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935|回复: 3

读张世英先生著《天人之际》(3) : 人,诗意地栖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8-9 07:32: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永志 于 2022-9-10 08:12 编辑

读张世英著《天人之际》(3)
人,诗意地栖居

诗意的栖居_副本.jpg
海德格尔:人,诗意的栖居


    《天人之际》第十八章论境界——兼论哲学何为,有两节,第一节“论境界”,境界是浓缩和结合一个人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三者而成的思维导向(思维在这里是广义的),也可以叫做“思路”或“路子”,它之表现于外就是风格。第二节开宗明义,“境界是语言所能表达的吗?”“意在不言中”,已经做了答复。但其经历了“天人合一”阶段,本来就是人与物、情与境的交融,只有在主客二分后,才被破坏。主客二分,包括康德以前的旧形而上学和康德哲学自身,仍然是形而上的僵死基础,完全不是现实的、活生生的境界。按照海德格尔(1889—1976,德国哲学家。20世纪存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的思想,只有用诗的语言才可以表达一个人的世界或境界。在海德格尔和德里达(1930-2004,法国哲学家,20世纪下半期最重要的法国思想家之一,西方结构主义的代表人物)等人看来,古希腊早期,哲学或思本来是与诗结合在一起的,两者分家是后起之事,他们主张把两者再结合起来。

074547b1kfbujqoqfyk1ye.jpg
二十世纪存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海德格尔

    “人,诗意地栖居”,这是诗人荷尔德林的诗句,海德格尔曾以此为题,大作了一番文章。这里指海德格尔写有《人,诗意地栖居》一文。文章开头就说:诗人弗里德里希·荷尔德林为世人留下了一句脍炙人口的名句:“人生在世,成绩斐然,却还依然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为了理解“人,诗意地栖居”这一诗句,我们应该把其纳入整首诗来考虑,这样我们在审视及澄清这一诗句的时候就会唤起对生活的种种思考,否则我们就没法用开放的思维追寻这一诗句代表的具体含义。这些思考,包括:首先“诗意栖居”的每个人都是诗人,而且联系境界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境界。进而境界有高低,从而影响诗和思的结合。另外,还有诗和哲学的结合。“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境界,因此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诗意,同样,每个人也有每个人的哲学。就像我们不可能强求有普遍的诗一样,也不可能强求有普遍的、人人一致的哲学。”(第286页)

荷尔德林2_副本.jpg
德国著名诗人荷尔德林

    弗里德里希·荷尔德林(1770-1843),德国著名诗人。古典浪漫派诗歌的先驱,曾被世界遗忘了将近一个世纪。图宾根大学神学院毕业。当过家庭教师,爱上了雇主的妻子。1798年后,因情场失意,身心交瘁,处于精神分裂状态,1802年徒步回到故乡。1804年在霍姆堡当图书管理员。1807年起精神完全错乱,生活不能自理。《人,诗意地栖居》,是德国19世纪浪漫派诗人荷尔德林的一首诗,后经海德格尔的哲学阐发,“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就成为几乎所有人的共同向往。其实,荷尔德林写这首诗的时候,差不多已是贫病交加而又居无定所,他只是以一个诗人的直觉与敏锐,意识到随着科学的发展,工业文明将使人日渐异化。而为了避免被异化,因此他呼唤人们需要寻找回家之路。
    张世英谈到哲学的发展,“如果说科学已经从过去的哲学观念夺走了这些,那么哲学还有什么事情可做呢?哲学何为的问题必然摆在我们的面前。但只要把哲学和诗联系起来,认识到人人都首先诗意地栖居于世界或境界之中,那就是哲学之事,哲学并未终结,用理性语言论述自己的境界这个工作是科学所不能代替的,就像诗决非科学一样。”(第287页)

在柔媚的湛蓝中_副本.jpg
海德格尔:在柔媚的湛蓝中诗意图

    附 海德格尔引用的荷尔德林《人,诗意栖居》原文:
       如果生存意味着受苦,
    那么人类还能坦然地说“我渴望生存”吗?
  诚然,
    只要人类保持善良与纯真,
    人类就会因此保持快乐。
    人类若是以己度神,
    那么神是高深莫测,
    还是有迹可循?
    我相信答案是后者。
    神本就是人类衡量世界的标尺。
    人生在世,成绩斐然,
    却还依然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就算星光璀璨的夜空,
    也难与人类侍奉神性的虔诚相较,
    因此,人类便是神性的体现。
    若是问大地上还有没有其他标尺,
    答案是没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8-9 10:57:54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佳作,欣赏学习,为老师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8-9 16:23:01 | 显示全部楼层
哲学讲究理性,诗歌讲究浪漫,人生活在这世上,所受束缚太多,大多数人无法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8-9 18:14:22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老师佳帖!为您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24 01:07 , Processed in 0.036787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