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182|回复: 1

【刘禹锡上书武元衡】资料之三·上武元衡、李绛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10-16 20:47: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永志 于 2022-10-16 21:43 编辑

【刘禹锡上书武元衡】资料之三
上武元衡、李绛书
李绛.png

宰相李绛(764——830)


       按 资料二编发了刘禹锡接受李吉甫的建议,借助阅读李吉甫和武元衡两位宰相唱和的诗,也写诗一首《奉和淮南李相公早秋即事寄成都武相公》。次年,又乘武元衡调回京城再任宰相时亲自写信给武元衡。同时任宰相的还有李绛,他们的关系更好,并且他还曾建言废除“党锢”,启用被贬人员。三个宰相和刘禹锡都有交接,但是,人算不如天算,刘禹锡并未最终解决被贬谪的命运。
上门下武相公启1
刘禹锡

    某启:去年本州吏人自蜀还,伏奉示问,兼赐衣服缯彩等。云水路遥,缄滕贶厚(2)。恭承惠下之旨,重以念旧之怀。熙如阳和,列在缃简(3)。苦心多感,危涕自零(4)。惊神驿思,若侍函杖(5)。伏以圣上注意理本,锐求国桢,念外台报政之功,追宣室前席之事。重下丹诏,再升黄枢(6)。群情合符,和气来应;八柄所在,三人同心(7)。协台座之精,膺俊杰之数(8)。谈笑于规随之际(9),从容于陶冶之间。物皆由仪(10),人识所措。

(1)元和八年(813)在朗州作。《新唐书·宰相表中》:元和八年三月甲子,武元衡为门下侍郎、平章事;己巳,至自西川。
(2)缄縢(jiān ténɡ):指绳索或缄封之书信。出处 《庄子·胠箧》:“将为胠箧探囊发匮之盗而为守备,则必摄缄縢,固扃鐍。” 郭象 注:“缄、縢,皆绳也。”贶厚( kuàng hòu):丰厚的赠礼。
(3)熙如阳和,列在緗简:熙如阳和:和煦的阳光。緗简:书信。
(4)危涕:坠涕。化用江淹《恨赋》有:“孤臣危涕,孽子坠心”。
(5)驿思:驰思。函杖,当作“函丈”,函犹容也,相距一丈,代指尊者。
(6)报政:陈报政绩;指任地方官,出自《史记·鲁周公世家》。宣室:汉未央宫中殿名。黄枢:即黄门,指门下省。武元衡元和二年曾为门下省侍郎同平章事,这里说的是第二次又为“同平章事”。
(7)八柄:八种权柄。三人:谓当时宰相李吉甫、李绛和武元衡。
(8)台座:指三台星。古代以三台星象徵三公之位。杰才:指汉初三杰张良、韩信、萧何。
(9)规随:规划与执行。杨雄《解嘲》:“夫萧规曹随,留侯画策。”《史记·曹相国世家》:“參为汉相国,出入三年,卒……百姓歌之曰:‘萧何为法,顜(jiǎng)若画一;曹参代之,守而勿失。载以清净,民以宁一。’”
(10)由仪:《诗·小雅》逸篇名。《诗·小雅·由仪序》:“《由仪》,万物之生,各得其宜也,有其义而亡其辞。”后因以谓万物之生各得其宜。 晋 束晳 《补亡诗》之六:“肃肃君子,由仪率性。”

    某久罹宪网,兀若枯株。当万类咸悦之辰,抱穷终恸之苦(1)。清朝无绛、灌之列,至理绝椒、兰之嫌。此时不遇,可以言命(2)。嗟乎!一身主祀,万里望榆之乡;高堂有亲,九年居蛮貊之地(3)。从坐之典,固有等差;同类之中,又寻牵复(4)。顷在台日,获奉准绳,指吏途于桉谳,遵文律于章奏(5)。藻鉴之下(6),难逃陋容;炎凉载移,足见真态。自违间左右,沈沦遐荒,岁月滋深,艰贞弥厉(7)。缅思受谴之始,他人不知。属山园事繁(8),孱懦力竭。本使有内嬖之吏,供司有恃宠之臣。言涉猜嫌,动碍关束(9)。城社之势(10),函矢纷然。弥缝其间,崎岖备尽。始虑罪因事阙,宁虞谤逐迹生!智乏周身,又谁咎也?

(1)宪网:法网。兀:静止貌。说:通悦。穷途:路已走到尽头,比喻处境艰危。
(2)绛、灌:西汉绛侯周勃、馆婴,此指谗佞之人。贾谊贬长沙他们有责任。椒、兰:楚国的子椒、子兰,见《离骚》。
(3)主祀:主祭祀。即《上杜司徒书》说的“同生无手足之助。”枌榆之乡:故乡。
(4)同类:永贞中同被贬者。程异元和四年牵复授官。
(5)台:御史台。谳:议狱断罪。
(6)藻鉴:品藻和鉴别,引申为担任品评鉴别人才的职务。
(7)艰贞: 谓遭逢艰危而能守正不移。引《易·明夷》:“明夷,利艰贞。”孔颖达 疏:“时虽至闇,不可随世倾邪,故宜艰难坚固,守其贞正之德。”
(8)山园:指德宗崇陵,刘禹锡曾为崇陵使判官。
(9)本使:当指杜佑。韩愈《顺宗实录》:“(正月二十六日)以检校司空、平章事杜佑摄冢宰、兼山陵使,中丞武元衡为副使,宗正卿李纾为按行山陵地使,郑云逵为卤簿使。”内嬖(bì):指受君主或达官贵人宠爱的人。供司:供应物资的官府。关束:制约。
(10)城社:城狐社鼠,喻倚势为恶之人。

    伏以赵国公顷承一顾之重,高邑公夙荷见知之深。虽提挈不忘,而显白无自(1)。盖以永贞之际,皆在外方。虽得传闻,莫详本末。特哀党锢(2),亟形话言。自前岁振淹(3),命行中止。或闻舆论,亦湣重伤。伏遇相公秉钧,辄已自贺。傥重言一发,清议攸同。使圣朝无锢人,大冶无废物。自新之路既广,好生之德远形。群蛰应南山之雷,穷鳞得西江之水(4)。指顾之内,生成可期。伏惟发肤寸之阴,成弥天之泽;回一瞬之念,致再造之恩(5)。诚无补于多士之时,庶有助于阴施之德。无任恳悃之至。谨启。

(1)赵国公:李吉甫。《旧唐书》本传:“(元和五年)正月,授吉甫金紫光禄大夫、中书侍郎、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监修国史、上柱国、赵国公。”高邑公,李绛,时与吉甫、元衡同为宰相。元和六年为宰相,八年封高邑县男。李绛与刘禹锡“为布衣游,及仕畿服,幸公同邑”,故“夙荷见知”。
(2)党锢:被禁锢的党人。
(3)前岁:指元和七年(812).振淹:振拔淹滞。元和七年朝廷有重新启用八司马之议。
(4)群蛰(zhé):《礼记·月令·仲春之月》:“雷乃发声。始电。蛰虫咸动,启户始出。”《诗·召南·殷其雷》:“殷其雷,在南山之阳。”穷鳞:涸辙之鱼。
(5)肤寸之阴:小块阴云。弥天之泽:指大雨。多士:人才众多。


上中书李相公启1)
刘禹锡

    某启:去年国子主簿杨归厚致书相庆(2)。伏承相公言及废锢,湣色甚深。哀仲翔之久谪,恕元直之方寸(3)。思振淹之道,广锡类之人(4)。远聆一言,如受华衮(5)。伏自不窥墙仞(6),九年于兹。高卑邈殊,礼数悬绝。虽身居废地,而心恃至公。

(1)与元和八年在朗州作。与《上门下武相公启》作于同时。李相公:李绛。《新唐书·宰相表中》:“元和六年十一月己丑,户部侍郎李绛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九年二月癸卯,绛罢礼部尚书。”
(2)杨归厚(约776-831) :字贞一,华阴弘农人,行八。善医术、著有《杨氏产乳集验方》三卷。有诗文,多与刘禹锡、白居易等酬唱。
(3)仲翔:虞翻字。虞翻(164年~233年),字仲翔,会稽余姚人。三国吴国学者。虞翻勤奋好学,早年担任会稽太守王朗的功曹,后投奔孙策,成为东吴重要谋臣。后来得罪孙权,被流放交州,最终死于岭南。元直:徐庶字,方寸:心。《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颍川徐庶与亮友善。……(刘)琮闻曹公来征,遣使请降。先生在樊闻之,率其众南行,亮与庶并从,为曹公所追破,获庶母。庶辞先主而指其心曰:‘本欲与将军共图王霸业者,以此方寸之地也。今已失老母,方寸乱矣,无益于事,请从此别。’遂诣曹公。时禹锡老母已八十余,故云。”
(4)振淹:起用久被废黜的贤者。锡类之人:指孝子。《诗·大雅·既醉》:“孝子不匮,永锡尔类。”传:“匮,竭类,善也。”
(5)华衮:古代王公贵族的多采的礼服。常用以表示极高的荣宠。晋·范宁《<春秋谷梁传>序》:“一字之褒,宠逾华衮之赠。”

    伏自不窥墙仞(1),九年于兹。高卑邈殊,礼数悬绝。虽身居废地,而心恃至公。伏以相公久以纡谟,参于宥密(2)。材既为时而出,道以得君而专。令发于流水之源,化行犹偃草之易(3)。习强伉者自纳于轨物,困杼轴者咸跻于仁寿(4)。六辔在手(5),平衡居心。运思于陶冶之间,宣猷于鱼水之际(6)。然能轸念废物(7),远哀穷途。嗟哉小生,有足悲者。内无手足之助,外乏强近之亲(8)。为学苦心,本求荣养(9)。得罪由已,翻乃贻忧。扪躬自劾,愧入肌骨。祸起飞语,刑极沦胥(10)。心因病怯,气以愁耗。

(1)墙仞:喻贤者之门。《论语·子张》:“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意谓 孔子 之才德不可企及,后因以“墙仞”喻贤者之门。
(2)纡谟(xū mó)远大宏伟的谋划。宥密:指国家大政。宥密,深密;机密。《诗·周颂·昊天有成命》:“夙夜基命宥密。”
(3)流水:《史记·管晏列传》:“下令如流水之源,令顺民心。”偃草:草随风倒伏,喻百姓被其感化。
(4)强伉:骄横。轨物:法度与规范。杼轴:即“杼柚”,织布机上用来持理纬线,使经线能穿入的器具,称为“杼”。承受经线的器具,称为“轴”。后亦指纺织机。
(5)六辔:《诗·秦风·小戎》:“四牡孔阜,六辔在手。”疏:“谓(六辔)在手而已,不假控制,故为马之良也。”此以高明驾驭之术比喻治理国家。
(6)宣猷:明达而顺乎事理。鱼水之际:谓君臣相得。
(7)轸念:悲痛思念。
(8)强近:勉强可算亲近。李密《陈情表》:“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童。”
(9)荣养:赡养父母。《晋书·赵至传》:“初至自耻士伍,欲以宦学立名,期于荣养。”
(10)沦胥:相互牵连。《诗·小雅·雨无正》:“若此无罪,沦胥以铺。”传:“沦,率也。”笺:“胥,相;铺,遍也。言王使此无罪者见牵率相引而遍得罪也。”


    近者否运将泰(1),仁人持衡。伏惟推曾、闵之怀,怜乌鸟之志;处夔、龙之位,伤屈、贾之心(2)。沛然垂光,昭振幽蛰。言出口吻,泽濡寰区。昔者行苇勿伤,枯骼犹掩。哀老以出弊,湣穷而开怀(3)。无情异类,尚或婴虑。顾惟江干逐客,曾是相府故人。言念材能,诚无所取。譬诸飞走,庸或知恩(4)。呜呼!以不驻之光阴,抱无涯之忧悔;当可封之至理,为永废之穷人。闻弦尚惊,危心不定。垂耳斯久,长鸣孔悲(5)。肠回泪尽,言不宣意。谨启。

(1)否运将泰:否、泰是《周易》卦名,犹否极泰来,或否终则泰,表示物极必反,恶运到了极点,好运即将降临。
(2)曾、闵:孔子的弟子曾參与闵损。《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曾參,“孔子以为能通孝道,故授之业,作《孝经》。”又,孔子曰“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父母昆弟之言。”乌鸟:乌鸦,古代认为是一种孝鸟。夔、龙:夔龙相传是舜时期两位大臣的名字,夔为乐官,龙为谏官,因此后世用夔龙来比喻辅弼良臣。
(3)路旁的芦苇。《诗.大雅.行苇》:"敦彼行苇,牛羊勿践履。"枯骼:枯骨。《礼记·月令·孟春之月》:“掩骼埋胔。”注:“骨枯曰骼,肉腐曰胔。”出弊:孔子出敝帷以埋畜狗。穷:谓穷鸟,赵壹有《穷鸟赋》。开怀:开怀纳之。
(4)江干逐客:禹锡自谓。
(5)闻弦:《战国策·楚策四》:惊禽“鸣悲者,久失群也。故疮未息而惊心未至也,闻弦音,引而高飞,故疮陨也。”长鸣:《文选》刘琨《答卢谌诗并书》:“昔騄骥倚輈于吴坂长鸣于良乐,知与不知也。”李善注引《战国策》“楚客谓春申君曰:‘昔骐骥驾盐车,上吴坂,迁延负辕而不能进。遭伯乐,仰而鸣之,知伯乐知己也。今仆屈厄日久,君独无意使仆为君长鸣乎?’”

  李绛(764年-830年),字深之,赵郡赞皇人。唐德宗贞元八年(792年),登进士第,又登博学宏词科。历监察御史,授翰林学士。元和六年(811年),升任中书侍郎、同平章事,成为宰相。后与权贵有隙,托称足疾,请求去职,被罢为礼部尚书,转兵部尚书。唐穆宗、敬宗时,两任东都留守,又拜尚书右仆射。唐文宗时,被召为太常卿,出任山南西道节度使,累封赵郡公。唐文宗大和四年(830年),山南兵变,李绛为乱军所害,年六十七。册赠司徒,谥号“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10-16 21:01:2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为老師佳作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23 00:34 , Processed in 0.036024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