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上善若水 于 2022-7-25 09:20 编辑
中共津市地方史之八十一 “三支两军”
中共中央《关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坚决支持革命左派群众的决定》下达后,津市镇人民武装部和解放军四十七军六八九七部队奉命到津市执行“三支两军”(支左、支工、支农、军管、军训)任务,成立抓革命促生产领导小组,取代中共津市镇委、镇人民委员会的职能,全面介入津市“文化大革命”,以约束混乱动荡的状况,抑制局势恶化,维护社会秩序。 自从关锋提出“撮军内一小撮”的口号后,津市各造反派的矛头也指向解放军,大造舆论,用大字报对镇人民武装部副政委田永贵实行人身攻击,不时发生殴打解放军揪斗部队干部的事件。尤其是受江青一伙煸动的反“二月逆流”(江青一伙把二月碰头会的老革命家同中央文革小组所进行的斗争诬为“二月逆流”)的影响,造反组织在全镇掀起反“二月逆流”、“揪军内一小撮”的浪潮,矛头对准驻津部队和镇人武部,成立“火线指挥部”、“揪田指挥部”,煸动300余人在镇人武部门外静坐示威相要挟,持续达10天之久。后又组织千人批斗会,将田永贵捆绑挂牌批斗后,武装押解游街。 5月18日,以刘高科为首的21名领导干部发表“对当前几个问题的声明”(即公开亮相),回击“三打倒”,公开支持“联络总站”。不久,又与61人联名发出五点声明,再次表态支持“联络总站”。而以副镇长郑仕璞为首的31名领导干部联名发表“我们对刘高科五一八声明的看法”的文章,周声钊等17人则发表“我们的严正立场”,支持郑的观点,“看法”与“声明”意见相左,引发群众组织“三打倒”和“联络总站”的派性斗争,街头大字报满天飞、大辩论随处可见,甚至两派人员拳脚相向,大打出手,社会局势更加混乱。各造反组织编印小报,在社会上广为散发,一时间《革命风雷》、《战地黄花》、《狂人曲》、《津市工联》、《飞鸣镝》、《扫残云》、《关山烽火》、《风雷激》等油印小报铺天盖地。 在江青提出“文攻武卫”后,津市“文化大革命”由文斗转向武斗。7月30日、31日连续二天,造反组织两次抢夺镇人武部和解放军津市中队的枪支后,成立“津市无产阶级革命造反派文攻武卫指挥部”,下设3个组,每组10个排,共600余人,400余支枪。8月7日,造反组织再次到镇人武部和津市中队抢枪。8月19日,造反组织“武卫排”和“武斗小分队”40余人到涔澹农场,对驻农场的解放军施压,强行“借”走手枪42支。8月22日,津市“工联”与澧县“工联”组织近200人,乘车前往澧县方石坪,武装抢夺民兵枪支,打死民兵1人。9月12日,津市“工联”风闻临澧县带“红联”观点的“无理派”将要攻打津市,津市“文攻武卫指挥部”遂组织100余人的“文攻武卫小分队”,荷枪实弹主动出击,武装支援临澧“有理派”,在临澧县停弦渡大木岗与临澧“无理派”发生激战,双方互有伤亡,津市死13人,伤3人。武斗结束返津后,举行“九一二烈士”追悼会,勒令刘勤华、田永贵、胡先庸等人为死者披麻戴孝,胡先庸会后回建华五金厂又遭造反派毒打致死。 造反组织“湘江风雷”到澧县道河公社高堰大队支援该公社“工联”抢夺民兵枪支,发生武斗。澧县“文攻武卫指挥部”组织100余人于10月6日到津市进行报复,抄、砸湘航津市办事处、津市船厂等单位后,返回澧县时在津市街头用机枪向无辜群众扫射,打死1人,打伤7人。到12月,派性斗争更趋激烈,镇人武部收回的1000多支枪和3000余发子弹再次被造反组织抢走,“湘江风雷”与“联络总站”发生武斗,打死1人,打伤2人。此后,驻津“三支两军”的解放军严令制止武斗,收缴枪械,组织大批判运动,武斗才被制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