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494|回复: 1

一条河一群人,奏响乡村振兴的凯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7-20 07:38: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陈哲先生 于 2022-7-20 07:43 编辑

一条河一群人,奏响乡村振兴的凯歌
                澧县一中校长:曾 斌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乡贤:
      《永镇河》首发式在这里隆重举行,作为从永镇河走出的一个分子,就像永镇河的一朵浪花那样激动。
      永镇河,是我的母亲河。童年、少年我曾在此捉鱼摸虾,在岸边掏野菜、爬树摘野果;青年时期求学在外,很少回到永镇河;毕业了,在乡中工作一段,在澧县三中工作一段、在澧县四中工作一段、后又转型到职专工作,2018年到澧县一中工作。无论岁月怎么变幻,无论岗位怎么异动,我的根还在,那根就是永镇河;我的祖父祖母喝过永镇河的水,我的父母喝着永镇河的水,我小时候喝过永镇河的水。那时候,天蓝蓝,水碧碧,乡村乡民情依依。如今我人到中年,思乡情结更加浓郁,睁开眼是永镇河,闭着眼还是永镇河,永镇河是我日日夜夜用以弹奏乡音、乡情的黑白键,一切曾经那么模糊的又渐次清晰起来,那条摇头晃脑的小黄狗多少次进入我梦里,依偎我脚下;那头小牯牛哞哞的叫声坠落了夕阳,升起了袅袅炊烟,隔壁阿妈免费送来的甜酒、甜透了我大半个世纪,那个急人之所急、想人之所想的土郎中,急速奔向幼小时候患病的我望闻问切,他的故事告诉我、生命需要感恩。更难忘,父老乡亲插秧时候的齐头并进,收割时候的勠力同心,打棉花钵的时候一曲乡音窜上九霄,采摘摘棉花时心情,如永镇河水欢快地流淌;冬季起鱼一句“开潭啰”让河水泛起阵阵涟漪。我更不会忘记,我在永镇河夏练三伏、冬练三九,写完了多少个本子、翻烂多少本书,只为鲤鱼跳龙门的情景。
       一切美好的往事,依稀如昨,抚今思昔,感慨万千:无论我走多远,走不出对永镇河的牵挂,无论我飞多高,飞不出永镇河父老乡亲,殷殷注视我的目光。
      我一直在想,我要为永镇河做点什么,我能为永镇河做点什么?《永镇河》的出版,给了我答案。永镇河》的出版,最大的意义和价值,就是她作为永镇河历史和文化的一个载体,奏响了永镇河乡村振兴的壮美序章。
       第一个感受是,乡村要振兴,人才必须振兴。近年来,永镇河发展日新月异,固然与安土重迁的永镇人、时代奋斗息息相关,同时与走出永镇河、影响永镇河、心系永镇河、建设永镇河的优秀儿女有关。永镇河地道的乡音,淳朴的乡情,深厚的文化底蕴,让永镇河钟灵毓秀,人才辈出。革命烈士邹资生同志在此战斗过,他是永镇村的红色基因。大革命时期,邹资生担任中共鄂西特委军委书记,在湖北江陵县张家伺、指挥游击队乘胜追击时,被暗藏敌兵击中牺牲,时年29岁;从永镇河走出去的英才还有:在中央组织部供职的李炎溪同志,曾任中央第十三巡视组组长,现任中央巡视组副部级巡视专员;贺丽君同志,现任湖南省委农办专职副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党组副书记、一级巡视员;庹先国同志,现任四川轻化工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魏业秋同志,现任化工部长沙设计研究院院长、党委书记;李章军同志,现任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曾君同志,现任常德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陈章华同志,曾任中共澧县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县人民法院院长……人才灿若星汉,值得我们如东镇骄傲,值得我们澧县人自豪;就是放在常德、放在整个湖湘大地,一个村走出这么多的人才,也是罕见的。优秀的永镇河儿女、必将让明天的永镇河更加美好。
       第二个感受是,乡村要振兴,产业必须振兴。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如今,永镇河人从简单的稻棉油发展,为多产业齐头并进,特别是座座葡萄搭棚,圆了永镇河人的致富梦想,我要说致富道路千万条,多产业发展最重要。《永镇河》这本书,记载了产业振兴的多个片段。在此,我期盼各位优秀的永镇河儿女,永镇河乡贤,继续为永镇河的产业发展献计献策,投身其中。
      第三个感受是,乡村要振兴,文化必须振兴。如今,我们走进永镇河,“产业兴、河湖美”的标语赫然在目,幸福屋场建设如火如荼,乡规民约固化在醒目路口,农家书屋丰富着永镇人的精神生活,红色文化薪火相传,文化广场已然建成。《永镇河》一书对此已有较为完备的记载。没有文化的村落是贫瘠的,文化振兴的村落,才是我们精神的伊甸园。在此,我期待,文化人做文化事,共同为文化的永镇河,贡献我们最大的力量。
       第四个感受是,乡村要振兴,生态必须振兴。竭泽而渔不是发展,为渊驱雀不是振兴,滥砍滥伐更不是科学发展观。我们的永镇人,期盼过着更美好的生活,但是他们更爱蓝天碧水,爱一草一木,重视水清岸绿,看重人居环境的空气通透。《永镇河》一书,对生态振兴也是浓墨重彩,我相信,永镇人必将描绘更加绚烂的生态振兴画卷。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乡贤,永镇村要发展,如东镇要发展,整个澧县都要发展,作为从永镇河走出的我,觉得《永镇河》的出版意义重大,对于乡村振兴的意义深远。我个人认为,乡村振兴,首先是人才振兴,永镇河人才济济,人才是产业振兴的基础,是文化振兴的前提,是组织振兴的保障,是生态振兴的中坚。就人才培养,作为澧县一中校长,我向永镇人郑重承诺,只要永镇子弟考进澧县一中,澧县一中定当悉心呵护、精心培育,不负永镇河、不负如东镇、不负澧县93万父老乡亲。
      最后,我要说,一条河足够,无论它是历史还是现实;一群人足够,无论是高官还是普通老百姓,只要心存乡村振兴的心,必将凯歌声声!
074354w82m9abrmmad7337.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7-20 08:41:46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作,为您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13 06:15 , Processed in 0.036334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