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174|回复: 2

发挥网络优势 积极探索青少年德育教育方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11-20 19:30: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90年代末,我开始涉足互联网。有20余年的教育门户网站和关工委门户网站的管理和采编实践经历。
自互联网兴起,以全球性、开放性、全方位的国际互联网上一场针对中国的争夺下一代的“‘和平演变’无硝烟的战争”从来没停止过。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一些国家网络“大战”政治图谋很明显:以青少年是网络的主体,通过渗透西方价值理念电子游戏、综艺节目、电影电视,使青少年偏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西方世界的“精神奴隶”。与此同时,随着国内网络自媒体等传播媒介不断涌现,海量信息鱼龙混杂,网红直播、短视频繁多。在青少年的判断力和自制力尚未完全成熟的情况下,对他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道德意识、行为规范的消极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网络时代是社会进步的必然。即使面临复杂的网络环境,“因噎废食”是没有出路的。互联网是把“双刃剑”,只有扬利除弊,发挥网络优势,积极探索“互联网+德育”有效方略,才是当今我们每一位德育工作者和广大网络志愿者必须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更是家庭、学校、社会必须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一、精心打造德育网络大平台
互联网时代已经到来,仅凭传统单一的“面对面”德育模式远远不适应互联网发展的需要,必须在“键对键”上下功夫。精心打造“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网络载体,构筑“家校社”共建大体系。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指出:“计算机联网作为开放信息传播和交流工具,是当前思想道德建设的新阵地。”如何加强这一信息传播和交流工具的打造和管理,建设好思想道德新阵地,关乎青少年健康成长,关乎国家与民族的未来。
首先,必须认识网络给德育工作带来的积极作用。即根据网络本质的开放性、平等性、共享性、交互性、虚拟性,在超越时空的网络环境下,消除现实中面对面可能产生的心理压力和存在的顾虑,强化心灵感应,有利于了解青少年的真实思想,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互动性、覆盖性、有效性。提高团队化和个性化的服务效益。
再次,必须构筑纵横融合资源共享的网络大平台。实现网络互连,资源共享,贵在下决心,真抓实干。
早在2012年5月,桃源县关工委就注册了“关心下一代网”(www.gxxydw.com)域名,建网初期没资金,关工委班子成员自己筹,没专职人员,有一技之长的同志义务兼职。建网10年,3次改版,近几年,网站硬件、软件从安全、性能、版面都先后进行了升级改造,有了独立的服务器。与此同时,通过一站(关心下一代网站),发展到两群(关工委QQ工作群、微信工作群、)将关工委开展的各项实体工作和实体活动、上传下达,通过网络延伸到乡镇、村组、关工委成员单位、学校等基层单位。然后,又通过普遍建微信公众号,微信建“群”,入群,围绕青少年成长建立各类家长、老师、学生群,从而形成了纵横沟通的网络全覆盖。
二、突出开展网上主题教育活动
主题教育在“互联网+德育”中发挥的功能,重在实现“三融合”:
(一)家校社教育功能融合。2021年寒假,我们组织了以“讲好校园内外故事,传播少年强国之理想”为站训的网站小记者在爸爸妈妈和家人的帮助或陪伴下开展寻访身边“五老”优秀老党员的采访活动。137名小记者,169小记者的家人对49名“五老”中优秀老党员开展两大系列主题活动——“小记者写红色故事”和“小记者讲红色故事”。被社会普遍赞扬为“是一件让孩子们用心,家长们称心,老党员暖心大好事”。今年1月,中国关工委火炬杂志以“湖南省桃源县关心下一代网小记者在做一件大事”为题,对这次活动进行了报道。
(二)面对面与键对键融合。一段时间以来,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边界变得模糊。不少家长近距离参与到孩子升学竞争中,给孩子批改作业,辅导作业,陪孩子上培训班。,家长成为立德树人的“配角”,甚至被边缘化。在开展的“小记者写红色故事”和“小记者讲红色故事”主题活动中。白天,小记者和家长一起线下寻访走访积累故事素材;晚上,小记者们敲打键盘写文章并在主题教育活动群里和家长一起发表互动感言,转发文章。活动延续3个月以来,在关心下一代网“小记者园地”栏目发文点击量近三万人次。关注热度超过其他任何网站栏目。
(三)线下与线上资源的融合
早在2012年暑假,桃源关心下一代网刚创办不久,县关工委联合县教育局举办全县中小学“劳动·励志·创新”专题征文与摄影网络大赛。由关心下一代网承办,各乡镇、县直和驻桃各单位关工委协办。这次活动不仅是开辟了关工委举办网上主题活动的先河,也是教育系统多年来第一次以网络的形式开展主题活动的赛事。活动德育教育主题鲜明,以文字、图片记录“劳动·励志·创新”的新人新事新境界,大赛经历前后三个多月,共收到网上征文621篇,摄影作品209张。收到网上留言477条,参与网上投票2万余人。通过网上投票、专家评审,扩大了影响力,教育面。
三、加强网络应用技能培训
网络的应用普及程度关系到“互联网+德育”的推进效果。随着网上办公的普及,各级关工委工作需要在工作模式上由传统办公模式向网上办公转型。办公交流沟通模式由面对面、话筒对话筒“口头”交流向以微信、电子邮件并用的模式转移。
面对网络应用的需求,“五老”人员队伍的应用能力还跟不上网络办公和沟通的需要。导致很多“五老”人员不能如愿地加入网络工作群里。影响了更多的五老人员在当今时代的舞台上老有所为、发光发热。比如,由于五老人员受网络技术制约的原因,对组织五老开展网上舆论引导、未成年人的网络保护工作都带来影响。所以,要充分认识到不断提高网络实用技术就能使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成为德育教育好帮手的现实性与紧迫性,建立网络实用技术培训的灵活机制。如1+1、1+x的传帮带,集中式的课堂培训,逐步壮大五老人员网络队伍。要发挥老网协的带头与骨干作用,动员他们投入到关心下一代工作队伍中来。并吸收老网协的会长进入各级关工委工作班子或成为各项网络主题教育活动骨干力量,在实践中提高互联网应用水平。特别是重视组织五老开展网上舆论引导和未成年人的网络保护工作。
“互联网+德育”归根结底需要还青少年一个网络空间清风气爽,乾坤朗朗的环境。国家必须下大力开发新技术,加强网络安全管理,网络行为规范,加强网络法制建设。此话题就不在此文细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11-23 23:27:11 | 显示全部楼层
应对互联网时代对德育工作的新挑战,必须有实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11-23 23:49:2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学习欣赏佳作点赞精彩实用,创作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7-6 19:29 , Processed in 0.032325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