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津市万石诗 于 2022-6-29 06:30 编辑
津市集邮人物彭 浩一一《津市集邮史》(连载143)
彭 浩
彭浩 , 1963 年 8 月出生 , 湖 南 省 津 市 人 , 现供职津市市教育 局,中学高级教师. 1980年代初开始集邮,主集新中国邮票年册、小版张、 大版张及动物、生肖、体育等专题邮 品 , 兼集钱币 . 偶有 " 豆腐块 " 邮文 见诸报端。现任津市市集邮协会常务副会长,蜀陵邮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及 津市分会副会长,津市"芷兰邮苑" 集邮沙龙和"津荆集邮联谊"骨干成 员。在津市第二小学、津市第五中学 创建 "青少年集邮基地 "工作中,在 为津市集邮事业谋划发展,具体工作 亲力亲为成绩突出,2012年被评为中华全国集邮联"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乐于奉献的邮协会长
津市二中校园集邮活动起步早,二中师生把集邮当作了课外活动的首选,1990年代就已经搞得风生水起。1992年学校建成“集邮与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引导学生按整理邮票,接受真善美和爱国主义的熏陶。学生王喆的《我们周围的世界》邮集被湖南省邮协选送北京参加全国青少年邮展获奖。“中学生集邮影响学习吗?”辩论会被《中国集邮报》专题报道,1980年代师范学院毕业的彭浩当时参加工作不久,心思放在主业上,集邮活动只是个业余参与者。
入沙龙,集邮找到“北”
彭浩特长多,爱好广,拉二胡、打兰球、唱歌下棋等。集邮当年只是他的爱好之一。初淌邮海时,只是一名“船员”,划到哪里算哪里,有时找不准码头。心想,何时能乘上一艘“大邮船”也学着当一名舵手。津市有个“芷兰邮苑”集邮沙龙,沙龙有个规定,限定10人,轮流作东每月到一人的家中聚会一次。二中杨老师是沙龙成员,活动时邀请彭浩参加,于是他申请加入这个沙龙。2005年9月芷兰邮苑沙龙第150次聚会,同时邀请津市一中外籍教师参加。有一年教育局公差到湖北省当阳市,他特地找到当地邮友交流,建立两地沙龙邮谊;他旅游到内蒙,从网上发帖问内蒙有不有蜀陵邮友,以便交流,他是蜀陵邮学会的理事,活跃在蜀陵的网页上。津市集邮爱好者的宣传戳、联体戳开发早,一批人坚持了十几年和外地邮友戳片往来,彭浩也乐此不疲和全国各地邮友交往,宣传津市集邮。
建基地,“浩佬”显功夫
1996年夏,他从二中调到四中当校长,把二中开展课外活动的经验带到了四中。亲自筹划过市邮协在四中举办的“集邮知识抢答赛”。那天四个中学的师生集邮爱好者济济一堂,抢答赛燃起的热情把校园集邮活动推向了高潮。当地人对能办事,会办事,乐意办事的人有一个词儿,叫“浩佬”。由此可见彭浩的“浩佬”功夫。
集邮进校园工作有难有易。易的一面是,老师学生都容易接受集邮宣传,集邮薰陶,难的一面是老师以课本教授为重,学生以学习课本知识为重,认为学生集邮分散学生注意力。从1999年开始,彭浩调入了市教育局工作,负责学校团队工作,于是他把抓学校青少年集邮基地建设巧妙的与团队工作结合:首先要争取校长支持,然后发动骨干,建立组织,规划活动,督促检查。由于他熟悉情况,思路清晰,身体力行,津市的省级青少年集邮基地三年内通过了2所。津市二完小基地验收时,正逢江南瑞雪,他和邮友几次冒着严寒前往检查,帮助提高,以便迎接验收。
当会长,理家投身心
2007年津市市邮协召开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彭浩理事因单位公差外出缺席。他虽然人不在场,但是他的集邮风尚,活动能力,工作热情,他的是非分明,言行一致,处事果断,以及他的年龄优势已为代表们公认,被推选为常务副会长。从此,市集邮协会的工作呈现了勃勃生机。他的工作上接天线,与上级邮协,同级邮政局、教育局以及相关部门保持密切联系;下接地气与基层集邮组织,集邮沙龙以及广大会员密切往来,了解心声。团结邮友,鼓励集邮热情,抵制不良风气。中国号称集邮大国,收藏的队伍泱泱大观,研究、组集的人不计其数。集邮队伍里不乏为培养后学而贡献知识、精力,贡献藏品的专家。乏的是不计得失,一心一意搞组织工作的管理者。彭浩就是这样一个基层邮协工作中的管理者。他暂时舍弃了通向集邮专家的路,坚定走在集邮组织工作的大路上。他的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2012年被评选为全国集邮工作先进个人。(本文原载《常德集邮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