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9093|回复: 9

刘禹锡谪守朗州来周家店始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11-14 08:44: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山之梅 于 2022-11-14 09:04 编辑

刘禹锡谪守朗州来周家店始末(修改稿)

(根据民间传说整理  打磨完善中)

周植三、熊月珊、罗云山(三秀才),周侯于、惠于、砥于、唐启于(四才子).他们,周家店人.是常德那时文坛领军人物.为什么每逢三月三、九月九,他们率众举白底兰牙边的北斗七星旗,去朝拜神顶庙呢?
九月九来三月三,
二八①哥哥坐在前。
山东日头山西雨,
有雨有晴一满川。(雨晴谐语情)
你听:这悦耳的歌声,在白云山群峰间荡漾回旋着。你看:武岗寨村的红颜石下,那群靓丽的妹子翩跹起舞,不是在召唤她们的二八哥哥吗?流年似水,这歌这舞,过唐宋元明清民国,直到现代,不是没停过吗?这神顶庙解放前,有何能耐拥着万有引力,去招揽人群凭吊呢?
话要从头说起。我国中唐时诗人白居易,他十分崇拜地称呼另一位叫“诗豪”.即是刘禹锡。“二八”是他的小名。刘禹锡(公元772年—842年。)今江苏徐州人。21岁时中进士,授监察御史。有《刘梦得文集》传世。他参加了王叔文的进步性政治变革。遭到了失败。公元805年,被贬为朗州司马。公元815年,被召回京(长安)。这十年是他痛苦的十年,更是他愉快的十年。是他淬火的十年,也是丰收的十年。他对他的他的司马工作恪守不渝。曾多次洞察朗州三乡;欣赏周士八景。常过冲柳,经城湖口到紫荆古刹,一路了解民情,体贴疾苦,接地气,寻沃土,知民俗,采民风。写下了:
杨柳青青江水平,
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
道是无情却有情。
这样的脍炙人口的,不可多得的不朽诗章。
公元805年的重阳节,他初经涔阳古道过城湖口,到紫荆古刹驻马采风,写下了: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他反复推敲低声吟哦时,依稀传来和声:
秋光也似春光好,
飞雁翱翔不脱群。
古木参天荫古刹,
孤声细语故人闻。
第十世大不昧和尚,举手合十迎接同乡的这个忘年之交。小不昧(刘二十八的堂兄刘十九的次子)跪拜堂叔。此后,刘禹锡便大力支持大小不昧在古刹办义学,传播文化和农耕知识。和广大人民群众建立了水乳交融的关系。群众敬之超过了神灵。
公元815年,刘禹锡结束了十年逐客生涯,回京在玄都观题壁《元和十年自朗州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
紫陌红尘拂面来,
无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观里桃千树,
尽是刘郎去后栽。
这诗斥责了“轻薄桃花”,抒发了作者身世遭遇的愤懑和痛苦,因而又再次被贬十四年。十四年后,他被召回京都。又在玄都观再次题壁:
百亩庭中半是苔,
桃花开尽菜花开。
种桃道士归何处,
前度刘郎今又来。
“道士”死的死了,下台的下了台。“新贵”都垮了。这是一次胜利的纪录,是时代对追求美好的理想和不屈精神的肯定。正如他写的<<浪淘沙>>中所言:
“莫道谗言如浪深,
莫言迁客似沙沉.
千淘万漉虽辛苦,
吹尽狂沙始到金.”
话又说回来,他第二次被贬的十四年内,曾多次来朗州到紫荆古刹,看望民众和故友。他始终不忘民众与故友。有一次,恰逢古刹为众神贴金后的“开光大典”。刘禹锡在关圣大殿背后,见一菩萨倒坐,便用马鞭扣其神座说,“问菩萨为何倒坐?”刘禹锡问。“因世人不肯回头。”不昧代菩萨回答后,双方相视一笑。刘禹锡捐金将联句刻在红木上,为韦驼佛座楹联。可惜这一历史物证,土改工作队,烤火取暖时,把它付之一炷了。但这楹联却记在人们的心中。
公元829年,他结束了不幸的生涯,被召入京了。大不昧在坐化的前一年,吩付小不昧在白云山主峰,狮子脑顶上,建了一青砖小庙,称“神顶庙”。大不昧自撰楹联:
神工鬼斧画历史;
顶礼膜拜渡春秋。
同时将古刹田产中拿出极少部分,约七十多亩和一栋瓦屋,另立门户为“刘锡公”,每年收租作神顶庙之费。选拔朗州廉洁奉公的文人七位,组成董事会来管理这田产。并由这董事会主持“梦得会馆”,为前来研讨梦得文化的学者,提供方便。因而历代来此的学者不乏其人。例如寇准、范仲淹、杨鹤父子、陈启迈、刘凤苞、丁玲,民国时期湘省教育厅厅长向育阶来此,还建起了“教育林场”。(现常德林场前身)竹枝词的研讨也有发展,和唱部分也有开拓。例如:姐儿住在柏树坡(么姑)
柏树枝头斑鸠多。(么姑)。
斑鸠打架为争窝(姐儿)。
姐儿打架为争哥(么姑,伙丫伙儿依以哟呀要哥)。
刘锡公最后一届董事会人员,便是“三山四于”。公元1946年春,故去了“两山”,剩下“一山四于”。他们与明义校长是同乡,又都是该校教师。便将“刘锡公”庙产变为“刘义公”校产。“梦得会馆”散了,神顶庙香火断了。公元1950年夏,农民协会派我带领“刘义公”的佃户周祖祠、祖福、祖语、祖学、祖锐、家本、涂可长,至常德县土改委员会开介绍信,到常德市(现武陵区)领通知,上明义中学减租。校长丁瑚、主任丁盛庸付给我们大米2800斤。
九月里来三月三,(幺姑)。
哥哥妹妹坐山边(姐儿耳)。
心中想念二八郎(伙儿),
吐语开言把话传。(伙牙伙儿依以哟呀幺姑)。
歌词在更新,和词在发展,“三山四于”早作古,神顶庙毁于文革时期。但诗豪与不昧,尚活在人们的心中。
       周家店镇武岗塞村 周志
        

   2022年10月28日刘二十八使君的由来如下:1.在《醉赠刘二十八使君》中,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的“刘二十八使君”,而非“刘二十八使君”。
2.刘二十八也就是刘禹锡,刘禹锡在他的同辈兄妹中排行第二十八,所以叫他刘二十八。使君,汉朝称太守为刺史,汉以后用作对州郡长的尊称。刘禹锡曾任监察御史,
3.原诗:
酒赠刘二十八使君,唐代:白居易
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
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扩充.刘禹锡简介: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是汉中的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他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
白居易有两个朋友,年轻时与元稹关系最密切,二人并称“元白”。后期与刘禹锡关系更密切,并被称为“刘白”。要不是两人的深厚情谊,没有白居易对刘禹锡的肯定与欣赏,是不会有这首诗的。
为了回赠这首诗,刘禹锡曾写下《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有趣的是,后人对刘禹锡这首诗给予了更高的评价,更能体现刘禹锡乐观、豁达的状态,与此诗中白居易那副抱怨命运的状态更有意境
当然,刘禹锡的诗作更是刚毅豪放,而白居易的诗歌则更具直率、真挚、敢于直言不讳,常常把各种各样的问题写入诗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11-18 09:28:25 | 显示全部楼层
神工鬼斧画历史;

顶礼膜拜渡春秋。



古文人优雅之处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11-18 10:45:47 | 显示全部楼层
曾巧中 发表于 2022-11-18 09:28
神工鬼斧画历史;
顶礼膜拜渡春秋。

万水千山终是惪,
仨瓜俩枣总归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2-9 14:01:17 | 显示全部楼层
     刘禹锡在常德的佳话多多,皆为美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3-5 11:16:33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佳作,欣赏学习,受益匪浅,为山之梅老师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3-7 11:55:14 | 显示全部楼层
曾巧中 发表于 2022-11-18 09:28
神工鬼斧画历史;
顶礼膜拜渡春秋。

诚谢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3-7 11:55:50 | 显示全部楼层
龙阳呈祥 发表于 2023-3-5 11:16
拜读佳作,欣赏学习,受益匪浅,为山之梅老师点赞!

诚谢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3-7 11:56:21 | 显示全部楼层
曾巧中 发表于 2023-2-9 14:01
刘禹锡在常德的佳话多多,皆为美谈。

诚谢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3-7 18:44:1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你的文化美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3-12 07:13:15 | 显示全部楼层
龙阳呈祥 发表于 2023-3-7 18:44
谢谢你的文化美餐。

奉茶,春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11 16:34 , Processed in 0.034232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