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906|回复: 6

弘扬光大书法艺术,让锋格体成为中小学课本的主要字体,让书法艺术深入青少年的心灵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6-24 16:06:4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杨小平 于 2022-6-24 16:14 编辑


      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颗古老而又年轻的璀璨瑰宝,是最经典的民族符号,并被誉为无言之诗,无形之舞,无图之画,无声之乐,更以其丰厚的文化底蕴,多样的风格形式,不衰的独特魅力,记载传承着中华文明。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从甲骨文金文演变为大篆小篆隶书,至东汉魏晋的草书楷书行书,一直以来散发着迷人的艺术芳香,而其强烈的吸引力,令人敬畏的仪式感,以及广泛的参与性,世界独一无二,在这条充满无限风光的道路上更凝聚着中华儿女的聪明才智和艰辛攀登,也涌现出了许多高山仰止的代表人物和书法大师,如钟繇,王羲之,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苏东坡,黄庭坚,怀素,赵孟睢??晌讲尤粜呛樱??皇な??钍澜缇?静灰眩?喑闪酥泄?嗣竦慕景梁妥院溃?佣?榉ㄒ踩诮?酥谢?褡宓幕?颍?辛酥谢?褡褰鹈??拿烙??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书法艺术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尤其在青少年中的影响力,正日趋下降,令人十分担忧。
     一,中小学生对书法的认知现状。
       中小学生对于某种事物的认知程度。一般而言,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受教育的程度,二是客观环境的影响力。
     我们 先说客观环境对传承书法的影响,
      书法艺术的实用价值大大降低。众所周知,随着科技的进步,电脑的普及,手机功能的多样化,真正用手写的东西是越来越少了。广告招牌是电脑打的字,医生的病历是电脑打的字,老师备课用的是课件,领导的讲话稿是电脑打的字,许多专业考试也是在电脑上作答,发稿件用电子邮件,电脑方便又无处不在。因此,人们书写机会越来越少,自然对书写的好处就不为重视了,从而影响到了中小学生对书法的认知。那种“官不嫌字丑”的成见在人们的头脑里便根深蒂固了。
      书法教育的功利性又太强。当下书法教育在学校不受待见,但在培训机构却很热门,也同样赋予了很浓的商业气息,一些出版商因为利益的趋动,传统经典书籍频繁翻印,造成了字贴版本繁多,对于消费者,特别是对于中小学生,优劣难辨,尤其硬笔书法的字帖令人眼花缭乱,其中不乏粗制滥造,社会上对于中小学生的书法培训机构更是不尽人意,很多都没有正规的书法教师,无系统的教学计划   。
        再讲学校的书法教育。
       由于现行课本的印刷体存在着学而不用,学也用不好的弊端。造成许多学生对笔法的形态比较模糊,坐姿、执笔的姿势也是五法八门,大部分学生不知道运笔,汉字间架结构的把握较差,学习书法的气氛不浓,特别是学生厌倦写字,对书法知识更是没有兴趣。
      书法课程在学校的设置中无一席之地。教育部门颁发的《关于在中小学进行书法教育的意见》中提出,将在3至6年级的语文课程中,每周安排一节课时的书法教育课。据我们的调查,目前开设书法课的中小学依然很少,尤其在农村中小学,有些学校虽然开设了书法课,但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又被语文、数学课挤占。
      书法教育硬件短缺,更缺乏一定的专业教师,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家长也不重视对孩子的书法教育,我们走访了一个学校的三年级,这个年级共十个班,五百余名学生,而真正重视书法教育的父母亲很少,他们多数根本不懂什么是书法,有的则认为学不学书法对孩子影响不大,反正高考又不考书法,所以没必要花钱花功夫学书法,有的又认为孩子学习任务太重,再学书法会加重负担,仅有极少部分学生在课外补习书法。
       再看看初高中学生对书法艺术的态度,那更 令人寝食难安 ,我们翻开一个初中班的作文,字迹真如雪地鸿爪叫你哭笑不得,有的是模仿印刷体又没有模仿出来,字形偎偎缩宿毫无生气,真正写得端正的有字体美感的学生少之又少,而高中生为了高考根本就没把字迹当回事了,他们一句话“时间这么宝贵哪有时间管字呢”,一次某校招语文老师,一位汉语言专业的本科生上台试讲,板书的第一字就倒笔画,着实令人倒胃口。这些现象是一种十分危险的信号,按照这样的惯性发展,父母不懂书法艺术,孩子们也不懂,培养的师范生也差劲,再过几代人,书法艺术就只能是书法家在宝塔里的玩物。这当然不是我们想看到的后果。   
      书法是写字,但写字不一定是书法。书法是在写字基础上的升华,比如学习印刷体,就是一种纯粹而单一的写字,与书法搭不上关系,更谈不上艺术,印刷体写起来费时费力,要想写得好就不能写得快,必须要慢慢的一笔一画地写,方能写好看,但如此一来,书写的速度就耽误了,就会大大降低效率。初中以下的学生正是处于生长发育时期,手脚肌肉力量还不够,书写印刷体更是难,而锋格体既体现了书法的特征,又降低了书写的难度,同时具有结构严谨,整体规划性强、适应性强,又具有艺术的生命力,符合中小学生识字、练习、阅读、写作及艺术欣赏等绝大多数使用的场景。
     二,学习书法对中小学生的好处,
      首先可以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审美就是一种对事物的看法,而这种看法并不是一眼看上去就能看透的,如果我们有了对书法审美能力之后,看待一切事物都是一个道理,而书法中的审美又无处不在,比如字形之精美,章法之美,点化之美。
      其次,可以培养学生的静气静心,性格更从容,气质更文雅,品格更高贵,意志力更坚定。
      再次,对培养中小学生的鉴赏力和开阔视野都是有好处的。比如学识会更丰富、更好学、更聪明,观察力更强,更具有创新能力。  据有关资料显示,学书法的学生大约有八成以上学生日后成就较好。   
      三,锋格体(硬笔书法的楷体字)与印刷体的区别。
      现在课本的字体是几十年一贯制的印刷体。这种字体起源于宋代,当时是为了便于在木板上刻字,然后印刷,故横平折方,笔画粗细没有变化,撇捺没有笔锋,笔画缺少自然流畅之感,点画形态单一,笔画长短无度少舒展,笔画缺少呼应,清楚但呆板,好认但不便模仿。于书于报于课本千篇一律,其目的都是让读者舒适,不影响视力为第一要义,所以印刷体作为只阅读的书籍是合适的,但作为中小学生既要读更要学写字就不太适应了,而锋格体(硬笔书法的楷体字)就完全不同,不仅字迹清楚,灵动,而且十分注重笔画,占位,结构,并融入了手写的特点,注重点画的呼应变化,一个字内笔画长短,俯仰,参差错落都恰到好处,自然流畅,学生在使用锋格体课本时就有一种亲切感,温暖感,以及美的享受,更重要的是学习了书法艺术之道。
       四,日本对待中国书法艺术的政策令人深思。
       据相关资料介绍,日本自唐代以来对汉文化就顶礼膜拜,并受“字而优则仕”的政治激励,他们首先在国家层面做出了法定要求,一八七二年发布国定学制,让中国书法成为独立的课程,把书法教育列为基础教育,这一政策实施固化了书法教育的重要地位,并开创了日本书法的新纪元。二零零五年七月二十二日,日本政府通过参议院大会审查正式出台了《文字,活字文化振兴法》的法案,规定了书法教育的目的、基本理论、政府责任、区域振兴措施等。
      这样,日本就把中国书法教育上升到国家文化战略层面,架构了完整的书法教育体系,社会上形成了学习书法的良好氛围,大有成为书法霸主的气势。
      而在教育体系建设方面,日本书法教育分为高中低三个层次。在正规教育中的高层次,包括大学本科四年制的书法专业,中层次为中学阶段的书法教育,低层次为小学书法启蒙阶段,中小学书法教育设立了必修课,配备了专职书法教师,小学三年级每学年开设30节课时的书法课,初中一年级每学年28节课时。初中二,三年级每学年开设11节课时,高中每学年六节课时。甚至日本的汉学家写出了《中国书法史》,这些作者开篇宗意的第一句话便是“书法现在作为东亚的特殊艺术而受到全世界的重视”,(作者真田但马,宇野雪村。)其狼子野心昭然若揭,中国的特殊艺术,在他们的笔下竟成了东亚的东西。如果日本哪一天,把书法作为日本的艺术到联合国去申遗,那就更可恨了,更糟糕了。作为书法艺术的发源国我们难道不应该深思吗?
     五,建议。
      建议把书法教育融入国家战略,并推动书法的教育立法。经济的繁荣必然要求文化的支撑,文化的繁荣必然要求传统的继承。纵观世界强国,不但在经济、军事等硬件方面独占鳌头,在文化教育等软件方面也无一不是引领世界潮流。中国改革开放的高速发展,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在文化建设方面还不能与经济大国的地位相匹配,特别是书法等传统文化精髓被束之高阁,未能发挥其巨大的潜能价值。
       政府作为文化强国的战略推动者,要把书法教育放在文化战略的高度,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书法教育的地位和作用,理念、责任等,让书法教育有据可依,有章可循,与国家文化战略的高度架构,书法教育的实施主体,资金来源,场所师资,交流传播相契合。把书法由兴趣爱好上升为中小学生接受书法教育的权利和义务,让书法教育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让书法传承经典,修身养性,提升审美价值,受益于全体公民。
       现行中小学课本的字体一律为印刷体,已经有几十年了,从学以致用的角度而言,对中小学生是不适宜的,想一想,学生每天看着的字体,又不是要写的字体。而且也是学不好的字体,这样就严重隔离了学与用,背离了教育的初衷,也不利于学生感触书法之美,更不利于学习书法艺术。建议中小学课本的文科类采用锋格体(硬笔书法的楷体字)楷书字体,理科类采用隶书字体。高中阶段的文科类课本采用行楷字体,理科类仍然用隶书字体。这样一来,学生看到的字,读到的课文,就是要写的字,也是能写好的字,学生既能感受到书法之美,又能学习书法之道,甚至会提高学习的兴趣,这又何乐结果而不为呢?再者,文理科字体有别,也会让学生减少学习的枯燥感、疲劳感,这又是一取两得的好事。一个学生即便不能上大学,有了从小学到高中这十二年间的课本书法熏陶,耳濡目染,也足以对书法艺术有了初步的考量,如果稍微努力一点,或许能写出一手漂亮的汉字。尚若课文字体的变换与国家的相关政策有悖,那就恳请有关部门协调,为中小学生学习书法开启绿色通道,从而高扬起中华优秀文化之旗,让我们的孩子从小就有民族文化自信,就有民族文化之豪,让“写好中国字,做好中国人”成为孩子们心中的动力,让伟大的中华书法艺术真正融入到孩子的心灵深处,开花结果,一代又一代传承光大到永远。

鼎城老干网宣会会长,龚天宝
会员,杨小平
              2022.6.2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6-24 16:30:5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为老師佳作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6-24 17:27:19 | 显示全部楼层
书法艺术的实用价值大大降低。——这是一个现实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6-24 17:28:3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甚至担心,国宝会被慢慢的忘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6-28 09:32:24 | 显示全部楼层
       书法是写字,但写字不一定是书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6-30 21:00:2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各位老师关注,鼓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7-1 08:24:08 | 显示全部楼层
       书法教育硬件短缺,更缺乏一定的专业教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6 23:19 , Processed in 0.034004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