外交、内务、陆军、海军几个要害部门的人都是袁世凯党羽,只有财政总长熊希龄是原立宪党人,而同盟会员宋教仁、蔡元培、陈其美和王宠惠,全被置于无甚实权甚至是当时无关紧要的部门。 起初,宋教仁并不打算赴任。黄兴劝他说:“钝初弟,依你的能力,任个农林总长是屈才了,农林也不是你的专长。但我和孙先生考虑过,农林总长也是内阁成员之一,可以参预政治。孙先生已同意将你主张的责任内阁制写进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并予以颁布。只要内阁成员同心同德,厉行法治,从改善民生入手,逐步使国家强盛起来,也是完全可能的。” 宋教仁听了黄兴的劝说,不久又北上成行,于4月27日正式就任农林总长。他上任伊始,农林部整体工作便围绕改善民生进行。他主持设农艺、林艺、畜牧试验场、农政讲习所,特派专家到奉天、吉林实地调查林业。制定垦殖厅、林务局、渔政厅等官制。他制定的《农林部计划》中,尚有变卖官有土地、及“治河三法”、“治江五法”,建立农业银行和农业学校等等有关民生的计划。5月30日,宋教仁参加国务会议,鉴于当时民国初立,人民生活十分困难的现实,他提出了关于官制、行政、裁兵、理财的办法。“办法”分为方针和计划两部分,其中计划12项,包括裁汰军队、掌握税收、开办银行、统一货币、停借外债等等。可是,时至6月16日,内阁总理唐绍仪以袁世凯违反《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而辞职,这个办法也就无法获得国务会议通过和实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