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2180|回复: 5

从争戴“贫困帽”到摘掉“贫困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11-23 08:31: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上将军 于 2022-11-23 08:34 编辑

从争戴“贫困帽”到摘掉“贫困帽”

作者:黄彧汪

我的家乡石门县,是老少边穷地区。1983年县级机构改革,我被推选为石门县政府县长。从小就耳闻目睹群众过着缺吃缺穿、缺被缺房、缺医缺药的贫困生活状况,我决心带领和帮助他们脱贫致富。我和县委书记吴愈俊同志商量:一手抓石门县的经济,帮助百姓治穷致富。

一是通过深入调查研究,认真讨论,1984年9月,县委、县政府制定了“南橘北茶中部桐”的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确立将柑橘和茶叶列入重要产业予以大力发展,以改変过去毁林开荒种粮,造成水土严重流失,山上种粮越种越穷的局面,带动群众治穷致富。我多次到省财政厅和财政部汇报,争取到农财周转金和世界银行专项贷款等资金千余万元,柑桔、茶叶种植面积那几年连续大发展。县政府还安排两位副县级领导集中精力抓高寒山区群众脱贫快、县财政收税高的烤烟生产。我和一位分管老县长多次到常德卷烟厂和地区烟草局汇报争取资金和肥料支持。1984年烤烟获得大丰收,石门县被评为全国烤烟生产先进县。

二是积极开展外引内联,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带动群众治穷致富。 县委、县政府利用各种人际关系,大力开展“说家乡话,讲桑梓情”活动,动员在外工作的石门籍人士为家乡经济建设献计献策,贡献力量。 仅1984年,石门县同全国20多家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挂钩,建立人才技术协作关系,同全国70多家企业单位建立了协作关系。 当年引进人才196人,引进技术50多项,资金300多万元,建立骨干企业32家。 至1984年底,全县乡镇企业比上年增加375个,安排就业人员比上年增加一万多人。 为此,1984年11月,常德地委在石门县召开了“开放引进”工作现场会。

另一手抓让石门县戴上“贫困帽”,争取中央、省、地的帮扶,帮助群众脱贫致富,最后甩掉“贫困帽”。

1985年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帮助贫困地区尽快改変面貌的通知》和《国务院批转民政部等部门关于扶持农村贫困户发展生产治穷致富的请示的通知》。当时的政策就是只要戴上“贫困帽”,就能得到中央、省、地的帮扶,帮助群众脱贫致富。我在县委班子统一认识后,向地委、省委呈送申报贫困县的报告,并邀请慈利县县长严高明在1985年初,一同到省政府,找分管农村工作的卓康林副省长(慈利县人)详细汇报。

省委、省政府在1985年5月下文将石门县(19乡22万人)、慈利县(17乡)列入全省23个贫困县之中给予扶持。

地委、行署为了进一步贯彻中央、省委对贫困县进行帮扶的精神,于1985年8月17日正式下发了《关于扶持贫困乡和贫困户发展经济尽快改变面貌的意见》。 为了抓落实,我和严高明县长又约好一同找地委行署领导汇报,要求去两县现场办公解决问题。 地委、行署于8月21日在石门县召开有110多人(含贫困乡党委书记)参加的扶持贫困乡发展经济的现场办公会。

由于参观了贫困乡、贫困户及治穷致富的典型,与会人员在思想上触动较大,会上统一了对治穷致富的认识和治穷致富的出路及帮扶的措施等三大问题。 地委、行署出台了十条优惠政策,帮助贫困乡、贫困户发展生产,壮大经济,使群众得到了实实在在的优惠,贫困程度大为减轻。

1985年初,吴愈俊书记调离石门; 1986年2月,我也调离了石门。 带领和帮助群众脱贫致富的重担,交给了继任者。 经过七任县委书记、县长的艰辛工作,在2011年石门县又纳入了国家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县,特别是经过上世纪80年代的大规模开发式扶贫、90年代的“八七”扶贫攻坚及之后开展的十年扶贫开发,贫困村和贫困人口大幅减少。

然而,在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薄弱的地区,因灾、因病、因残、因智等造成的贫困现象并不少见。截止到2014年,全县还有贫困村122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6724户82300人,贫困发生率14.4%。

从2014年起,国务院决定将每年10月17日设立为“扶贫日”。习近平总书记说:“贫困之冰,非一日之寒;破冰之功,非一春之暖。做好扶贫开发工作,尤其要拿出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发扬钉钉子精神,锲而不舍、驰而不息抓下去。”省市领导非常关心支持石门县打脱贫攻坚战,从人员资金物资上给予大力支持。

以县委书记谭本仲、县长郭碧勋为首的石门县级领导班子,深入贯彻“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要求,狠抓产业发展和驻村帮扶。省、市、县、乡(镇)共选派了954名干部组成331支驻村工作队,安排结对帮扶责任人10526名,对全县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实施结对帮扶。

近几年来,石门县整合资金15亿元,实施扶贫项目1936个。全县所有行政村均发展了1个以上主导产业。同时,完成易地扶贫搬迁3135户9882人,实施危房改造14436户,并完成331个村安全饮水提质、112个贫困村电网改造。

该县还建立了贫困人口就医“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结算制度,建档立卡贫困群众住院平均实际报销比例达84.04%。通过劳务输出,帮助贫困人口转移就业6400余人,并对农村低保9707户13298人进行兜底保障。

2018年6月下旬,在国家6部委组织的专项检查评估中,石门县综合贫困发生率降到了0.9%,群众认可度达96.48%,错退率、漏评率为零,符合贫困县退出条件。

2018年8月6日,省扶贫办公布省政府批复,同意石门等5个县脱贫摘帽。喜讯传到石门,全县人民个个扬眉吐气,欢欣鼓舞。我多年追求的家乡石门县由争戴“贫困帽”,到摘掉“贫困帽”的梦想终于实现了。


作者简介:

黄彧汪,男,1945年5月出生,1967年9月参加工作,1978年9月入党,湖南省石门县人,先后在石门县委、县政府、县商业局,常德市物资局、供销社、外经委工作,曾任县委副书记、县长、副局长、副书记等职,著有《完善三资企业董事会领导下总经理负责制的对策》《关于常德市三资企业管理模式的探讨》等文章。2005年7月退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11-23 08:34:27 | 显示全部楼层
从争戴“贫困帽”到摘掉“贫困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11-23 09:03:21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点赞写得可观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11-23 14:06:03 | 显示全部楼层
     经过七任县委书记、县长的艰辛工作,在2011年石门县又纳入了国家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县,特别是经过上世纪80年代的大规模开发式扶贫、90年代的“八七”扶贫攻坚及之后开展的十年扶贫开发,贫困村和贫困人口大幅减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11-23 19:19:55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老师佳帖!为您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12-3 09:52:2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老师佳帖,为石门父老乡亲点赞!为网宣点赞!点赞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5-9 19:08 , Processed in 0.033398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