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洞国,字桂庭,1903年出生于湖南省石门县商溪乡(今磨市镇)南岳寺村,1924年考入黄埔军校一期,先后参加东征、北伐和抗日战争,历任国民革命军营、团、旅、师长、军长、兵团司令等职。1933年率部投身长城古北口抗战,与日军血战两月余,是最早参加抗日的中国军队将领之一。“七七事变”后,他相继率部参加平汉线北段保定保卫战、漳河战役,以及徐州会战、豫西会战、武汉会战、广西昆仑关战役、鄂西会战、第二次长沙会战等战役,屡创敌顽,战功卓著;1943年春调任中国驻印军新一军军长、继任副总指挥,率部会同盟军收复缅北,打通滇缅国际交通线,扬威海外。1945年回国,历任第三方面军副总司令,东北保安司令长官部副总司令、代总司令,东北行辕副主任、吉林省政府主席、第一兵团司令等职,1948年于辽沈战役的重要时刻脱离国民党阵营。建国后历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参事,国防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第三、四届委员,第五、六届常委,第五、六、七届民革中央副主席,黄埔军校同学会副会长,长期致力于祖国建设与统一事业。将军一生情系桑梓,兴教助学,鞠躬尽瘁,于1991年1月27日病逝于北京,走完其八十八载不平凡的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