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津市万石诗 于 2022-7-8 10:21 编辑
附录:
《湖南集邮史》载津市集邮
一一《津市集邮史》(连载152)
P28 (《湖南集邮史》第28面,下同) :集邮协会是集邮活动的组织者和 指导者,是集邮爱好者交流信息、联系友谊的场所,被誉为"集邮爱好者之家". 湖南省集邮协会成立后,部分市、县原已成立集邮协会的,如1981年成立集 邮协会的益阳市、津市市。
P42:被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学术部篇入《中国集邮学术研究文选》的论 文有: 夏惠林的《论无产阶级革命家题材邮票的发行与设计》,万石诗的《邮 政与集邮对立统一关系试探》,陈森元的《拓展城市集邮领域的思考》.其中 薛继红、万石诗的两篇论文还被评为优秀学术论文。1993年是毛泽东同志诞辰一百周年,省邮协学术委员会该年的学术研究课 题是对毛主席题材邮票邮品的研究。学术委员和集邮骨干围绕这一主题写出了一系列研究文章在各邮刊邮报发表。发表的主要文章有: 万石诗《毛泽东圈点 邮驿诗》,这一系列文章的发表,既是学术研究成果,也是对一代伟人毛泽东 诞生一百周年的一份献礼。
P44:湖南省邮协成立以来,通过学术委员会和《湖南集邮》杂志以及各 级邮刊,培养出了一批在全国集邮界小有名气的邮文作者,如: 陈森元、万石诗、 夏惠林.这支写作队伍人数之多,发表邮文之多,在全国是屈指可数的.二十 多年来,湖南的集邮爱好者和集邮工作者除了发表大量集邮文章外,还出版了 不少集邮著作,如万石诗编辑的《邮海泛舟》,陈森元的《免资片封简研究》。
P45:湖南省集邮协会十分重视集邮的宣传与培训工作,1995年9月5日 至7日,省邮协在芷江县召开了第二次集邮宣传工作会议.会上对邮刊邮报进 行了评比,评出《津市集邮》等七家会刊为市县级优秀会刊.对优秀作者、优 秀通讯员进行了表彰和奖励.特别是《津市集邮》,获得了广大集邮者的好评, 在全国邮坛享有一定声誉。
P54:青少年的集邮活动, 内容很多,形式也很多,1997年 1 月 10 日, 津市集邮协会举办了"集邮影响学习吗?"的正、反辩论会,通过辩论进一步 提高了广大中小学生对集邮的认识.集邮,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第二课堂,还让 青少年在" 寓教于邮" 、" 寓教于乐" 中增长知识,开拓视野, 陶冶情操,受到学生的欢迎,而且也得到了教师和家长的支持和赞扬。
P60:1991年12月26日成立《芷兰邮苑》首次聚会的有: 王华熙、蒋保益、 陈森元、杨振文、胡扬正、陈云福.到2003年10月已聚会130次.此次聚会 相互赠言是: "癸未癸亥,庚子午后.蒋王胡陈, 曾万潘杨,彭宋吴者,百州 聚首,芷兰邮苑,金兰之交,指点邮坛,欣然畅叙.钱若浮云,操守磐石,不 为利来,但求邮趣;邮海苍茫,但求舟楫;去日若多,但求永聚.相交一十二载, 跨越两个千年,诚哉, 邮谊也."
P61:1999年1月9日成立《集邮雅聚》,首次聚会的有,朱定枚、唐必成、 曾泽生、陈森元、胡扬正、潘训梁、赵训鑫.到2003年12月30日已聚会56次, 现有成员陈森元、唐必成、彭晋斌、赵训鑫、赵训金、杨振文、胡振正、刘海香、 胡闵鑫、曾泽生、潘训梁。2002年12月8日成立《蜀陵邮学会》津市小组,成员有: 王华熙、赵训鑫、 曾泽生、万石诗、潘训梁、胡扬正、骆国祥、彭浩,陈云福、蒋保益、刘海香、彭晋斌、杨振文.每季活动一次,参与编辑《蜀陵》会刊。
P159: 1981年初,津市市在曾泽生等人的倡导下,一批集邮爱好者分别 筹备组建当地集邮协会.7月1日,经中共津市市委宣传部批复,津市市集邮 协会正式成立,并在津市市文化馆召开成立大会,会长为曾泽生,副会长为许 广玉,聘请文化馆馆长陈焕炎为名誉会长,挂靠市文化馆.这是常德市有史以 来第一个集邮组织,也是我省最先成立的集邮协会。
P162: 津市市1990年5月12日成立了津市老干邮协,各项集邮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影响很大,为促进老年集邮收到了显著的成效.随着集邮活动的不断深入,部分集邮爱好者对活动的内容、频次尚不满足, 就自发组织开展集邮活动.如 1991年 12月26 日津市集邮沙龙成立,定期开 展活动: 1999年3月8 日, 由肖拜君发起,津市妇女集邮协会成立。(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