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九州方远 于 2014-12-24 21:57 编辑
从创建省“书画之乡”到迈向创建全国“书画之市”
图为出席嘉宾步入展厅
武陵大地,秋意正浓。 9月12日,常德市创建省“书画之乡”领导小组主办的“美丽常德.幸福家园”优秀书画作品展于在常德文化馆举行。这是开展“百团大赛”后,又推出的一项主体文化活动,也是荣获“中华诗词之市”后,有望再创“中华书画之市”的前奏曲。 王春阳会长在开幕式上讲话 这次优秀书画作品展呈现四个特点:一是参与的人员广泛。有书画名家、有领导干部,有机关、农村、学校、企业、社区的广大书画爱好者;二是上交的作品多。这次展览共收到全市500多位作者、近1000幅送展的书画作品,通过专家、评委逐幅地进行认真阅视审定、层层遴选,评出340幅作品展出;三是作品内容健康向上。自作诗、楹联及歌颂新常德新创业的内容较多;四是表现形式丰富多彩。楷行草篆、山水画鸟、工笔素描等精品佳作参加展出,集中展示了常德创建省“书画之乡”的普及工作和书画艺术的精湛水平。 游人如潮(之一) 图为优秀书画作品开幕式 参观指导 切磋交流 引人入神 留下佳作影像 赏心悦目 引发感叹 书画协会会员及书画爱好者出席开幕式 通过主办这次优秀书画作品展览,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取长补短,为努力推动全市书画艺术的大发展、大繁荣作出贡献,为推进“书画之市”创建工作铺路搭桥。正值“新常德、新创业”伟大进程的稳步前行中,高扬文化强市的旗帜,从创建省“书画之乡”到迈向创建全国“书画之市”的进程。 其一、创建“书画之乡”全市展开,全民参与。积极组织全市各行各业书画家和书画爱好者进行认真创作,大力推进书画艺术进机关、进农村、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的“五进”普及工作,着力抓好一批基础较好的县乡(镇),广泛开展书画艺术创作,取得了明显成效。自创建省“书画之乡”以来,目前已有石门县、桃源县被省命名为“书画之乡”,汉寿县、澧县、武陵区等也将申报创建省“书画之乡”。 中国.常德诗墙 其二、“中国常德诗墙”同时又是书画艺术的杰作。常德素称文物之乡,近年来政府投资一亿零八百万元,以江北防洪大堤为载体,修建一座旨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诗墙,命名为“中国常德诗墙”。常德诗墙全长4公里,荟萃中国当代名家诗词、书法、美术、雕刻精品镌刻于一墙,分《百代沧桑》、《名贤题咏》、《武陵佳致》、《兰芷风华》、《华夏新声》、《五洲撷英》篇;加上2005年续建的《时代风采》和《千古绝唱》,共八大篇章。常德诗墙选刻自先秦以来反映常德的人文历史、民俗风情、风光景点、名胜古迹等诗作和中外名诗1530首,由全国包括港澳台在内的1213名书法家、画家书写创作的,集真、行、隶、篆、草体于一墙;其间刻嵌43篇精美的中外石壁画;这些诗词及壁画就是运用书法和绘画形式的集中表现。各大篇章墙名和篇名,分别由我国当代著名书法家赵朴初、沈鹏、启功、颜家龙、孙其峰、王学仲和萧娴、张仃、臧克家、方毅、陈天然等题写,精彩纷呈。其恢弘的气势、丰厚的内涵、上乘的作品、名家的书法、精美的雕刻,引来游人如织、好评如潮。平日表情严肃的朱镕基总理在诗墙前开怀大笑了,他称赞“常德诗墙是一大创造”、“像西安碑林一样,有很高的价值”;当代诗、书、画界赞誉诗墙为“三绝诗书画,一墙天地人”、“亘古展开的艺术长卷”、“名邦首创”、“中华一绝”;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称它为“诗国长城”、“半部文学史”!2000年9月5日,上海基尼斯总部正式对其命名“世界最长的诗书画刻艺术墙”,从此常德诗墙被载入世界文化工程的史册。 基尼斯记录证书 其三、2003年,中华诗词学会授予常德“中国首个诗词之市”称号和“全国诗教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其四、条件正在创造,优势正在形成,积极申报“中华书画之市”时机即将来到。创新“中华书画之市”指日可待! 鲜花开了,不仅有芳香,而且一定有果实。
参展之机,拍了部分书画精品照片也一并上传,有意者请赏析。
优秀书法作品(之二)
行 草
行 楷 草 书 楷 书 隶 书 篆 书 优秀绘画作品(之三)
人 物 画
山 水 画
动 物 画
花 鸟 画 青 竹 画 油 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