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465|回复: 6

对越自卫反击战中,那个入伍52天荣立一等功的新兵,后来什么军衔?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8-12 12:18: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979年,在对越自卫反击战的战场上,我军和越军展开对战。在一处阵地上,我军一支部队受到越军强大的火力阻击,一度被敌军压制。之所以我军被强制压制,主要是因为越军在此修筑三个暗堡,形成交叉火力,猛烈的火力将我军战士压得抬不了头,严重阻碍我军的进攻。
    正在这时,一个年轻的战士,毅然扛起炸药包,向敌军的暗堡冲去。身后的班长大喊让他回来,但他好像没有听见一般,冒着战场上的枪林弹雨向暗堡冲去。不久,随着一声巨大的爆炸声,越军的暗堡被炸毁,越军士兵被炸飞了天。
    爆炸声过后,我军战士抓住时机,立即向越军阵地发起进攻。那么,这位扛起炸药包炸毁越军暗堡的年轻战士,最终活下来了吗?此次战役,他建立什么功勋?下面我们就来认识这位勇敢的英雄,看看这位年轻的战士是如何连续炸毁越军三座碉堡的。
    年轻的战士名叫唐立忠,出生在湖南省一个普通农民家庭。他是家里的长子,下面两个妹妹。因为家里穷,他从小就跟着父母种地,收庄稼,养猪,减轻父母的负担。这样的日子一天天过去,他也慢慢长大了,养成吃苦耐劳的性格。1978年底,越方多次骚扰我国边境,我国迫于无奈进行反击,战争一触即发。为了应对即将爆发的战争,我国发出号召,号召中国青年踊跃参军入伍,保卫中国领土。唐立忠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报名参军入伍。虽然国家号召参军入伍,但是能不能参军,还是要经过严格的体检测试,才能成功入伍。当时和唐立忠一同参军的有20多人,最终只有6人通过测试,成功参军入伍,他就是其中一员。进入部队后,他进入新兵训练营。当时唐立忠只有18岁,笑起来憨憨的,一入伍就受到老兵的欢迎。
    但唐立忠一进入部队,却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只见映入眼帘的是钢炮,坦克,大炮等武器,威武雄壮。相信大多数的男孩子对这些武器都有着莫名的兴趣,唐立忠也不例外,内心产生莫名的兴奋。随后唐立忠收回目光,在新兵指导员的带领下,与战友一起列好队列,等待指导员检阅。指导员看着这些朝气蓬勃的小伙子们,心里也不由得激动起来。他停顿片刻,开始讲述部队新兵的条例,欢迎新兵战士的到来。说完后,便解散队伍。唐立忠也随之散去,来到新兵宿舍整理内务,之后又来到餐厅大吃一顿。第二天清晨,班长的口哨声一响,大家迅速起来集结在训练场地上,开展军事训练。军事训练的过程,非常艰苦,唐立忠结束完训练就已累得筋疲力尽。
    可他还来不及休息片刻,不久,又传来命令,要学习军事理论知识。于是他又不得不拖着疲惫的身躯,来到训练场听班长的理论教导。在训练场上,班长讲述一系列学习任务,教授军事理论知识。这时,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唐立忠,大喊:“报告!”班长听后,连忙询问:“有什么事?”唐立忠回答:“我以后能不能不学习军事理论知识?”班长听见这话,也没有生气,只是哭笑不得,向他讲述军事理论知识的重要性。军事理论知识是作战指挥的基础理论知识,如果不学习军事理论,你将来在战场上怎么排兵布阵,怎么看得懂地形图呢?这些都不明白,怎么打胜仗?
    听完这话,唐立忠这才明白军事理论的重要性,开始耐心地学习军事理论知识。除了学习军事理论知识,他还要学习单兵动作,战术要领,各种军事科目,等等。而战术要领等课程的学习更是重中之重,占据他大部分的时间,不断勤奋苦练。在训练中,唐立忠非常上进,除了每天白天的训练,他还会在晚上挤出时间学习擒拿格斗等技巧,苦练本领。班长见他积极上进,也对他倾囊相授。但由于战争的爆发,战事紧急,唐立忠的新兵训练还没有结束,便被分配到广州军区,进行特训,提高实战技能。特训历时一个多月,训练量非常大,每天都要进行冲锋陷阵,射击,炸药包等训练,并且为了减少战士在战场上的伤亡,次次训练都是真枪实弹,训练危险系数直线上升。
    虽然训练十分艰苦又危险,不过也正因为如此,唐立忠的实战水平得到提高,但是与正常完成整个新兵训练的战士相比,还是有明显的差距。毕竟他一共只学习52天,不仅要学习军事科目,单兵作战要领和战术要领,还要学习打枪投弹,攻防演练,等等。为了更好地掌握这些能力,他才不得不利用晚上时间加训。经过不断努力,他实际上也只掌握了一些皮毛。但就是学到的这点皮毛,却被他在战场上发挥得淋漓尽致,取得令人骄傲的成绩。
    训练顺利结束后,唐立忠跟着部队踏上真正的战场。一般人第一次踏上真正的战场,第一次见识到战场的炮火,内心肯定会有点害怕,但是唐立忠第一次上战场却一点都不害怕,反而主动申请要上战场前线。本来当时新兵战士是暂时不用上战场的,但是在唐立忠的主动请缨下,他很快踏上真正的战场,参与实战。他第一次实战,便是在八姑岭阵地。
    当时我军的部队与越军,在八姑岭展开对战。八姑岭是越南的阵地,非常重要。为了守住阵地,越军在此处高处修筑大量阵地,并且还修筑好几处明暗堡,相互交通,形成交叉火力,企图阻击我军进攻。
    而八姑岭西边的无名高地,是大部队的必经之路,也牵扯到我军机关首脑的安全,因此八姑岭也就因此成为两军相争之地。我军能否攻下八姑岭周围阵地,关系重大。很快战斗打响,我军使用传统进攻办法,先用猛烈火力炮轰,暂时压制敌军,再下令让战士冲锋,一举夺下阵地,但是第一次冲锋就不太顺利。只见一声声巨响,我军成千上万的炮火倾泻在敌军的阵地上,炮火声响彻天空。
    随着炮火声渐渐平息,信号弹的升起,战士们像不要命一般向前冲去。当时唐立忠还是个新兵蛋子,还没有意识到信号弹意味着什么,只是看见排长和班长们向前冲去,他们便也紧跟其后,向敌军阵地发起进攻。
    但是当我军战士即将冲到敌军阵地时,敌军的暗堡突然开始射击,很多战士不幸牺牲。唐立忠眼见战友牺牲,连忙扑到旁边的草丛里,躲避敌军的火力。虽然唐立忠没有彻底完成新兵训练,但是此时的唐立忠却表现得十分冷静,训练有素。他跟着班长等老兵战士,不停进行穿插进攻,镇定观察战场情况。他所在部队要攻打的是无名高地,高地位于公路一边,周围都是山脉,附近还有村庄,只有一条通向道路的路口。为了守住阵地,越军就在路口处,修筑多处防御工事,碉堡。
    因此我军要想通过此处,必须要将敌军修筑的暗堡炸毁。为了炸毁暗堡,排长挑选两个老兵进行爆破,炸毁暗堡。但敌军的暗堡火力猛烈,两个老兵在距离敌军几米处的地方不幸牺牲。此时战场的形势不容乐观,情况十分危急。正在关键时刻,排长将爆破任务交给唐立忠的班长。班长接过任务,仔细观察战场,想找出突破口,正当他想发话时,站在一旁的唐立忠,主动请缨:“班长,让我去吧。”班长看看他,又看看其他战士,一脸怀疑地问:“让你去,你行吗?”
    不是班长存心怀疑,而是任务实在艰巨。敌军暗堡不是单一的火力,而是交叉的品字形火力,射击时形成的交叉火力会相互掩护。这就意味着,如果爆破的战士来到敌军的暗堡前,只注意到眼前的火力,就会被两侧的碉堡左右夹击,无处逃生。最重要的是,不管爆破战士打算炸毁哪个碉堡,其他两面的碉堡都会将你一举歼灭,其危险程度可想而知。这样艰巨的任务,连多年的老兵战士都没有充足的把握,何况你还只是一个没有完成新兵训练的新兵呢?
    可唐立忠还没等班长讲完,拿起手榴弹和炸药包,就向敌军碉堡冲去。班长眼见他向前冲去,担心地大喊,让唐立忠回来。唐立忠却好像没有听见后方的声音一样,拿起炸药包,一脸坚定地向前冲去。他淡定地将炸药包夹在腋下,利用在训练中学习到的知识,一手触地撑着地面,侧身匍匐着向敌军阵地前进。就这样,他小心翼翼地接近敌军碉堡,来到不远处的一处弹坑。但到了此处,敌军猛烈的火力向他扑来。面对猛烈的火力,他一人无法抵挡,只好低下头,躲避敌军的火力。后方的战士眼看敌军猛烈的火力,连忙发动进攻,压制敌军的火力,给唐立忠创造时机。很快敌军的火力被压制,唐立忠抓住时机,胸有成竹地掏出三枚手榴弹,向碉堡处扔去。三枚手榴弹瞬间爆炸,敌军的火力也暂停下来。他抓住时机,夹起炸药包,向前前进十几米,卧倒观察敌情。此时敌军的火力暂时停歇,本来应该是安全的,但就在此时,隐蔽在草丛里另一处的敌军士兵向唐立忠开枪。
    幸好唐立忠反应迅速,又扔出一枚手榴弹,将他炸死。接着他瞄准距离最近的第一处碉堡,迅速抱起炸药包,快速来回移动,趁机将炸药包拉燃,迅速扔进碉堡扫射口,再滚到旁边的坑里。这一连串的动作,仅仅发生在片刻之间。就这样,第一座碉堡顺利被成功炸毁。同时,后方的战友抓住机会向敌军射击。这时唐立忠本想拿出炸药包,趁机炸毁第二座碉堡,一摸发现身上没有炸药包了。关键时刻,班长早有预料,让战友送来炸药包。
    唐立忠接过炸药包,又匍匐向第二个碉堡前进,迅速将炸药包投向碉堡。伴随一声巨响,第二座碉堡也被炸毁。还没等他将目光放在第三座碉堡上,第三座碉堡就已开火。他观察到,第三座碉堡的设计更加精密,不仅位置位于高处,而且全是石砖垒成,墙面非常光滑。
    一看这座碉堡,就是敌军精心设计的。即使如此,唐立忠依旧不想放弃,试图向第三座碉堡前进。没想到,还没等他行动,一枚手榴弹向他扑面而来。危急时刻,他反应迅速,翻滚滚向树木,利用树木躲避手榴弹的爆炸。后方战友听见丛林的声响,迅速向丛林展开进攻。等待火力渐渐停歇,他本想拿出手榴弹,向第三座碉堡扔去。可一摸身上,却发现手榴弹也用完了。突然,他看到刚刚被炸毁的碉堡里面,躺着敌军士兵的尸体,尸体的身上挂着手榴弹。于是他翻滚到碉堡前,迅速从尸体上拿起手榴弹,向另一个碉堡一连丢去八枚手榴弹。八枚手榴弹同时爆炸,扬起一股烟尘。趁着烟尘暂时挡住敌军的视线,他又迅速跑到碉堡前,再次拉燃炸药包,丢进碉堡孔。
    可这次的炸药包,因为导火索受潮,没能爆炸,他焦急不已。在这关键时刻,班长又令人及时送来炸药包。唐立忠接过炸药包,迅速拉燃放在碉堡口。没想到此次依旧没能摧毁碉堡,只炸开一道口子。原来是因为他将炸药推进碉堡时,用力不够,炸药包停留在碉堡射孔处就爆炸了,没能彻底摧毁碉堡。
    炸药又没有了,他只能再次焦急地看着碉堡。就在这关键时刻,又一名战友抱着炸药包赶来,及时将炸药包交给他。他不由分说,拿过炸药包,利落地爬上碉堡顶部,冒险将炸药包引线切到5、6厘米,拉燃引线用力投向碉堡,再迅速跳下碉堡。一声巨响,炸药包爆炸,暗堡被炸飞了,唐立忠因为来不及躲避,也被四处飞溅的泥土盖住。旁边的战友见此,连忙上前,将唐立忠从土里翻出来。幸好他还活着,没有受重伤。唐立忠渐渐平息后,平静地说道:“我完成任务了。”
    就这样,越军设置的三座碉堡被唐立忠全部炸毁。接着战士们发起冲锋,成功夺取阵地,歼灭剩余敌军。成功全部占领阵地后,战士们立即开始修筑工事,重新巩固阵地。这次战斗,唐立忠所在的3班在部队的火力掩护下,经过将近90分钟的战斗,共炸毁敌军三座碉堡,歼灭敌军士兵19人。而全班战士没有一人伤亡,为大部队的前进,清除障碍。在战术上,体现三个成功经验。
    一是集中兵力,逐个击破。当负责防守的敌军兵力远远超于我军兵力,并且敌军的火力猛烈,工事坚固时,我军只有采取逐个击破的战术,集中兵力各个击破,才能取胜。当时他们首先选择的就是威胁最大的第一座碉堡,从不同方向对碉堡发起猛烈进攻,以此封锁敌军火力,保障爆破手的安全,让爆破手能够成功炸毁敌军碉堡。
    二是以巧妙方式掩护爆破手。在战场上,爆破手要冲到碉堡面前,将炸药包丢到碉堡的射孔里,才能成功炸毁碉堡。而当他冲到碉堡之间的路程,他将完全置身于敌军的火力下,处境极其危险。这时战友的火力掩护,就显得尤为重要。当时唐立忠所在的部队,就选择用侧后攻击的方式,掩护唐立忠的安全。他们将敌军火力从东北侧,引向西北侧,吸引敌军火力,造成假装进攻的假象。与此同时,暗处隐藏的唐立忠从秘密路线,接近碉堡,进行爆破,成功炸毁敌军碉堡。
    三是必须要有勇有谋。从唐立忠两次从战友手里接过炸药包,就可以看出,部队班长指挥的优秀。在这次战斗中,班长从不同位置和距离,反复观察战场,侦察敌军碉堡的具体位置,还一边进行火力侦察。在掌握具体情况后,才做出精确的判断。他一边及时调整兵力,一边组织部队火力紧紧跟随爆破手,让爆破手成功进行爆破。种种原因之下,唐立忠所在的部队,才能成功完美完成任务,没有一人伤亡。从战士没有伤亡,唐立忠两次恰好接到炸药包两处,就可以看出班长指挥的厉害之处,完全掌握战场大局。
    也正因为有如此优秀的指挥,唐立忠才能立下一连炸毁敌军三座碉堡的战功。后来,部队再也没有人轻视这个刚入伍52天的新兵战士。后来,他跟着部队继续向谅山出发。历经一个多月的战斗,我军的战斗目标已经达成,准备撤出战场,回到中国。战争结束后,唐立忠的事迹被上报,首长得知后,非常震惊。要知道,他只是一名刚入伍52天的新兵战士,居然能立下如此战功。细细观察他炸毁敌军碉堡的过程,我们可以发现,唐立忠能够成功炸毁敌军碉堡,不仅仅是勇敢,更是灵活机警,善于抓住时机。
    退一步来说,作为一名新兵,能够不怕敌军猛烈的火力,勇敢冲上去,这就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何况他在战斗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机警和灵活,更是难能可贵。认真观察下,你也会发现他利用的正是那52天训练中学习到的本领,只是他能够灵活运用,再加上冷静沉着的头脑,最终才交出优秀的成绩。
    当时唐立忠仅仅才18岁,参军入伍不过52天,便能交出这么优秀的成绩,由此可见他的优秀。在这之前,谁都没想到,一个刚入伍的新兵能表现得如此英勇,他当之无愧。首长听说他的故事,也佩服不已,决定授予唐立忠“爆破英雄”的称号,授予一级勋章。颁奖结束后,他也成为部队炙手可热的人物,留在部队教授新兵。直到2000年,唐立忠才复员转业来到开平市工作。
    刚刚来到此地时,他见到此处的设施比较落后,便想帮助此处改善设备。依靠他一人的能力,显然不能,于是他向社会寻求帮助。在寻找下,他结识梁源。梁源是一位企业家,十分敬佩军人,正好得知唐立忠需要帮助。于是他选择出资,帮助唐立忠所在的人武部完善基础设备,两人也由此结下友谊,成为好朋友。历经多年时光流转,他也于2015年以大校身份退休。
    中国如今的和平和幸福,正是他们为了祖国拼杀得来的。就是因为他们有着不怕牺牲,勇于奉献的精神,中国才能拥有和平的环境。对于唐立忠的事迹,我们要牢牢记得,更要牢记他曾为祖国做出的贡献。
    比起现在时代的明星群体,希望我们的中国人民能够了解更多英雄事迹。因为没有他们,也就不会有我们现如今和平的生活。哪怕你如今的生活再艰难,但是你依旧是处于和平的世界中,享受相对美好的生活。
    如今的唐立忠也成为人民的榜样。这样的榜样,才是最值得我们敬佩和学习。不管他人怎么变化,你可以一直坚信中国战士的力量,坚信中国战士为国献身的勇气。像唐立忠这样的人,还有很多很多。他作为一名从农村出来的孩子,能够荣获一等功,依靠的可不只是运气,更是勤奋,机智。他的功勋是用生命拼来的,是从真枪实弹的炮火中“炸”出来的。这一声声爆炸声,才铸就他如今的成就和荣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8-12 13:11:16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作点赞!遥祝秋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8-12 13:11:49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老师佳作点赞!遥祝秋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8-12 16:47:50 | 显示全部楼层
英雄不问出处,何处都能发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8-12 18:00:38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老师佳帖!为您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8-12 19:34:26 | 显示全部楼层
政协邱渭波 发表于 2022-8-12 16:47
英雄不问出处,何处都能发光。

谢谢关注点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8-12 19:35:02 | 显示全部楼层
史开均 发表于 2022-8-12 18:00
欣赏老师佳帖!为您点赞!

谢谢关注点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24 00:58 , Processed in 0.033768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