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024|回复: 2

病房成“书房”常德老教师嗜书如命抗病魔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7-20 16:39: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陈哲先生 于 2022-7-21 10:27 编辑

   病房成“书房”常德老教师嗜书如命抗病魔
        今天从临澧县委常委、组织部长廖资水的微信中得知一位身患绝症的老教师张雪翔嗜书如命抗病魔的先进事迹。廖部长称赞:这位老革命是真了不起!他对生命意义的生动诠释、对马克思主义的无比虔诚、对中国共产党的绝对忠诚、对社会主义制度的衷心拥护无与伦比、深入骨髓、令人敬佩、值得推崇…
   “我读书读了60多年,没有间断过,哪怕在病房,我还坚持着做这件事。”7月11日,湖南省人民医院第二住院部的病房内,68岁的老党员张雪翔谈起“读书”二字,依然精神矍铄。彼时的张雪翔,双鬓花白,穿着病号服,手背因长期的输液导致青筋凸起,但看起来完全不似一位病魔缠身的患者。
    在他的周围,是被他用心布置后,如同“书房”一样的病房:摊开的书本,泛黄的书卷,书法作品与水墨画悬挂在墙上,红色歌曲流淌在安静的空气中……自确诊肺癌晚期以来,张雪翔就在这样的书香之中,与病魔进行抗争。
          人生百年好读书,一心追求“让满山花开”
     1954年,张雪翔出生在常德市鼎城区谢家铺镇的一个农村家庭,小时候由于体弱多病干不了农活,他把读书当作了唯一的出路。“当时觉得自己如果要活得有尊严,有存在感,只有读书。”“活下去,我需要一个理由。”18岁参军入伍,第二年就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他把自己毕生的精力都投入到对党的信仰的坚守和努力奋斗之中,一生初心不改。
    1978年,全国高考全面恢复。他考上吉首大学中文系,并担任吉首大学文科党支部书记。大学毕业后,他在常德县教师进修学校担任业务副校长。这期间,他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读书对于一位人民教师来说具有多么重要的意义。
    张雪翔一直认为,人民教师必须养成终身读书的职业操守,而且他一直固执地认为:不读书的教师绝对不是好教师。他反复强调:读书分两种,一种是为升学、为生存、为工作等目的而读书。另一种则是无目的,纯粹自发的读书。“无目的并不是无用的,恰恰是一种‘无用之用’,能促进人格的健全,思想的独立,生命的丰满和充盈。”
     退休后的张雪翔创办了常德市让满山花开书院,以一名“红色学者”的身份,开展了一系列社科理论研究工作以及红色文化讲学培训等。同时,他还是常德市九龙宫庭木雕研究制作中心创办人、常德日报“名家论道”栏目主持人。“厚植生命沃土,让满山花开,暗夜传灯,盛世布道,春风化雨,仁者爱人。”张雪翔如此诗意地描绘自己的追求,“这是我毕生的理想。”
    2022年5月,张雪翔作为鼎城区政协常委,牵头成立张雪翔委员工作室,主要工作涵盖党史学习教育宣传、红色文化研究传播、传统文化传承发扬、社会公益及企业文化等多个方面。
          肺癌晚期,他用读书对抗病魔
    都说热爱让人忘我,潜心读书、躬身耕耘红色文化的张雪翔,浑然不觉病魔的降临。2022年6月,工作中的张雪翔突然咯血,去医院检查,被确诊为左肺上叶腺癌晚期。
     这无疑是个极大的打击。“刚得知自己肺癌晚期时,心里沉重得像是积了千斤的石头。”他坦言。在经历了三天两夜的紧急治疗后,度了一场“生死劫”的张雪翔,开始让家人往病房里带书、带画、带笔墨。
    逐渐地,充斥着消毒水气味的病房,被张雪翔改造成了古色古香的“书房”。而读书,也让这位老人从生死大问的激烈衡量中神奇地平静下来。
    “沉下心去读书,可以让人忘记病痛。我在书中反复地汲取自己的理想和信仰,那一刻,觉得生死都可以置之度外。”张雪翔说,“我永远在学习,永远在奔走,我很骄傲。”
    7月1日这天,他深情写下《一个肺癌晚期老党员的“七一”宣言》:本人被确诊为肺癌晚期且扩散,几乎所有人要我停止工作放下一切,我有我的态度和思考。我认为:在生命季节的后半章,只是应该放下一切不着边际的梦想和追求。但是,一定不可以放下人生来处的初心,一定不能放下宣誓承诺过的追求信仰!如果连这个也“放下”,那就等于“提前死亡”!
    在张雪翔的病房里,有上世纪60年代的毛主席著作和毛主席诗词选,1976年出版的《解放军画报》,有《论语》,有《新华文摘》。无论是卷曲泛黄的书页,还是密密麻麻的新旧笔记,都彰显着主人的爱不释手。这是张雪翔的书籍的常态,他读书有做笔记的习惯,不仅在书上勾画写心得,还有专门的笔记本。
   “我觉得读书是滋养和安抚灵魂的需要,人需要终生阅读、学习和成长。”张雪翔说,“它就像你每天喝水一样,渴了,非喝不可。”如今有书作伴,面对病魔,张雪翔的心态很乐观。“等出了院,我还有很多事要做!”讲起未来,他如数家珍,“我还有不少提案要写,还要继续给同志们上党课,”张雪翔笑眯眯地说,“就是可能声音小一点儿。”
        寄语年轻人:多读纸质书,为滋养生命而读书
   为老一辈“读书人”,张雪翔也向当代的年轻人们提出了几点忠告。“我要跟今天的年轻人分享的就是,人一定要读书,而且一定要读纸质书。纸质书它亲切,没有距离感,读得进去,并且滋养生命,受益终生。”张雪翔说。“一定要像我们老一辈读书人这样读。”他向记者展示自己在病房里读的书,上面字里行间密密麻麻写满笔记。“有眉批、旁批、心得,才是真的读书。手机上的读也是读,但效果不一样,像我们这样读,才能入心入骨。”
    “现在的孩子们,为找学校、找工作、考职称而读书,这样的读书当然都值得尊重,也值得肯定,但希望你们一定还要有下一个阶段,那便是为滋养生命而读书。”说到此时,张雪翔语气中深厚的情感,就像正在回忆自己60余年的书香人生,“为你的生命活得更精彩、为你活得更丰满、为你活得更有境界,而读书!这,才是最有意义的。”
   (来源:红网 作者:肖依诺 李赛凤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7-20 17:52:44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点赞写得可观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8-6 09:34:5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要跟今天的年轻人分享的就是,人一定要读书,而且一定要读纸质书。纸质书它亲切,没有距离感,读得进去,并且滋养生命,受益终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7-6 02:58 , Processed in 0.032566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