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之下,我在爬山!(上)
徐隆广
我是一名普通农民的儿子,生在旧社会,长在红旗下。参加工作后,在西洞庭湖畔摸爬滚打几十年,尝过了酸甜苦辣咸,五味杂陈在心间。唯有手中这枝笔放不下来,总想记下洞庭湖西滨的那些人和事,让后人知道我们来时走过的路,未来向何处去?而今我已年逾耄耋,却也乐在其中!
2001年,我推迟两年退休。此前,参加了汉寿县老科协,并担任副会长兼秘书长,主编《夕阳红》杂志,还要到县平建办按时上班,在县政协参政议事。
退休时,我百感交际,往事难忘。年少时,我曾和几个叔伯姐姐到有钱有势的远房姑妈家拜年。因沿途把一袋“礼包”甩烂了一些,进门后被姑妈发现。她怒气冲天,横眉鼓眼地把我骂得狗血淋头,说我“长大了讨米都会打破碗——冒得用!”并接连几次都不准我上桌吃饭。我只好忍气吞声哭回了家。奶奶和爹妈听了我的哭诉,也怒不可遏,说要我“争口气,长大了做个有用的人!”此事,后来我称之为“春节羞辱”,刻骨铭心,并萌发了我的“初心”!
1949年8月4日,汉寿县和平解放。当年9月,“春节羞辱”的事驱使我发恨读书,从汉寿(小学少读3年)读到常德,直到长沙岳麓山下,1962年拿到了湖南师大(原师院)中文系本科文凭。当年参加工作,先从教,后从政,在汉寿工作40年。其间,在搞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我又利用业余时间撰写新闻报道丶经验总结丶调查报告和研讨论文,曾在《人民日报》《经济日报》《科技日报》《农民日报》《中国特产报》10多家主流媒体及省、市报刋,发表各类文稿500多篇,1200多万字。其中,有4篇论文获国家及省部级优秀论文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43次,有2篇论文分别在美国和香港荣获“世界优秀学术论文”特等奖。曾被省委、省政府授予“湖南省党政机关先进秘书工作者”称号(全县至今仅两人),被评为省、市、县“优秀党员”“先进工作者”等40多次,并被授予“常德市优秀实用人才”称号,给予“汉寿县经济发展突出贡献奖”表彰与奖励。这些业绩、成果和奖励,均已入编我已结集出版的《绿野拾零》(约41.5万字)和《我的日志》(约17.7万字)两本书,给自己留下了美好回忆,也给后人保存了一笔财富,表明我没有忘记“春节羞辱”,一直在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2001年退休后,一个偶然机会,我受聘于常德市发改委等单位,在完成《湖南省洞庭湖“4350工程”常德区规划》后,开始从事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工程咨询,同时组织企业文化策划,创办或主编几家重点企业报刋。那个时期,夜以继日,天天与汉字和数据打交道。人们称呼我为“文字工匠”,把汉字一摞一摞地堆砌起来,做一个项目就是五丶六万字,多至十多万字,为常德社会经济发展和强大增添一砖一瓦!我却戏称自己是“泥瓦匠”,所做项目500多个,堆砌汉字3000多万!其中有6个项目获“湖南省优秀工程咨询成果”二、三等奖,创办或主编5家企业文化刋物,所撰文稿超百万字,传遍三湘四水。我把这些事,比做夕阳之下,我在“爬山”,或者“赶考”!
而真正使我感到特别欣慰而又令人十分关注是:我这十年,夕阳之下,还在努力攀登,还在潜心答卷!
2012年,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揭开了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序幕!因机构改革调整,我从常德市发改委建设项目咨询中心改制分离出来,同时担任“常德锐诚”“湖南盛龙”“常德余翔”等咨询公司项目技术顾问,并成为项目主要编制人。从此,我踏上了“爬山”“赶考”的新征程。至今十年,大体上可分为前后各五年。前五年,我在常德延续咨询工作,后五年,我在汉寿开始自由写作。
前五年,我在“常德锐诚”等三个公司从事项目工程咨询,并先后在“中德房地产”“汇美房地产”和“金大地农资”等公司从事企业文化策划。在这段时间里,我通过现场考察、调查研究,殚尽竭虑,编制重点项目200多个。这使我既见证了常德市的“凤凰涅槃”,又留下了我“爬山”“赶考”的脚印!
忘不了,编制投资过百亿元的华电常德电厂项目环境评估报告,我看到了常德市能源建设的扩规增容,缓解了电力供需矛盾!
忘不了,编制投资数十亿元的穿紫河及其白马湖丶乌龙港水系的综合治理项目可研报告,我看到了常德市城区自然生态环境由“北京龙须沟”蜕变为“常德水明珠”的深刻变化!
忘不了,编制湘西北汽贸城、湘西北电镀中心建设项目论证报告,我看到了常德市作为湖南省副中心城市在湘西北的地缘政治、经济地位与引领作用!
忘不了,编制柳叶湖旅游度假景区和太阳山丶白马湖、丁玲“三大公园”及“三馆三中心”建设项目规划论证,还有桃花源、花岩溪、柳叶湖三大景区打捆包装报国务院的“常德大桃花源”旅游景区建设项目申报报告,我看到了常德文旅融合打造湘西北黄金旅游线上旅游度假景区的美好蓝图!
忘不了,编制湖南“中联重科”和“三一重工”所属工业园区机械装备结构配件制造项目可研报告,我看到了常德机械装备制造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巨大优势和重大贡献!
忘不了,编制常德“德景园”“三一翡翠湾”“桃花源社区”等大型楼盘建设及城北、桥南和德山棚户区改造项目,我看到了常德市老城区旧貌换新颜,高楼大厦拔地崛起,民生“住有所居”大改善!
在此前后,还先后完成了安乡县、津市市、临澧县(安福)开发区规划编制与论证,以及石门、澧县、桃源、汉寿及“两湖”管理区重点项目论证,使我看到了各区、县、市改革开放、砥砺竞发的生动局面和崭新格局!
我为常德市经济建设社会进步摇旗呐喊,付出了心血而感到欣慰和自豪!至今,不知多少趟次,我从汉寿返回常德,或从常德返回汉寿,白天遥望德山电厂庞大烟囟喷出的白色浓烟,晚上慢步徜徉在穿紫河畔观看灯火辉煌的夜景,或上登太阳山丶下览柳叶湖观尝迤逦动人的美丽风光,常常眼里饱含泪水,因为我爱常德太深沉!
后五年,从2016年党的十九大召开那年开始,我在老家和县城养病,还在与病魔抗争!夕阳之下,在“爬山”的路上,也闪现出我在攀登的身影!
那时,我身体内脏还残留有病后“心包积液”“双肺积水”的后遗症,生活难以自理。但还是花了一年多时间,断断续续完成了汉寿县第一部村志《沙包村志》一书的校审和修编,约40多万字,并“三顾茅庐”,敬请湖南文理学院著名历史学家韩隆福撰写《湖乡沙包照洞庭——沙包村志序》。主编是时年83岁的老书记樊哲成,我称之为乡村“老秀才”‘,是我原来同村老乡。志书记录了酉港镇沙包村的百年沧桑巨变,我军中将陶方桂就出生在这里。我从百度搜索到了习总书记在浙江任省委书记时查询《白沙村志》的故事,使我很受教育。在得知打印书稿缺少资金的情况下,我为樊老解囊相助,拿出几千元完成了书稿打印,正待联系出版发行。
2017年秋,我开始返回汉寿居住。在身体康复较好的情况下,我把在常德从事企业文化策划和业余写作所撰文稿,通过收集整理,分类辑录,结集成《夕阳之恋》一书。全书按《朗州视野》《沅澧观察》等8个篇章编排,约21.3万字,以多种文学表现形式,集中反映了常德市及汉寿县社会经济发展的深刻变化,也完全坦露出了我对新时期新生活的真情挚爱,对党和人民的赤胆忠心,更是我在常德生活时期的真实写照!(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