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607|回复: 12

百年前的津市轿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10-24 17:45:5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津市杨翠秀 于 2022-10-24 17:47 编辑

                 百年前的津市轿行

原创 王泸

        轿子是封建社会里的一种交通工具,这种交通工具的社会背景是不平等的专制制度,轿子这种交通工具渗透了封建统治者、达官显贵对贫民的压迫。轿子起源于哪朝?《词源》释义曰:“艺祖初自陈桥推戴入城,周恭帝即白衣裥乘轿子出居天清寺。”955年,柴荣建立后周称世宗,周恭帝柴宗训时就已经产生了。自后周以前,帝王大臣出巡坐的都是一种特制的双轮车,如《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载:“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蔺相如让道时,便乘坐这种马车。自后周以来,轿子首先由帝王和大臣享用。皇帝出巡坐的十六抬大轿,前面是黄龙旗开道,后面有武士举金黄透亮的独龙錾金棒,武将举乌黑发兰的青钢瓜锤,前呼后拥,浩浩荡荡。王公大臣用八抬大轿,前有皇上御赐旗仗,后有佩刀武将,家人举蓝底黄边青龙蜈蚣旗,也是前呼后拥,不可一世。连七品芝麻官也是四人大轿,前有锣鼓手鸣锣开道,校尉举“肃静”、“回避”牌,差役持衙棍断后,也是十分排场。民间也兴坐轿。一般富户缙绅坐轿,贫苦百姓充当轿夫抬轿。

        轿子还能显出个人身份、地位、富裕程度等。皇上乘龙轿,轿架都是用虎骨玉石琢成的,晶莹闪亮,珠光宝气,轿帘则是丝绢绣龙制成。王公大臣的大轿是乌篷金杆,黑漆锃亮,轿帘用黄黑斑纹的虎皮制成。县令的轿子则是水竹镂花轿帘。而民间的轿子种类就更多了,除了日常所坐的各种轿子外,还有新娘乘的花轿。花轿十分讲究,轿身全是大红绣花绸缎铺盖,黄蓬银杆,绣凤轿帘等,鲜艳夺目,富丽堂皇。当然,各个朝代的轿子均不同。

mmexport1666604524133.jpg
(百年前的津市轿行)

        这里只说说津市的轿子。津市的轿子自从形成商埠就有了。据老人讲,明成祖朱棣永乐年,津市鱼市上就有商贾乘轿子购鱼,到了民国初年,津市已有八家轿行,这八家轿行是仁和档轿行、牌楼口轿行、二圣庙轿行、新建坊轿行等,每个轿行都有二十多乘轿子,区区街市,竟有八家轿行,充当轿夫的竟有二三百人。如此看来,津市有坐轿习惯的人太多了。津市的轿业分三种类型,一种是长途,就是乘坐的路途较长,如跨市区的长途,澧州、常德等外县市。长途轿夫一般由四人组成,抬轿的轿夫走累了,两个一换。长途轿夫非常辛苦,若是晴天倒还可以,若遇风雪天气,道路坎坷不平,轿夫累得汗流浃背,肩膀磨出血来。第二类是短途,如新州,七里湖、石板滩等地。短途一般十来里左右,由两名轿夫抬轿,不需换人。第三类是市区内,此路途更短,只需抬轿串街走巷,更不需换轿夫。津市的轿子约有三种:便轿、大轿、花轿。便轿一般较轻便,轿身比较轻,轿杆较长,由两名轿夫抬,轿子也不豪华,轿帘也只用竹帘。这种便轿一般由平民百姓乘坐,价格低廉,适用市区或短途乘坐。第二种是大轿。大轿一般由四名轿夫抬,有的大轿也由八名轿夫抬。木轿木质很结实,轿身都有绿绸和装饰物,轿杆乌黑发亮,用最贵重的檀木制成。这种大轿可显示出主人的身份,一般是商贾、富户、缙绅等乘坐。第三种是花轿,花轿一般是新娘子出嫁时乘坐,津市的花轿没有什么独特之处,轿身盖着绸绣,轿角扎着红绸花等。轿杆多用竹竿,抬着新娘子晃晃悠悠,故意把轿子抬得“咯吱吱”响,以便向新娘子和她的家人讨点钱财。津市的新娘子花轿有一段儿歌:

新姑儿上轿,
屙泡大尿。
滴滴咚咚,
屙一马桶。

        这段儿歌唱的是新娘子最怕上花轿,若遇上抬轿的轿夫恶作剧,整得新娘子提心吊胆。

        津市的轿子除了这三种轿子,还有东廷衙署州判坐的大轿。这种大轿四人抬,轿上绣有清廷官阶的标志。清廷的官阶从官袍顶带上分得很清楚,二品是红顶,三品是正蓝顶,四品是镍蓝顶,五品是亮白顶,六品是镍白顶,七品是金顶,八品是金顶带寿字。此为官帽分等级,从蟒袍前后补子上绣的禽兽也可分官阶等级。二品是仙鹤,三品是凤凰,四品是孔雀,五品是鹭鸶,六品是黄鹏,七品是鹌鹑。清雍正十一年,嘉山司巡检驻津市,乾隆三十二年,奉文裁减巡司,移州判驻此,设分州衙门,分开品,咸丰年称”东廷衙署”。津市东廷衙署的大轿自然是官阶七品的标志。

        津市的轿夫是最底层的贫民百姓,他们除了受当地官衙欺侮剥削,还要受轿行老板的盘剥,轿夫要从业,必须向轿行老板提供铺保三至四人,还要交押金,出轿时交租金,这种租金轿夫都称为“杆子钱”,也就是轿夫的血汗钱。一趟下来,累得死去活来。工钱大部分都被盘剥,还要向铺保人交保钱,若是得罪了保人,便除名。轿夫就是在这种重重压迫剥削下,过着悲惨的生活,直到新中国成立,津市轿行才被取缔。

mmexport1666604542541.jpg
(百年前旅津的芬兰人乘轿下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10-24 17:49:3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轿子还能显出个人身份、地位、富裕程度等。皇上乘龙轿,轿架都是用虎骨玉石琢成的,晶莹闪亮,珠光宝气,轿帘则是丝绢绣龙制成。王公大臣的大轿是乌篷金杆,黑漆锃亮,轿帘用黄黑斑纹的虎皮制成。县令的轿子则是水竹镂花轿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10-24 17:52:0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品是仙鹤,三品是凤凰,四品是孔雀,五品是鹭鸶,六品是黄鹏,七品是鹌鹑。清雍正十一年,嘉山司巡检驻津市,乾隆三十二年,奉文裁减巡司,移州判驻此,设分州衙门,分开品,咸丰年称”东廷衙署”。津市东廷衙署的大轿自然是官阶七品的标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10-24 17:53:2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津市的轿夫是最底层的贫民百姓,他们除了受当地官衙欺侮剥削,还要受轿行老板的盘剥,轿夫要从业,必须向轿行老板提供铺保三至四人,还要交押金,出轿时交租金,这种租金轿夫都称为“杆子钱”,也就是轿夫的血汗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10-24 18:09:3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为老師佳作点赞!
mmexport7efbd142d4dccd163d985a6cc9e96bc3_1666606206033.jpeg
mmexport97474042be8f89da1cb2e5cab3f509c9_1666606193049.jpe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10-24 19:10:5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读文知史,点赞佳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10-24 19:38:56 | 显示全部楼层


佳作欣赏,为您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10-24 20:17:5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佳帖欣赏,为老师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10-24 20:30:51 | 显示全部楼层
明成祖朱棣永乐年,津市鱼市上就有商贾乘轿子购鱼,到了民国初年,津市已有八家轿行,这八家轿行是仁和档轿行、牌楼口轿行、二圣庙轿行、新建坊轿行等,每个轿行都有二十多乘轿子,区区街市,竟有八家轿行,充当轿夫的竟有二三百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10-24 20:50:14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贴,为你点赞!周一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23 01:51 , Processed in 0.037205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