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3734|回复: 12

津市集邮人物曾泽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6-27 07:42:2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津市集邮人物曾泽生一一《津市集邮史》(连载141)

                     曾泽生

    IMG_20220626_112022_edit_14200217354603.jpg
       曾泽生  (1934-2020年12 月) ,湖南省宁乡县人。1946年获得 亲友赠送的一些邮 票后,产生浓厚兴趣,从此走上集邮之路。收藏有清、 民、伪满及解放区邮票,同时还收藏 60多个国家的邮票3000余枚.1949 年建国后,收藏新中国邮政发行的全部邮票。1981年7月1日与许广玉、 陈森元等人发起成立津市集邮协会并任会长。
        他担任会长、副会长十几年,一年四季顶风冒雨奔走在大街小巷、 工厂学校,出入邮人家庭,一个破提袋,一辆破单车,来去匆匆,不分昼 夜。特别是邮协工作由文化部门转入 邮电部门挂靠以后,他更是贴心贴意, 他老伴笑他是半个邮电局的人。
         他办邮展一个人负责组织,联络,保卫,  筹资千多元。他还有个特点是写文章, 刻钢板字的速度快,风格突出,不仅 是因为一个晚上能办一分刊的速度令 人赞赏,而且不打草稿,随手写出来 的文章也让人佩服。他的文章有话则 长,无话则短,随手拈来,亲切动人. 他自费办的邮刊曾与国内外邮人广泛 交换,他的邮名也随着他的邮刊广泛 传开。主编油印双月会刊《邮花》, 至1992年共出刊60期,后改为铅印, 未几因故停刊。
        在其倡导下,于1981 年10月1日举办津市市首届集邮展 览,向社会发售参观券3000多张。他本人编组邮集《中华邮政中山像普票集》《毛 泽东军事生涯》《新中国邮政快件》 等10余部,先后参加全国、省、地、 市及湘鄂边集邮展览。其中《新中国 邮政快件》邮集获2006年全国邮展镀 银奖。1983年作为津市代表出席湖南省邮协成立大会。
    IMG_20220626_120124_edit_17111148199471.jpg
                       
                       老  曾

         初夏的一天,蜀陵邮学会津市分会的成员来到许业俊家例行活动。久居江苏江阴儿子家的杨振文见到曾泽生,惊叹说:"好多年了,老曾还是现样子,不象个结肠癌动过三次手术的人。″
       老曾接过话说,是的,"我就咯样子,搭帮集邮,集邮让我战胜了癌症″。老曾边说边笑出声来,除了眼角的鱼尾纹,脸上不现菊花瓣。
          是啊,1934出生的老曾,满84岁了,还是这般硬朗。"搭帮集邮治好了我的癌症",这句话如今成了老曾的名言,他无处不说,聊邮便言。省内省外的邮人都知道他的这个经历。确实如此,老曾搭帮集邮,他靠集邮谋生,靠集邮养育了儿女,置了房产,交了朋友,上了报纸、上了电视,据有了收藏品,这是无人不知的。
         集邮当然治不了癌症,集邮所养成的沉静,处变不惊,悠悠万事唯邮为大的精神状态,对养生保健,对治疗疾病大概是起作用的,国内国外的集邮界巳经有了无数例证。  
        集邮是老曾一生中的大事,他集邮时全神贯注的情态是他人不具备的。老曾生就一张笑脸,除了交流邮品算帐时难见他的笑容外,其余的事他大多不当回事,天大的事他都能一笑了之。他的妹夫贺宾生逝世后的一天,我在街上见他推一部惯用的女式旧自行车走过,我喊住他说:老曾,贺宾生死了,你忙辛苦了吧?
         他手扶车把立稳,抬头朝我一笑,说:唉呀,你別说,老贺平时不吃药不住院,一住进长沙的医院沒满月就死了。他一死,我的妹妹曾淑芳只过16天也死了。我到他们家里清理邮票,发现老贺的集邮有成果,文革后的新票是齐全的,老纪特和文革旧票都收全了。我作主把这些藏品分给三个外甥了。老曾满嘴跑邮票,不言伤心事。说完,爽朗的一笑,立马推着自行车匆匆向菜场方向走去了。
       老曾和老贺亲戚一场,都集邮,却难得说上几句话。担任过市委副书记、政协主席的贺宾生对这个大舅佬有过一句评语:"他,一个大炮″。老曾是一个心里不装话的人,除了集邮留点小心事耍点小聪明外,其余的话在他嘴里不过夜就传出去了。无论是他自己的话,还是别人想通过他传出去的话,不滤来由,不思后果,照直说。他对人不设防,常常是口无遮拦,好听的话难听的话都说,当面说。他不背后损人,即使偶尔背后损了人,事后他也会跟被损的人说明,是他错了的他会道歉。这是由于他觉得自己的做人有底线,无意伤害人,所以也不思索所过话语的前因后果。他说话时不顾别人的感觉,只顾自己一时的痛快。他有时候的言行象个孩子,大家都知道他容易亲近,无论男女老少,远近生疏他都合得来,因此他甚至有些逗人喜欢。
       老曾只有在集邮的场合才容易生气、与人争执。但是他一般都是自己醒气,不要人劝,在集邮圈子里,哪怕是结了仇他也不记仇。他是"芷兰邮苑″元老级成员,这个集邮沙龙三十多年了,年龄有四十几、五十几、六十几、七十几的人,老曾是八十几的人,最年长。沙龙聚会常因观点不同而争执,老曾和小他一截的人争吵是惯事,他甚至因此而离席、离开沙龙,过一段时间他又自己归队,并不怨恨年轻人不尊重他。一位在教育界任职的年轻人说,他之所愿意加入这个沙龙,是因为看到这些人有点另类,吵架过后没一点事。
        老曾喜"路见不平一声吼″,爱管"闲事″。路见残弱,停住自行车问一声,做得到的扶一把。有一年夏季的一天,我衬衫短西裤装束到城郊接合部他的家里走走,站在离他门外不远处的棉花地边与村民聊天时,一条土狗突然在我的腿弯处咬一口。正在进晚歺的老曾得知,立即放下碗筷,跨上自行车,在村民的配合下找到狗的主人处理事宜。
       有一年"津市-荆州″集邮沙龙在荆州举行活动,津市的几位一齐来到收藏品市场的一个门面购邮品,大家挤在一处翻找包裹单。当我找到一张贴有半版邮票的包裹单时,来到我身边的老曾伸手抢了过去据为己有。后来他几次说起那张包裹单作了大用。我说那本来是我的,他咧嘴一笑,“是咯样的”、“是咯样的呀”,用几句一生未变的宁乡话轻松应付过去了。
        老曾专注集邮而流传的故事不少,他的老伴肖拜君女士烦丈夫日携邮票出门,夜拥邮票上床。她讲过一个“苦瓜削皮,丝瓜不削皮”的真实事。老肖是医生,工作忙。卖菜的事老曾包了,炒菜的事老曾也占主动。遇到邮友造访,老曾既要摆弄邮票又要招待客人茶饭,手忙脚乱,不是苦瓜削了皮下锅,就是丝瓜不削皮下锅,闯出笑话。
        耄耋之年的人了,老曾的脑筋反映仍然敏切,手脚仍然麻利。他干了一辈子的会计职业,不习惯用算盘,而是一张白纸一支笔。他本人,或者帮助别人出售邮票算帐,同样是一张白纸一支笔,一只手理邮票,一只手记数,两个数合成一个数,再两个数组合成一个数,几个回合出结果。邮友到老曾家买邮票,老肖偶尔一旁看看,看到丈夫卖邮票时把三分钱一枚,八分钱一枚的邮票记录得清清楚楚,说得明明白白,而交完货收钱时,几元,几十元,甚至上百元的钱就不计数了,于是数落老曾做生意计较小钱,不计较大钱。对此她不理解。
        老曾一年四季不得闲,以邮会友,结交了不少朋友,远处的书信往来,近处的登门造访。他通常是一天能往返的地方骑自行车前往,稍远点的便乘公交车前往。他如此一年中往澧县、安乡、临澧等邻县邮友家跑无数次。他和澧县熊太正、临澧冉世尧因邮结成了密友,常常应邀去到他们家里整理集邮品,中意的也捎带些回家充实自己的藏品。
         比老曾小10来岁的澧县熊大正逝世后,熊的老伴请老曾去帮忙清理藏品。他回来后感慨良多,说老熊什么都收,乱七八糟的,因家里无人接着集邮,到死也沒有把收藏的东西理出个头绪。他说,上了年纪的人要趁早整理藏品,该转让,该交后人的,要早做安排。
        老曾好动不爱静。他只有在摆弄邮票,阅读集邮报刊,再就是闭上眼晴熟睡时才能静下来。一离开他的集邮房,便跨一部旧自行车到处溜,去得最多的是邮局。他患癌症后,从病床上下来的头一件事就是上邮局。他那耐不住寂寞的性子驱使他他做了许多民间集邮的组织工作,早期工厂建集邮小组,后来建集邮沙龙之类的组织,几乎都有他的身影。他甚至折腾得澧县等邻近地方也先后建立了集邮组织。他因此也有过许多山寨头衔,他乐意这些头衔。
         老曾热心津市街上的的集邮活动,心里装着集邮,不装多的杂事。他对集邮之外的事不上心,不细心,做好了,受到表扬时他高兴,得意的一笑。做砸了,受到指责时他不服输,抿嘴一笑,或者连连发问,么子?么子呀?是咯样的哟!接着又是一笑。
        老曾说,他年轻时坚持长跑,竞赛拿过名次,身体有点老本。如今的老曾,一米六的个子,一百零几斤的体重。他因为体质好,仍然活跃在各种集邮场合,小脑壳仍然灵泛。他儿时便从宁乡县街上父亲的香烟摊上捡烟盒子,后来玩烟标,一辈子玩邮票,一生乐此不疲。集邮是他的至爱,笑容是他挂在脸上的一块招牌。   (《津市集邮》/万石诗)   
    IMG_20220626_212626_edit_33756294181827.jpg

             苦瓜削皮  丝瓜不削皮

        一日,又到曾泽生家侃邮经,他的当医生的老伴肖拜君女士正在厨房忙乎。肖女士见我去了,边干活边说起老曾集邮上瘾,不会做家务的事,说他下厨做菜,苦瓜削皮  丝瓜不削皮。老曾于是接过话头侃起了他的集邮趣闻。他得意的说:我少年时代迷上集邮,几十年了,乐此不疲。几十年来,妻子常戏谑我娶了邮票没娶她,说我日携邮票出家门,夜拥邮票上床铺,说我把她当女佣人待,长年为我下厨房。   
        集邮交友,邮友多了,经常有人来家里聊聊,老老少少无拘无束,碰上进餐的时候,随便就餐。老曾不无感慨的说,妻子下厨房几十年如一日为我作佣,再好的贤内助也有使性子的时候,她有时也当着外人的面出我的洋相,让我洗菜切菜下厨房。南方人喜欢吃苦瓜和丝瓜清热,苦瓜一身疙瘩的外皮含有丰富的清凉解热汁,是不必削去的;丝瓜皮粗糙味涩不能入口,是必须削去的。我不懂这些,常常是苦瓜削了皮下锅,丝瓜不削皮下锅,在邮友中留下笑料。如今虽然做苦瓜菜不削皮了,但是摆弄邮票入了迷时,若急着去做菜,搞慌了手脚也有做丝瓜不削皮的时候。
       老曾说,想起我的这一生,论集邮,在家里说得起话,在社会上也有地位;论搞家务,只能让妻数落。因为我娶了集邮,过惯了饭来张口的日子,习惯成自然,改不了啦。 (1994年5月21日山西《集邮报》/万石诗)
    IMG_20220626_120430_edit_17011551241674.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6-27 08:06:45 | 显示全部楼层
从您前面的介绍中了解到曾泽生是津市市集邮的领军人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6-27 08:08:02 | 显示全部楼层
可惜已经去世,记住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6-27 08:22:37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点赞万老师集邮佳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6-27 08:26:33 | 显示全部楼层
集邮是老曾一生中的大事,他集邮时全神贯注的情态是他人不具备的。老曾生就一张笑脸,除了交流邮品算帐时难见他的笑容外,其余的事他大多不当回事,天大的事他都能一笑了之。他的妹夫贺宾生逝世后的一天,我在街上见他推一部惯用的女式旧自行车走过,我喊住他说:老曾,贺宾生死了,你忙辛苦了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6-27 08:45:19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点赞写得可观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6-27 09:20:23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帖,为你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6-27 09:20:4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寒儒 发表于 2022-6-27 08:08
可惜已经去世,记住他。

老曾确是省内少有的集邮活跃分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6-27 09:40:19 | 显示全部楼层
佳帖欣赏,为你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6-27 14:46:20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贴,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24 04:42 , Processed in 0.038185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