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762|回复: 7

一群湖南人 建功大上海(二十)促成辛亥革命,建立中华民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11-20 10:28: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陈希奇 于 2022-11-20 10:32 编辑

一群湖南人  建功大上海(二十)

促成辛亥革命,建立中华民国

紧接《一群湖南人   建功大上海》(十九)
       辛亥革命三烈士,滔海殉国真英雄
       湖南人胸怀天下,以天下为己任,为了国家利益不惜牺牲。戊戌变法,谭嗣同英勇就义,时年33岁,成为第一个肯用生命唤醒国家的人。辛亥革命,陈天华在日本东京滔海,年仅30岁,成为第二个肯用生命唤醒国家的人。紧接着,姚宏业投身上海黄浦江,年仅25岁;杨笃生在英国利物浦滔海,时年39岁。他们同样是为了唤醒中国,以身殉国,是何等的英雄气概!
       陈天华,1875年3月6日出生于湖南新化县荣华乡。5岁识字,9岁熟读《左传》,有“神童”之称。可家境不富裕,迁入县城后,需走街串巷,提篮小卖补充家用。1900年考入长沙岳麓书院,靠奖学金补贴。1902底被选为留日官费生。1903年3月,与自费生等一行50人到达东京,入宏文学院师范科学习。在日期间,他积极参与爱国学生活动,是“拒俄义勇队”、“军国民教育会”的重要成员。
       从1903年初夏,陈天华开始编写《猛回头》《警世钟》,至仲秋结束。两本书皆用白话写成,愤怒揭露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罪恶行径,深受读者喜欢,风靡中国,尤其是在长江流域最受欢迎,成为辛亥革命时期最杰出的宣传著作。陈天华也因此被誉为“革命党之大文豪”。

2e09c458cc58374e2da11a39ae49d3b.jpg

      1903年11月,陈天华得知黄兴、宋教仁等正在筹备成立华兴会,便立即回国。1904年2月15日,华兴会在长沙正式成立,陈天华成为创始人之一。随即,他参与长沙起义的策划。7月,黄兴派遣他和姚宏业前往江西,游说巡防营统领廖名缙届时响应长沙起义。后因叛徒刘佐楫告密,长沙起义流产,黄兴等人退避上海,陈天华、姚宏业亦由江西吉安来到上海。
       11月7日,黄兴、陈天华与在上海担任华兴会外围组织爱国协会会长的杨毓麟(字笃生)等40余人在新马路余庆里召开大会,共同议定在鄂、宁发动一次新的起义,但因受万福华刺王之春事件的牵连,造成黄兴等13人被捕入狱,鄂、宁起义计划搁浅。陈天华不在被捕之列,年底,他抵达日本东京,继续法政大学的学习。
       1905年6月,陈天华协助宋教仁、田桐等人创办《二十世纪之支那》杂志,他笔耕不辍,连续撰写《支那最后之方针》《国民必读》等论文,继续宣传反帝反封建思想。7月28日,他与孙中山会晤。次日,与黄兴等华兴会领导人聚会,讨论革命团体联合的必要性。30日,陈天华出席了中国同盟会筹备会议,被推举为同盟会起草会章的成员之一,起草《革命方略》。8月20日,中国同盟会召开正式成立大会。不久,同盟会接收《二十世纪之支那》杂志,改称《民报》。陈天华在《民报》创刊号上发表《论中国宜改创民主政体》等几篇重要文章。
       1905年11月,日本政府发布《清国留学生取缔规则》,禁止中国留学生参加任何政治活动,剥夺言论自由,禁止集会结社。激起中国留日学生的强烈不满,8000留学生游行示威。12月8日,陈天华怀着对祖国人民的深厚热爱,对日、清反动当局的强烈抗议,留下《绝命辞》,在东京大森海湾,毅然投身大海,一步一步走向深水区……时年30岁。他用年轻的生命,警醒国人爱国必须行动起来!

20bacb9649192d53ba70a13f2730326.jpg

       陈天华的《绝命辞》犹如一声惊雷,警醒了无数人。留日学生在横滨召开的陈天华追悼会上,一名学生宣读他的《绝命辞》,“听者数千百人,皆泣下不能抑”,人人悲愤填膺,激情燃烧。在香港杏花楼为陈天华举行的追悼大会上,参加吊唁者1000多人。1906年5月23日,陈天华和姚宏业的灵柩同抵长沙,举行公葬仪式,送葬队伍达数万人,首尾绵延10多里,哀歌动地,鞭炮震天,军警站立一旁,为之感动。毛泽东后来在《湘江评论》上评价:“这是湖南惊天动地可纪的一桩事”。并评论说:“湖南的民气在这个时候几为中狂发癫,激昂到了极点。”
      周恩来高度评价陈天华,认为他是中国古往今来第二个肯用生命唤醒国家的人,是真正的英雄。1917年9月,周恩来东渡日本前夕写道:“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热情歌颂陈天华这位为民主革命而献身的革命先烈。
       姚宏业,1881年出生,字剑生,湖南益阳下梅塘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1903年毕业于明德速成示范班,1904年6月进入日本弘文学院学习。他曾与人建路矿学校,首倡保护路矿主权。
       姚宏业与黄兴、宋教仁、陈天华等革命党人关系密切,立志“推倒恶劣政府,建设共和民国”。1905年10月,由黄兴引荐加入中国同盟会,随后秘密潜回上海,从事武装起义的联络工作,但因“满奴日横”,很快又返回日本。11月,日本文部省公布《清国留日学生取缔规则》,对中国学生入学严加限制,在当时8000多名留日学生中有3000多名留学生面临退学处置。他和秋瑾等200多名留学生提前集体归国,以示对日本政府的强烈不满和抗议。抵达上海后,他感知到国内学堂非常腐败,归国学生不适宜进入这些学堂继续学习。认为“国民欲有爱国之思想,不可无自立之学校”。基于这一思想,他开始与在上海的湖南籍学生宁调元积极筹备谋划,创建一所培养学生爱国思想的学校。1906年2月,大批留日学生返抵上海没有着落。他又与孙镜清、高天梅等奔走各方,募集资金。与秋瑾、于右任等在上海北四川路横浜桥租下一处民房,作为校舍。姚宏业等人怀着赶超美国耶鲁、日本早稻田的憧憬,将学校定名为“中国公学”。这是中国第一所具有反帝爱国特色的高等学府。正式开学时,共招学生318人,来自13个省。分大学班、中学班、师范速成班、理化专修班。

a6e658ff8d0bc196fa83317a96f7f80.jpg

       两江总督端方每月给中国公学拨银1000两,派四品京堂郑孝胥为监督。校务由执行、评议两部负责,推张邦杰、黄兆祥、王敬芳为执行部干事,谭心休、钟右愚等为评议部议员,姚宏业为庶务,彭施涤、黄宏宪等为舍监。
       要维持一所学校的正常运转,经费来源是个大问题。在创立之初很少有人赞助。姚宏业在向官绅商学各界求助均无结果的情况下,只能发动全体学生自己捐款勉强维持。如再无经费来源,临时租借的校舍将会不保,初创不久的中国公学将面临瓦解的危险,身为庶务的姚宏业因此忧愤不已。1906年3月26日,姚宏业奋笔疾书千言遗书,向世人告白:“……我愿我死之后,君等勿复念我,而但念我中国公学……务扶我中国公学为中国第一等学堂,为世界第一等学堂而后已。我愿我四万万同胞之官绅、兵士、农工商,贵者施其权,富者施其财,智者施其学问,筹划以共,维持扶助我中国公学……我死后如有知也,愿此一点灵魂与我中国公学共不朽!”次日,姚宏业义无反顾地投身黄浦江,用生命发出最后的呐喊,以身殉国,以身殉中国公学,年仅25岁。
       姚宏业在《绝命书》中反复陈述创立中国公学的意义和维持中国公学的困难,吁请各界给予赞助支持。《绝命书》公布后,社会各界受到很大震动,唤起了国人对公学的关注,赞助中国公学的人逐渐多起来。同盟会的人也因此受到深刻刺激,大家振作精神,一起行动,到处奔走求助。湖南、四川、广东等多省每年认捐数千元,海外华人华侨也慷慨解囊……姚宏业用生命保住了中国公学的生存和发展。后来还得到清政府的支持,拨吴淞炮台湾公地100余亩作为建设用地,大清银行借银10万两作为建筑费用。1909年,中国公学吴淞校舍在炮台湾落成。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得到孙中山、黄兴的大力扶持。此后中国公学逐渐发展成包括文、法、商、理四院17系的综合型大学,并增设了中学部。培养出了胡适、冯友兰、吴晗、何其芳等一大批优秀人才。胡适在《姚烈士传》中评价姚宏业,说他是个“极可爱、极可敬、极有血性、极有责任心”的人。
       1906年3月,正值湖南同盟会员苏鹏、禹之谟等人将陈天华的灵柩运抵上海,中国公学师生等1000多人为姚宏业、陈天华二人举行隆重的追悼会,在会上宣读了姚宏业的《绝命书》和陈天华的《绝命辞》,大家痛哭流涕,深感义愤,爱国热情油然而生。会议决定将姚宏业的灵柩与陈天华的灵柩一道送回家乡湖南,举行公葬。1906年5月23日,在长沙岳麓山举行盛大的公葬仪式,“以彰义烈”。是日,长沙全城学生出动,送葬队伍几万人,长达10余里。“送葬学生皆着白色制服,自长沙城中观之,全山为之缟素”。
       杨笃生,名毓麟,湖南长沙县尊阳都(今高桥镇)人,1872年生。少年聪慧异常,7岁能作文,15岁考中秀才。1897年中举,被分配到广西任知县,但他拒绝赴任。后被聘为时务学堂教习,成为湖南维新派的重要人物之一。
       1901年,杨笃生离开长沙来到上海。1902年4月,东渡日本留学,先后入读清华学校、宏文学院和早稻田大学。他与黄兴、樊锥、梁焕彝等湘籍留日学生在东京创办《游学译编》;又与黄兴、蔡锷、张孝准等倡立湖南编译社,写成《新湖南》一书。
       1903年,杨笃生参加拒俄义勇队,后改名为学生军、军国民教育会。他与黄兴、周来苏、苏鹏等6人在军国民教育会中组织暗杀团,研制炸药10余种。12月,杨笃生应邀回长沙,参与华兴会的筹备工作。
       1904年2月,华兴会正式成立后,杨笃生被派往上海,任华兴会外围组织爱国协会会长,协会机关驻新马路余庆里,章士钊任副会长。爱国协会准备在上海响应黄兴等人在长沙策动的起义,但因事泄,长沙起义流产,黄兴等一大批人也撤到上海。11月7日,黄兴、刘揆一、杨笃生、章士钊等40余人在上海新马路余庆里召开大会,决定分头发动大江南北的学生和军队举行起义。因受万福华谋刺王之春事件的牵连,清廷官兵在余庆里机关内搜出杨笃生名片多张,杨笃生只好避走日本。
       1904年,杨笃生与张继、何海樵等人潜入北京暗杀西太后未果后,来到上海,与蔡元培、章士钊、陈独秀等组成并扩建了总部设在上海的暗杀团,秘密研制炸弹。身为进士、翰林院庶吉士、满腹学问的蔡元培也深感原始的刀枪不如炸弹而加盟暗杀团,并参与研究。烈性炸药研制成功后,装填入由黄兴从日本偷运来的炸弹壳里,被蔡元培欣喜地称为“中国第一炸弹”。

865d3bc69feb2cbc00af73897475072.jpg

       1905年夏,清廷派遣载泽、戴鸿慈等5位大臣出国考察宪政,杨笃生打入其中作为随行人员。他与吴樾谋划炸死5大臣,由吴樾带上“中国第一炸弹”,在北京正阳门车站登上火车,见机行事。由于机车挂钩时车厢震动,引起炸弹自行爆炸,吴樾当场牺牲。杨笃生因是随行人员,没有暴露,仍随5大臣赴日。到日本后,黄兴、宋教仁让他辞退随员职务,回到上海设立同盟会江海交通机关。1906年,他与陈家鼎、宁调元等在上海先后创办了《洞庭波》《汉帜》等刊物。
       1907年4月2日,杨笃生与于右任等在上海创办《神州日报》,杨任总主笔,揭露、鞭挞清政府的专制统治和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阴谋,不遗余力。报纸创刊仅37天,邻居失火,连带受灾,烈焰封门,杨笃生沿窗外电杆滑下,虽然逃过一劫,可机器设备全损。他千方百计,继续出版,极力鼓吹革命,鞭挞专制政府,坚持了一年多时间。于右任称他“风风雨雨,夜以继日,四处奔波,可谓至苦”。
       1908年,杨笃生被留欧学生监督蒯光典聘为秘书,随行至英国。同时兼任上海《民立报》特约通讯员,报道欧洲事务。
        1911年,杨笃生在英国听闻广州黄花岗起义失败,革命党人牺牲惨重,夜不能寐,忧国忧民,不能自持。留下遗书,托石瑛、吴稚晖两人将留学英国所积攒的130英镑中的100英镑转寄黄兴,作为革命经费。30英镑转寄其老母,以报答养育之恩。8月5日,他在利物浦大西洋海湾蹈海,以身殉国,时年39岁。
       杨笃生牺牲后,旅居利物浦的华侨召开追悼大会,以彰义烈,并厚葬于利物浦公共坟园,纪念碑上用中文写着“中国蹈海烈士杨先生毓麟墓”。
       在上海战斗过、工作过、生活过的湖南籍中国同盟会会员、辛亥革命的元老,还有很多,如刘揆一、刘道一、蔡锷、程潜、章士钊、章陶严、宁调元、周来苏、张汉英、徐佛苏、薛大可等,他们都为推翻帝制,建立民国,促进上海发展作出过不小的贡献,在这里不再详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11-20 11:04:1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拜读,湖南这热土-古今有大智慧大人物,国家栋梁开天辟地湖南也。好文欣赏赞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11-20 12:42:2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彭淑娥 发表于 2022-11-20 11:04
好文拜读,湖南这热土-古今有大智慧大人物,国家栋梁开天辟地湖南也。好文欣赏赞美!

彭老师中午好!谢谢惠顾和鼓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11-20 14:45:3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群湖南人  建功大上海
促成辛亥革命,建立中华民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11-20 16:25:3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艳阳 发表于 2022-11-20 14:45
一群湖南人  建功大上海
促成辛亥革命,建立中华民国

艳阳老师下午好!谢谢惠顾和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11-20 19:00:3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毛会长加章鼓励!顺致文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11-20 20:25:14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老师佳帖!为您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11-21 09:41:1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史开均 发表于 2022-11-20 20:25
欣赏老师佳帖!为您点赞!

史老师上午好!谢谢惠顾和鼓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4-25 20:53 , Processed in 0.036061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