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603|回复: 1

关于苏区县历史的专题研究考证(连载之五)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2-20 08:53: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二、石门是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重要苏区县
1933年10月19日,中共湘鄂西中央分局在湖北咸丰县大村召开会议,讨论湘鄂边失败的教训与当前的任务。会议决定:放弃“恢复湘鄂边的口号”,改成“创造湘鄂川黔新苏区中心口号”。1936年春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完全退出。石门其时是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见《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史稿)
1934年11月,中共湘鄂川黔省委、省革命委员会、省军区的成立,标志着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形成。到1935年初,红二、六军团占领了永顺、龙山、桑植、慈利和石门等地,并帮助成立了县委和革命委员会(见《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组织史资料》)。王震同志的《红六军团小史》中也提到“石门建立了劳动人民的政权(革命委员会),领导群众的土地革命斗争,武装工农群众,开展了游击战争。”。
红军还协助石门县委、县革命委员会加大了武装力量的组建力度,地方武装力量得到空前壮大,据有关史料记载,石门有大兴、维新、磨市、白云、南岳、杨柳、和平、雁池、罗平、苏市、文化、所市等二十五个区乡游击队八十余支,约八千人。石门的游击队伍归属省军区下设的第一军分区管辖(即大庸军分区,政治委员袁任远、刘亚球),袁任远同志的亲笔信中也提到了大庸军分区的管辖范围,其中就包括石门。
石门地方武装力量为保卫新生政权和配合红军战略转移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了激烈的斗争。据1976年县长征调查办公室收集整理的史料中有详细的记载:1935年8月至10月,红军与游击队员在石门的南圻(今皂市)、磨岗隘等地与敌军进行了几次激烈的战斗,击毙敌军100多人,缴获不少枪支弹药。
9月初,为突破敌人部署的“围剿”,由任弼时、贺龙、王震、肖克等领导的红二、六军团主动将主力撤离津、澧,兵分两路向石门西北地区集结。一路经临澧新安、石门县城、瓜子峪、皂角市、十里长滩、袁公渡到渡水、磨岗隘、南岳驻扎;一路取道澧县王家场、和尚洞、经石门河口、三圣、杜家岗到维新场驻扎。红二军团团部驻渡水崇阳盛芳木家,所属第四师驻磨岗隘大福桥,第六师驻渡水坪。红六军团军团部先驻维新毛坪,后迁古城堤文家祠堂,所属第十六师驻维新场、磨岗隘一带,第十七师驻磨岗隘。湘鄂川黔独立团驻袁公渡。
红二、六军团在石门集结长达两个多月,红军在这里进行整训、扩红、惩处地主豪绅、筹集给养。一是召开各种会议,宣传革命道理。红二、六军团先后召开师以上包括红军、游击队和群众参加的重大会议7次,各种小型群众会200余次,统一红军将士思想,唤起民众支援革命战争。在维新、杜家岗、磨岗隘、九伙坪、商溪河、渡水、皂市、白云桥等地至今可见“打倒国民党各派军阀!”“建立苏维埃政府!”“只有工农劳苦群众有当红军的资格!”“红军胜利万岁!”“实行土地革命!”等标语。二是大力进行扩红。采用扎根串联、会议宣传等方式,在大兴、维新、磨市、苏市、所市、川山等地扩红三千余名,并组建了石慈、官铺、石门三个独立团,组织游击队80余支,任弼时于1936年11月所作的《红二、六军团从湘鄂边到康东北长征经过报告大纲》中有详细的叙述:“我主力经半年战斗后,在津、澧、临、石地区得到约六千新战士。”三是筹集给养。将临澧、澧县等地的裁缝集中在石门的磨岗隘等地缝制冬衣被近1个月,解决了红军过冬衣被问题。大力惩处土豪劣绅,共打土豪450多户,惩处反革命分子70多人,筹集了不少给养。四是进行战略决策。由于红二、六军团与中共中央失去联系,面对这一困难局面,军委分会仍坚持准备在原苏区内争取打破敌人的“围剿”,并于9月29日在石门县磨岗隘召开了二、六军团党的积极分子会议,任弼时作了《冲破敌人“围剿”的经验教训与粉碎敌人新的大举“围剿”》的讲话进行动员。此时,军委分会接到周恩来发来的明码电报,询问红军情况。为便于联系,任弼时代表省委和军委分会,立即用密码致电周恩来:“你们现在何处?久失联络,请于来电内对此间省委委员姓名说明,以证明我们的关系。”(引目《红二、六军团致电周恩来电》1935年9月29日),张国焘收到电报后,及时予以回复,指示“取守势是最失策,远征损失大,可望在赤区外围和附近地区诱敌各个击破之。”10月19日,红军总部又来电指示:但说明这是一些建议,由红二、六军围按实际情况决定。经过讨论,军委分会认为,固守原根据地已不可能。10月底、11月初,红二、六军团的大部相继转移到贺龙的家乡桑植。11月4日,省委与军委分会决定,红二、六军团实行战略大转移,突破敌人的封锁,开辟新的根据地。(见《中国共产党湖南历史》第一卷第406页)
自1933年10月,中共湘鄂西中央分局率领红三军再次回到湘鄂边,提出创建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到1935年11月红二、六军团离开石门的两年多时间,任弼时、贺龙、萧克、周逸群、邓中夏、王震、许光达等多次率领红军转战石门。可见,石门苏区不仅是湘鄂川黔根据地重要苏区县,是连接湘鄂边、湘鄂西、湘鄂川黔根据地的重要据点,是红二、六军团长征策源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20 14:39:41 | 显示全部楼层
936年春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完全退出。石门其时是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6 12:03 , Processed in 0.03222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