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5687|回复: 20

轻声走过的岁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6-23 09:53:1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轻声走过的岁月

  人们常常把家乡的某条河流称为″母亲河″,而沅水河对于我来说,这一称谓似乎更亲切,也更加贴近。我是吸吮着母亲河的乳汁长大的,在我的童年时光里,每一个生命的瞬间,都有母亲的陪伴。
  也许是童年的人生经历太多,年纪大了就特别怀旧。闲睱之时,总喜欢把一些思绪沉浸在流逝的岁月里,希望在某个瞬间找回一些童年的梦。
  家乡有一个特别显酷的名字——陬溪,它座落在沅水下游,是一个天然的回水河湾,这里江宽水阔,物阜民丰。它曾是古代漕运时期水马驿站,也是佛教文化的发源之地。上游是武陵人捕鱼为业的桃源山水,下游被称为川黔咽喉之称的武陵郡。河的对岸,方园十里盛产棉花,被誉为银木塘,正是这种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早在民国时期,这里成就了一段特别鲜为人知的佳话,曾经享誉一时的″小南京″就是从这时开始的。
  家乡的美誉源自于沅水,可以这么说,它的很多传奇故事都流淌在河流之中。这条古老的河流,滋养着两岸人民的繁衍生息,河流上的每一颗沙砾,每一朵浪花,一草一木都是一个丰盈的世界。
  很多老人常常用三洲三街来概括陬溪。三洲即洋洲、鸬鹚洲、李家洲。三洲紧邻古镇,在沅水河上形成三水汇流,是聚财纳福的风水宝地。李家洲全长约四华里,上至鲢鱼口,下有犀牛口,呈半弧形紧邻古镇。缘河是一条低低矮矮的小街,有青砖金顶的寺庙,也有黛瓦红墙的民宅,外沿是青一色吊脚楼,是江南水乡的仿生写照。
  民国时期的陬溪,是江南五省最大的木材集散地,也是桐茶竹木商人的云集之地。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成就了古镇的优越发展。在整个沅水流域这里河面最宽,流水平缓,是编扎木排的最佳地带,上游锦屏、天柱、洪江、沅陵盛产木材,每天都有源源不断的木材顺江而下,流入这个天然河湾。木材是人们栖息的重要生活物质,其价值不可小觑,有人说古镇兴于木材,但后来也衰于木材……
  七十年代初期,家乡进入困难时期,赤贫现象较为严重,在那个生活物质较为匮乏的年代,唯有沅水河上的木排一眼望不到边。它覆盖了半个沅水河,从鲢鱼口到犀牛口,河面上全是一架连着一架的木排,它宛如一条长龙,随着河水的起伏缓慢飘移。
  政府对木材实行严格管制,建立了专业储运机构——集材厂,后来叫沅水木材水运局,简称沅水局。沅水局的行政框架是地市级,享有国家特需经贴,是非常受人羡慕的单位。储木工人们的工作主要是编扎木排,将上游流放下来的木排编扎成大排,然后运往汉口、南京、上海等诸多大城市……
  童年时期的我,家境较为困难,我们这些十几岁的孩子,个个机灵敏捷,虽然年纪不大,但也能为家里分担很多家务,常常去河里捡柴,除自给以外,剩余还可以去镇上卖钱来补贴家用。每逢星期六和礼拜天,去河边捡柴是我们的必修课,到了署假,沅水河畔就成为了我们大显身手的快乐职场。
  南方六月的太阳,把礕绿的河水晒的发黑,波光粼粼的河面上,不时有几条风帆缓慢前行,没有机械动力,只能靠东亚大陆的季风推动前行。
  河沿上生长着很多高大的鬼柳树,你就是抬头也很难望到树的顶梢,这种鬼柳树结出的种子就像一串一串的小鸭,挂满了每一根树的枝丫,任凭江风怎样的摇曳,它也很难落下。只有那些依付在鬼柳树上的知鸟们不停的使劲的鸣叫,叫得你震耳欲聋。
  储木工人们一般都是三五个人为一组在水上作业,他们把一架一架的木排用杖钩化开,嘴里不停的喊着排工号子,又将一根根十多米长的杉木条子拉出水面,然后用篾缆编扎成有五六层厚,近三十米长的大排。只有这种大木排才能经得起狂风巨浪,才能入洞庭,过长江……
  排工号子有很多种,每一种工序有每一种工序的叫法,如捣簧,扎擂,起料。每一个群组的工序不同,号子的叫法也就不一样,当各种号子汇集在空中回荡的时候,就形成特别壮观的大合唱,这种天赖之音响彻云霄,不断的传向远方。
  童年的伙伴们,一个个光着屁股,在一根根散落在河水中的木头上利落的串行,那神速有如猿猴跳跃,如履平地。
每个伙伴们身上的肌肤都被太阳晒的油光锃亮,他们机警的眼光,不断地向四周搜寻,如果发现有一根带有树皮的杉木浮出水面,大家会就蜂涌而上,在短短几秒钟的时间内将它剥的精光。
  夜幕来临,到了回家的时候,如果捡的木皮不够多,我们就会偷偷的在花篮底下藏一些篾缆和撬子棒。不过,这要靠侥幸才能过关,如果被看棑人发现,就会把篮子收缴。
  轻声走过的岁月,充满艰辛和快乐。每一个晨昏,都有我童年的梦。风云流转,沧海桑田,随着时代的变迁,家乡日新月异。沅水河上的排工号子已离我们渐渐远去。

  八十年代末期,国家建成了湘黔支柳铁路,木材再不走水路,沅水河也慢慢的静了下来。今天的陬市在各届政府的领导下,已进入飞速发展时期,高楼大厦鳞次栉比,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但的提高。李家洲的往事就象划过天空的一颗流星,瞬间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那一声声排工号子,那一排排吊脚楼,那一片片隐约的白帆已成为一个时代的记忆……
  写于辛丑年11月30日子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6-23 10:45:5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为老師佳作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6-23 11:17:3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鲜活生动,如绘如诉,使人有历历在目吸感觉,欣赏,点赞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6-23 14:46:52 | 显示全部楼层
澧水的“津市”、沅水的“陬市”,号称″小南京″,早就是名声在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6-23 15:07:14 | 显示全部楼层
欢迎新朋友康文成先生加入正扬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6-23 15:28:1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日月同修 发表于 2022-6-23 10:45
为老師佳作点赞!

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6-23 15:29:2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张新泉 发表于 2022-6-23 11:17
鲜活生动,如绘如诉,使人有历历在目吸感觉,欣赏,点赞点赞

谢谢张老师美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6-23 15:30:3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九州方远 发表于 2022-6-23 14:46
澧水的“津市”、沅水的“陬市”,号称″小南京″,早就是名声在外。

谢谢九洲方远美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6-23 15:33:2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九州方远 发表于 2022-6-23 15:07
欢迎新朋友康文成先生加入正扬网!

老师是我加入正阳网的领路人,在此拜谢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6-23 16:46:4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轻声走过的岁月,充滿艰辛和快乐。每一个晨昏,都有我童年的梦,风云流转,沧海桑田,随着时代的变迁,家乡日新月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8 11:02 , Processed in 0.035776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