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义”兼备好丈夫 石门县楚江镇观山社区曹家垱土生土长的杨多双今年47岁。21年前经人介绍,与罗坪乡的龙菊仙结婚。龙菊仙聪慧勤劳,进门不久就使杨多双原来的穷家摆脱了贫困,一年后生了女儿,又在街上租了门面经营日杂百货。他们吃得苦,人缘好,生意非常红火。看着家境一天天变好,夫妻俩心里充满了甜蜜。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就在她们事业如日中天时,一场灾难突然降临。2007年8月7日晚上7点多,龙菊仙在街上被一辆高速行驶的越野车撞倒在地,当场昏迷。 惊悉妻子被撞,杨多双急忙赶去将妻子送往医院抢救,并在湘雅请来了专家。专家来后,要求迅速送往湘雅。专家对龙菊仙的诊断为:大脑神经严重受损,四肢和语言功能极有可能永久丧失。得知这个结果,杨多双顿时感觉天昏地转。他哭求医生,一定要尽最大的努力抢救,哪怕倾家荡产。 在湘雅医院,杨多双日夜守在床前给妻子接屎接尿,擦洗翻身,并呼唤着妻子的名字,他只有一个愿望,那就是盼望妻子早日苏醒来。第73天,龙菊仙眼睛终于睁开了。看到妻子苏醒的那一刻,杨多双紧紧抓住妻子的手哭了。 从长沙回石门后,他把妻子送进医院康复治疗。尽管医院和他都尽了最大努力,专家的预测还是被印证。龙菊仙虽有思维,但想说说不出,想动动不了。杨多双明白,伺候生活完全无法自理的妻子成了他一辈子的事。 当今社会,这是考验人品和意志的时刻。杨多双当时还刚40岁。有人预言,他们的夫妻情分可能走到了尽头。然而,善良的杨多双对妻子的爱和义,没有因妻子的致残而动摇,他发誓要精心伺候妻子一辈子。 杨多双每一天这样度过:早上6点起床,第一件事就是给妻子接尿和给妻子洗嗽,然后自己洗嗽,再做早饭给妻子喂,妻子吃饱了,自己再去吃早饭。吃完早饭,马上煮猪。猪吃饱了,再去菜园干活。中午到了,马上做中饭,把妻子喂饱后再喂自己。然后就哄着妻子上床睡午觉。这便是杨多双少有的自由支配时间。这时,要么在椅子上躺上一会,要么到邻居家打一会儿麻将。下午3点准时把妻子从床上扶起,穿衣穿鞋,背上轮椅。只要没下雨,就把妻子推出门转转。他说,菊仙爱热闹,憋在家里会感到淤人。到做晚餐时,再把妻子推回家里,让她坐在轮椅上看电视,自己做好了饭,再给妻子喂饭。天黑之前,给妻子洗澡,再把她背到床上,陪她聊上一会天,然后哄她睡觉。妻子睡了,他便去洗衣,打扫卫生,或者准备第二天的事情。 杨多双按照这样的生活轨迹,一干就是7年。7年中,他对妻子没怠慢过一次。近3000个日日夜夜,他没离开过妻子一天,没有因为自己的疏忽,让妻子把屎尿弄在身上过一次。这些年,光接便洗盆,累计起来就跑了五、六十公里路。杨多双夏天更累。怕妻子汗水沾在身上不适,每天至少给她洗两次澡。把“百把斤”从床上抱到浴室,脱衣、洗澡、穿衣,再抱回床上,每给妻子洗一次澡,就要出一身大汗。妻子生病时更麻烦。有一次,妻子拉肚子,杨多双一天就给妻子接过8次大便,换、洗过5次裤子。而他从不叫累,他把笑容送给妻子,把苦楚藏在心底,始终无怨无悔。 这些年,杨多双无法外出捞钱,每月就靠社区给他想办法申请的低保金过日子。那次车祸属肇事方负完全责任,但肇事方连医疗费都没给足;还有,他们开店子时有几万块钱账没追回,但他非常宽容。他说,他们不给就算了! 杨多双不太善言辞。我采访他时,他几乎谈不出一句高境界的话,回答的就是“哪门搞喂?走到一起是缘分”一类本份话。我问他:“突然出现这样的意外,动摇过吗?”他说:“菊仙是我的妻子,我不可能抛弃她。我曾想过自杀。但一看到残废的她心就软了。我走了,菊仙哪门生活?” 龙菊仙的哥哥、县博物馆馆长、夹山管理局常务副主任龙西斌这样评价杨多双:“我妹妹又不幸,又有幸。不幸的是遭遇车祸成了终身残废;幸运的是遇上了一个好丈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