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夏应运 于 2022-7-13 09:55 编辑
【原文】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不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注释:1、企者,踮着脚的人。 2、余食,吃剩的残羹。 3、赘行,赘是指多余的东西,赘行就是身上的赘肉(肿瘤),影响行动。 【译文】 踮着脚的人,是站立不稳的;大步跨越者,是不能正常行走的;固执己见的人,是看不明白事情的;自以为是的人,是得不到表扬的;自我夸耀的人是没有功劳的;自负和自我骄傲的人是不会长久的。这些缺点如果用在修道上,就像吃剩的食物、身上的赘肉一样,令道所不喜欢或厌恶的,所以修道的人,是不会那样做的。 【新解】 这节文章是《道德经》第二十四章。这一章主要阐述修道者应该克服的一些主要缺点,即急于求成、固执己见、自以为是、自我夸耀与骄傲。首先列举了具有这些缺点的人的结果(危害性),然后,用比喻例证,这些缺点就如残羹,如身上赘肉影响行动。这些恶习,是不符合修道的自然规律的,所以修道的人一定不要这样做。即不要沾染这些恶习,否则,修道者是无法成功的。 做为普通人,也必须克服这些缺点,轻装上阵,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否则,将一事无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