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820|回复: 20

千年工程 恵泽后世——游四川都江堰小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10-11 16:41:2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千年工程      惠泽后世
                     ——游四川都江堰小记
                            杨支埃 文/图

       都江堰是举世闻名的无坝引水水利工程,最近,我去该景区目睹了她的风彩。

IMG_20221011_125404.jpg
      
      坐公汽乘动车,然后又搭公汽来到了四川成都市都江堰市城西的都江堰景区。跟着导游跨进大门,映入眼帘的是一个造型奇特平面喷泉,它周围是用一个个竹篓装的鹅卵石圈成的围坝,围坝上另外摆着着三副“杩槎”,所谓“杩槎”就是用三根大木桩,用竹索绑成中间加平台的三脚架。当竹笼里装的卵石放进三脚架中平台后,在激流中“竹笼杩槎”起到压稳作用,这是古人创造的一种简单、有效的临时性截流装置。据说釆用竹笼装石造堤堰的施工方法最初是李冰(战国时代蜀郡太守、水利工程专家)发明的。喷泉水幕中摆放着4根“卧铁”,是埋在内江“风栖窝”处的淘滩标志物,起到类似于标尺的作用,可以作为每年清淘维修河床的标记,现看到的是复制品,真品还埋在内江的河床下面。

mmexport1665463655106.jpg

      听着导游的解说来到了堰功道上,两侧是林木茂盛、造型别致园艺盆景,道两边龙吟沟外侧的龙头再吐水,自然形成一行水帘,使周围的环境充满勃勃生机。路边左右还置放了十二尊古朴凝重的青铜雕像,分别代表了从秦汉时期到唐、宋、元、明、清各个历史时期治水建堰、加固维修都江堰有功之臣的青铜雕像,他们大部分是那时蜀地的最高行政长官,又是兴修水利的专家。

IMG_20221011_125422.jpg

IMG_20221011_125324.jpg

      边走边听导游的侃侃而谈,便来到了伏龙观,殿正中有雕塑李冰石像,伏龙观的右边是楼台长廊,沿长廊走到平台,看到宝瓶囗,导游告知: 修这个宝瓶囗最为艰辛、最为传神,因要凿穿一座名为玉垒山的大山,当时没有火药、铁钎,李冰想到“热胀冷缩”的办法,率领民众用火将石头烤裂,再浇上冰冷的江水,用这种方法持续了八年之久,才成功将玉垒山炸出一个宽二十公尺;高四十公尺,长八十公尺的山囗,由于凿开的是到梯形引水囗,为内江的咽喉,因形如瓶囗,故称“宝瓶囗”,她除了引水功能外,还具有节制水流,防洪和排沙的作用。真叫我惊叹古人的智慧和不屈不挠顽强毅力。

IMG_20221011_125252.jpg

IMG_20221011_125029.jpg

IMG_20221011_125344.jpg

mmexport1665463588123.jpg

       我边想边跟着导游来到了“飞沙堰”,她位于金刚堤尾部,离堆前端,是都江堰的灵魂所在。当内江的水量超过宝瓶囗流量上限时,多余的水便从飞沙堰自行溢出,在飞沙堰的引导下,这些水最终会流回以前的外江水道。还有一个作用是“飞沙堰”巧妙利用离心力作用将上游带来的泥沙和卵石排入外江,确保内江畅通和成都平原不受涝灾,确有鬼斧神工之妙。

IMG_20221011_125054.jpg

      导游带我们看完了都江堰的重中之重“飞沙堰”,又乘坐电瓶车到“鱼嘴”观景台,眺望远处是层岭叠嶂、云雾僚绕,岷江波浪翻滚、一路欢歌的奔湧而下。“鱼嘴”在金刚堤的头部,因形如鱼嘴而得名,导游指着台下的鱼嘴说: 它又位于江心,把岷江分成内外二江,外江称“金马河”,是岷江正流,主要用于排洪,内江是人工引水总干渠,用于引流灌溉,所以称“灌江”。各自的作用是:四六分洪,二八排沙。

IMG_20221011_125233.jpg
      
        参观完都江堰的宝瓶囗、飞沙堰、鱼嘴三个景观,又听了导游的解说,叫我心中无比的骄傲和自豪,不仅敬佩古人的聪明才智和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的精神;还赞颂为国解患、为民造福的官员,他们共同建造了《都江堰》无坝引水水利的宏大工程,不仅穿越两千多年的时光,还经历2008年汶川大地震,依然屹立眼前,依然造福人类,成为中华文化划时代的杰作和当今世界水利工程的璀璨明珠,也被列入世界灌溉工程的遗产名录。

mmexport1665476909700.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10-11 16:47:27 | 显示全部楼层
佳帖欣赏,为你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10-11 17:17:46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优秀作品,为你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10-11 17:50:51 | 显示全部楼层
各自的作用是:四六分洪,二八排沙。——都姜堰水利工程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10-11 17:52:37 | 显示全部楼层
R3Q(ELD9GNM{PYOVTZ2{O@E.png

6%IC{LNM0%XCF%HES`)%P[Y.pn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10-11 18:31:50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老师佳帖!为您点赞!
163130imm1v261lbv210b1.jpg
163046e6va678h8la333v3.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10-11 20:04:1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谢林会长首赞和各位老师的评语及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10-11 20:43:4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杨秘书长老师的佳作,为你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10-11 20:45:3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作,为您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10-11 20:50:2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点赞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24 02:48 , Processed in 0.037798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