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文明乡风,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近年来,临澧县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用好“六大抓手”,大力推动乡风文明建设,持续优化农村精神风貌,营造农村新风尚,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精神动力。
一是抓指标申报,描绘乡风文明“全景图”。文明村镇的创建工作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是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途径,事关群众切身利益。临澧县积极深化文明村镇创建,制定时间表、络线图,确保“十四五”末完成县级以上文明村、文明乡镇占比分别达到60%、75%目标。截至2021年底,全县9个乡镇、94个村,已有县级以上文明镇6个,占比66%,县级以上文明村61个,占比65%,提前完成文明村评选占比指标。今年初,我县积极组织各村(社区)开展文明创建,预计年底县级以上文明乡镇指标将提前完成,文明村比例将继续提高,全面推进文明村镇全域创建,不断提高村镇文明程度、居民素质和生活质量。
二是抓典型选树,传好乡风文明“接力棒”。广泛开展“湖南好人”“文明家庭”“最美新乡贤”等推荐评比,倡导乡风文明,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积极向上推荐并评选各类先进模范和好人典型,评选表彰“中国好人”1人,“湖南好人”4人,“文明家庭”8户,“最美新乡贤”24人,并在公园广场、文化“三馆”等重要公共场所设置道德模范宣传专栏,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旗帜鲜明地反对各种陈规陋习和不良风气,遏制厚葬薄养、大操大办、人情攀比等行为,坚决抵制封建迷信活动,引导群众转变观念,在全县上下形成“立先进、学先进、当先进”这样可学可做、可追可及的浓厚氛围,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三是抓示范引领,谱写乡风文明“总基调”。紧扣阵地建设好、移风易俗好、文明实践好和基层治理好四个方面,将乡风文明纳入“四面红旗村(社区)”评选,出台《临澧县乡风文明红旗村(社区)评选标准及考核细则》,每年根据考核情况评选出全县乡风文明最好的十个村(社区),由县委、县政府各奖励5万元,激励基层加强乡风文明建设。当前,全县乡风文明红旗村(社区)达30个,文明乡风逐渐养成,文明新风蔚然成风。
四是抓志愿服务,点靓乡风文明“新时尚”。全县11个乡镇(街道)、160个村(社区)均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大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圆满组织“颂党恩 跟党走”政策宣讲、文艺展示等系列活动10余场,开展文明交通、文明餐饮、文明祭扫等实践活动,加大“讲文明树新风”宣传引导。此外,民间志愿服务团体——县志愿者协会,积极发动新浪扬帆乡村助学、安全守护项目,自2018年以来相继在27所乡村学校爱心捐书18547册,添置体育器材、安全校服、音乐教室等设施设备,价值约70万元,点靓乡风文明新时尚。
五是抓文化浸润,打造乡风文明“加油站”。文化建设是乡风文明的重要内容,也是乡风文明的主要载体,临澧县坚持传统与现代相结合,以文化筑牢乡风文明之魂。加强文化阵地建设,完成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农家书屋、村级文化活动中心等建设,并选好配齐管理人员;常态化开展文化活动,围绕“强国复兴有我”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广泛组织开展乡村振兴、疫情防控等主题文艺创作,打造了《传承》《乡女征婚》《菜缘》《赈酒也烦恼》等系列富含传统与现代元素的精品力作,广泛开展“三下乡”活动,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演出形式,推动“乡音”传“党音”,以文化浸润带动乡风文明。
六是抓个案化解,筑牢乡风文明“防护墙”。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乡村矛盾,是构建乡风文明的关键一环。临澧县坚持“三个一”即建设一套完整的工作机制、培养一支专业过硬的工作队伍、推广一套行之有效的化解方法,实现“未诉先办、接诉必办”,引导群众用非诉的方式化解矛盾纠纷,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理顺情绪、解决问题、融洽关系,促进文明乡风、和谐乡村建设。(中共临澧县委宣传部 陈金波 严攀)
来源:常德文明网
编辑:史小杰
一审:朱 菲
二审:涂曼妮
终审:李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