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8212|回复: 99

今天,我们还是要增强悯农意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9-13 19:16: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张超球 于 2024-8-31 10:26 编辑

      今天,我们还是要增强悯农意识


   近来,我突然心生一个想法。这就是:农民生活虽然愈来愈好些了的今天,可我们还是应增强悯农意识才行。为何?只因为最近经历的一件事,让我感悟到这一问题的重要性。

    一个月前的一天8月14日这天,我随老伴他们远山的山村看望了生病的大妻兄后,感到我们应该多多关心、体恤类似他这样的年老多病的农民才行。

    那天上午,越晴越的天际下,气温一下由29℃蹿到40℃!
    迎着燥热,我们乘坐典典的车,与她家一道,一起进到大山里,看望她的大舅了。
    记得此前晚上看电视时,老伴告诉我:典典趁暑假尚未结束,邀我们一起,明天开两台车,去看看她的大舅;后天和大后天呢,再次进山,去看看她那两次中风的姨妈。你,还是一同去吧?    
    我起先支吾:你们去吧。再说一下去这么多人,天又暴热,弄得大老兄、大姐他们难得安排呢。再说,每趟来回,300多里路程,两张车,油费、高速路收费,合起来,他们要开支不少吧!我若不去,他们还可少开一台车
    听我这一说,老伴又道:正是为了方便我们,所以典典他们才特意添置了一台大点的车,你不能不理解这孩子的苦心哪!再说,大老兄和大姐他们,病情加重了,现在不去看望看望,以后会后悔的!
    老伴把话说到这个份上,我还有什么理由不去呢。再说,老伴他们兄姊6位,历来姊妹情深!
    当8月14日上午来临时,典典他们的两台车,在楼下等着了。其中小点的车,已由她爸爸开着,先动身了。我知道,这小连襟开车先走,是去接小姨姐她们祖孙三人的。待我们坐进典典就见子疾驰往前
    车子,先是行走在青山绿水间的高速路上,后是穿行绿荫掩映的国道上。一个多小时后,我们临近了家乡县与沅陵县相接的桥边。经右拐,上山间公路几百米后,我们就到了大他们那里——兴建在小市镇山坡上的楼房前面了
    这里,除了时见山坡上、田地里被干旱干死的树木竹子、农作物外,其余环境尚可。只见坐南朝北的新居,背靠青山门前近处的小河坡边上,有水泥人行道,还有见缝插针开垦出的一长垅一长的菜地。这菜地上,由于住户勤浇水勤施农家肥之故,生长着时鲜小菜,正呈翠欲滴之状。正前方几里路远的地方,几乎全为高耸云天、山着山的座座青山。头上呢,蓝蓝的天上,时不时地漂浮着几朵白云,或者一些细云游丝。
    进到大妻兄的楼房里面,顿感清凉舒适起来。这两层楼的屋里,与外面燥热的空气,完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拜见大兄时,只见一脸微笑的他,还是没有掩饰住有些浮肿的脸庞。听老伴悄悄告诉我,眼前的大哥,身子大不如前,腿肿了好几次了。我听了,十分吃惊。联想到大妻兄,今年以来,已到市县人民医院住院多次,如今是靠相关药物维持着生命。如此,我替他揪心起来。
    要知道,这位年长我几岁的妻兄,可是个十分值得同情之人,也是位十分让人敬重的老农民。
    他的儿时,因父亲脾气暴而使得他和弟弟早早地交上了厄运。当时,被打跑的娘亲,只得只身抱着襁褓中的妹妹,改嫁去了几十里路远的外乡。从此后,兄弟俩可就失去娘亲爱。农村吃食堂时,他的父亲撒手西去,他和小几岁的弟弟便成了孤儿,相依为命10年之久。且喜俩兄弟成人后,他入赘妻家,十八岁的老弟就被娘接到了身边。从此后,成家的他就在村里,成了强壮劳力,后又担任了生产队长,再后成了常受表彰的共产党员,一干就是十多年。分田分山林到户后,他虽依然辛苦,可不再像儿时那样缺吃少穿,而是有吃有穿起来。儿女三个也都健康成长,依次成家立业了,夫妇俩因此也心满意足、有说不出的幸福感几年前,当把家从深山老林那里,搬到现在的乡镇市场旁边后,眼见可舒舒服服颐养天年时,可哪知,他的身体却因过去过度劳累,而接二连三出了问题。
    唉,上世纪四十年代后期出生的大妻兄、中青年时为新农村建设做出过一定贡献之人、如今迈入古稀之年的农民,走到今天这一步,实在是太不容易了。原本想,由苦到甜,正开始享受晚年之福的他,多想子孙绕膝含饴弄孙、过好现今这甜如蜜的好日子的,却不料,天不遂人愿,反倒让他疾病缠身起来。这,真是令人难受
    看到大兄如此,爱莫能助的我们,除了叹息、同情、担忧,就是心情沉重。
    坐在大妻兄旁边,看到他还时不时还关心着问我们热不热,或为我们摆弄电扇,或催我们上楼去吹空调,这反倒令人愈加地不安起来。
    中午,看到妻嫂,还有从外地能赶来的两个女儿一起,忙了一大圆桌的压桌摆在桌上,招呼大家围拢来喝擂茶时,又看到妻兄不如以前灵便有活力的样子,我们就有些无心享受这香喷喷的擂茶伙食了。
    傍晚,当大妻兄妻嫂,还有两个妻侄女一起,连连招呼我们围坐圆桌旁,用公筷为我们夹土鸡肉、挑选白白嫩嫩的鲜河鱼,还有醇香的老腊肉、红红的腊猪脚时,我们除了一一应承下来外,心里却是另一番难受的滋味!     
    终究,眼前这位慈眉善目、为社会主义新农村流过大汗、付出几十年心血的老农,还有类似他这样有病痛的,他们的晚年,为何就不能健健康康地、舒适地安度晚年呢?听人讲,在生产队里,大妻兄每天从早到晚,从来都是带着社员们爬坡上岭,干在田间地头。他们做田里功夫,想天下大事,在温饱不足的年代,总是在收完田里的稻子后,就挑着一担担的稻谷,翻山越岭,到公社粮食仓库去送公粮了。在生产队开支十分困难的境地,他们仍然及时地向上交足农业税和提留款。至于冬修水利之时,他们总是响应党的号召,挑着被子、挖锄,自带钱粮,背井离乡,去外地修水库修公路建铁路……这些情景,只要一经提起,就让人十分感动。这可是心地善良的农民们,翻身不忘党恩,想国家之所想啊!
    薄暮时分,好言劝慰、拜别大妻兄他们后,驱车回来的路上,我的心情沉重极了。虽然,国道两旁的树荫愈来愈觉浓郁,好看得很,可自己已无心赏景。驰入杭瑞高速后,一辆辆井然有序前行的车,放射出的耀眼光,把整个宽宽的高速路映衬得雪亮雪亮的,两边青绿的山上也倏忽地变换着不同的山形山色,煞是好看,可我呢,此时却在想着有关老农民的一些现实问题。平素看起来,这些好象是些熟视无睹的现象
919644fcdfae7b13b325431cc2b7f73.png
    我想到,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这个关键过程中,为共和国作出辛勤贡献的几代农民,他们是功不可没的老功臣。他们,当年“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时的艰难困苦,实在不容易得很!如今,新中国以来的第一代农民,经过几十年辛勤奋斗的磨损后,大多耗尽了他们的能力与生命。而第二代第三代农民呢,虽然整体来讲,身体尚可,寿命在增加,健康生活的大有人在。然而其中不少人呢,却让人嗟叹不已。比如:有的过早地作古有的风烛残年、行将就木,有的疾病缠身、痛苦难受,有的还有各自的苦楚、甚至衣食之虑,等等。
    如此看来,不少的老农民还是很值得今人关注关爱的。所以,“三农”问题,一直是个十分令人不安的重大问题;农村中有些老农的实际困难与疾病的问题,还是需要我们增强悯农意识,去切切实实地多多地解决实际问题才行啊!
4486ae19bc7523cbc7f2cf7ca8d4d97.pn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9-13 20:50:5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你付出那么多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9-13 20:51:57 | 显示全部楼层
日月同修 发表于 2022-9-13 20:50
为你付出那么多点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9-14 17:33:43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这个关键过程中,为共和国作出辛勤贡献的几代农民,他们是功不可没的老功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9-15 05:15:36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老师精华佳作,向您学习。 为您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9-15 07:29:16 | 显示全部楼层
古渡源 发表于 2022-9-15 05:15
欣赏老师精华佳作,向您学习。 为您点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9-15 09:26:43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佳作,欣赏学习。为张老师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9-15 10:28:10 | 显示全部楼层
龙阳呈祥 发表于 2022-9-15 09:26
拜读佳作,欣赏学习。为张老师点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9-16 07:19:39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老师精华佳作,向您学习。 为您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9-16 08:05:54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作。学习。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6 06:57 , Processed in 0.042698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