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夏应运 于 2022-9-15 09:48 编辑
【原文】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译文】 圣人没有以自我为主的心态,以百姓的心态作为自己的心态。百姓之中善良的人,我以善良的态度对待,不善良的人,我也以善良的态度对待,这就是引导他建立善良行为的方法。有诚信的人,我相信他,没有诚信的人,我也相信他,这是引导他建立诚信的方法。圣人在管理天下之中,收敛自己的意志,为了天下百姓,混沌自己的心,百姓都关注自己喜闻乐见的生活,圣人把百姓看作自己的孩子。 【新解】 本节文字是《道德经》第四十九章内容。本章主要阐述了一个作为修道有成者的风范,希望后来修道者以圣人作为自己的榜样。 圣人是顺应天道自然的,不以自我的主观意识作为准则,所以圣人在自然社会生活中,以百姓心为心。想为百姓之所想。《道德经》这种民本思想至今仍然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圣人以善良的心对待所有的百姓,包括其中不善良的人;以诚信的心态相信所有的百姓,包括其中不诚信的人;这就是圣人以身示范,引导百姓逐渐形成一个善良诚信的社会风气。这是建立善德和诚德的最佳方法。 以百姓想之所想,乐之所乐,视民为子的思想是圣人修道大成的最高境界,是值得每个修道者学习效仿的楷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