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上善若水 于 2022-9-18 08:35 编辑
1978年12月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根本上冲破了长期“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端正了党的指导思想,使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从以往盛行的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中解放出来,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全面恢复和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结束了1976年10月以来党的工作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把党领导的社会主义事业引向健康发展的道路。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12月22日晚,十一届三中全会会议公报发表,津市各单位党组织立即召集群众收听收看,部分单位还连夜组织干部职工游行,宣传全会公报精神。 1979年2月3日,中共津市镇委召开三级干部会议,传达学习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会议历时11天。通过学习、讨论,中共津市镇委要求全镇党员干部冲破“两个凡是”等“左”倾错误思想束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把全镇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镇委遵照省、地委文件精神,成立落实政策领导小组,抽调专干386人,按照“事实求是,有错必改”的原则,对建国以来历次政治运动中受到处理的人员进行复查,对冤、假、错案进行平反。同时对地主富农子女重新定成份,改出身,对守法的地、富、反、坏分子一律摘帽,对地主富农家庭出身的子女,一律定为社员,不得歧视,对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查抄的财物进行退赔。平反冤、假、错案,顺民意,得民心,调动了全镇各界群众的积极性,激发了广大群众投身经济建设的巨大热情。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共津市镇委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地开展平反冤假错案的工作,把镇委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一来,大胆探索经济体制改革,并不断拓展到政治、社会的各个方面,走上了改革开放的新征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