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812|回复: 0

重振石门中药材绿色生产的思考与建议(之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11-28 09:17: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上将军 于 2022-11-28 09:19 编辑

重振石门中药材绿色生产的思考与建议(之二)

作者/马攸君 易先全 熊鹏辉 杨年荣
    『内容提要:石门县本是野生中药材的宝库,也是人工种植的宝地,有过辉煌的中药材生产历史,由于经济体制变革、经济结构调整,科技指导、人力资源的弱化,市场的萎缩,导致规模种植和野生资源的严重下滑。但是,现在迎来了中药材发展的新机遇,有法律和政策的保障,有市场需求的拉动,有优良的绿色环境,有成功的实践榜样。因此,正确定位,科学规划,大力扶持,开拓创新,利用优越的生态环境,人工选种布种,以林下自然生长为主体,以人工丘块栽培为补充,生产出符合绿色农产品标准的优质中药材,探索出一条重振石门中药材绿色生产的新途径。
    石门县是天然的野生中药材宝库,也有悠久的中药材种植历史,曾有过辉煌的种植盛期,更有令人惋惜的低谷。但随着生态环境的好转,科学技术的进步,国内外市场的复苏,政府的高度重视,中药材的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特别是绿色环保中药材需求的巨大空间,有待石门去占领。因此,我们主张利用优越的生态环境,人工选种布种,以林下自然生长为主体,以人工丘块栽培为补充,生产出符合绿色农产品标准的优质中药材,探索出一条重振石门中药材生产的新途径。

二、重振石门中药材绿色生产的机遇和有利条件。
   1、新颁布的《中医药法》为中药材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兼秘书长王晨指出:“中医药是中华民族哲学智慧、独到健康理念及其实践经验的结晶,是我国卫生与健康事业的显著特色和优势。《中医药法》是我国中医药领域的综合性、基础性重要法律,它的制定和施行实现了中医药领域立法的重大突破,为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中医药事业的重要指示和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精神,深入实施《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健康中国建设中的作用提供了法律保障。”法律保障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必定促进中药材的生产,因此,石门县振兴中药材就有了法律的支撑。    2、国内外中医药治疗和保健的不断繁荣为中药材生产开辟了市场。全世界70 多个国家制订了草药法规,120 多个国家和地区已有各种类型的传统中医药机构。世界对传统中医药的需求也不断增加,世界草药市场年销售额正以每年10%~20%的速度递增。朱爱松、吴景东《中医在国外发展状况及其给我们的启示》介绍,“中医药学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非常广泛,在韩国、美国、朝鲜、越南等国家已被纳入国家医疗保健体系, 成为主流医学的组成部分。”更多药材将入欧美药典,截至2016年5月,我国已有66种中药材进入欧洲药典,未来的目标是把中医最常使用的至少300种中药材纳入欧洲药典。为中药在国外被更广泛地接受使用奠定了基础,也是中药成药打开出口通道的第一步。国内中药材市场日益看涨。据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16~2021年中国中药材行业市场供需前景预测深度研究报告》预测,未来我国的中成药行业,将更多的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和制药手段,开发现代中药新药及天然药物,逐步实现中药现代化、国际化。药材价格进入上涨通道,国内部分中药材的价格大幅上涨,吴茱萸的年涨幅达372.73%;三七的年涨幅达170%;白术的年涨幅达115.38%。另有数据显示,当归、党参、五味子这几种主要中药药材价格的同比涨幅分别达到37.7%、99.5%和103.6%。实际上,除了上述药材外,2016年大部分中药材都呈现上涨趋势。国际国内中药材的需求市场不断变好,对石门县是一次发展机遇,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并且与市场的逐步繁荣保持同步,是坚定农民种植中药材信心的最有效的外在动力。
    3、国家和省的中药材规划为中药材发展提供了政策动力。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中药材保护和发展规划(2015-2020年)》明确规定:建立中药种质资源保护体系。建设濒危野生药用动植物保护区、药用动植物园、药用动植物种质资源库,保护药用种质资源及生物多样性。建设中药材良种繁育基地。推广使用优良品种,推动制订中药材种子种苗标准,在适宜产区开展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的种子种苗繁育,从源头保证优质中药材生产。建设濒危稀缺中药材种植养殖基地。重点针对资源紧缺、濒危野生中药材,加快人工繁育,降低对野生资源的依赖程度。继承创新传统中药材生产技术。挖掘和继承道地中药材生产和产地加工技术,结合现代农业生物技术创新提升,形成优质中药材标准化生产和产地加工技术规范,加大在适宜地区推广应用的力度。发展中药材产区经济。推进中药材产地初加工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鼓励中药生产企业向中药材产地延伸产业链,开展趁鲜切制和精深加工。提高中药材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发展中药材绿色循环经济。突出区域特色,打造品牌中药材。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南省贯彻《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实施方案》的通知》中提出:加强中药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实施武陵山、罗霄山和南岭山脉等重点区域野生中药材资源保护工程,建立濒危野生药用动植物保护区。着力打造中药材种植养殖武陵山产业带、雪峰山产业带、南岭山脉产业带、罗霄山脉产业带。因地制宜引导贫困户以多种方式参与中药材生产,推进精准扶贫。发展中药材产区经济。以中药材生产大县为重点,打造一批种植面积大、产销旅一体的中药材农业园区,提高中药材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发展中药材绿色循环经济。石门县处于国家武陵山片区发展政策的范围内,又是省级贫困县,获得的扶贫优惠政策较多,加上省规划中明确提出实施武陵山中药材保护工程和着力打造中药材种植养殖武陵山产业带,因而国家和省政府的政策支持力度会不断加大。
    4、石门独特的自然条件为中药材达到绿色优质标准赋予了个性环境。从地理位置看,石门县地处东经110°29’—111°33’,北纬29°16’—30°08’之间,属中亚热带向亚热带过渡的季风气候区,地势由西北往东南倾斜,是动植物多样化的神秘地带,也是中药材的自然宝库。从土壤类型看,丰富的土壤类型为中药材的优良内质元素提供了先天条件。石门有10个土类,21个亚类,76个土属,185个土种。其中,山林和旱地共9个土类,16个亚类,51个土属,144个土种。从气候特点看,石门属中亚热带向北亚带过渡的季风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小气候类型多样,适宜于多种药用动植物的生存繁殖、生长发育以及药用成份的形成积累。由于受地形地貌影响,县境南部秋温高于春温,有明显的环湖丘陵特色;县境北部,特别是海拨1200米以上的西北高山地区,冬季寒冷,夏无暑天,气候温凉潮湿多雾,具有显著的山地气候特色。从地面水系看,纵横石门全境的河流沟溪有236条,充分保障了中药材的天然供水,减少了人工抗旱抗涝成本。从大生态环境看,为中药材达到绿色优质标准提供了几乎完美的生态圈。近年来,石门先后获得了“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县”等多项荣誉。主要是封山育林、退耕还林力度大,全县森林覆盖率达71.6%,负氧离子每立方米最高达13万个,是天然的氧吧;二是矿山整治效果好,基本没有矿渣、矿水的污染:三是有机农业、绿色农业蔚然成风,农药、化肥的面源污染达到低点;四是没有工业烟尘污染。优良的自然生态环境为中药材的生长奠定了得天独厚的基础,为生产出“绿色”蔬菜一样环保的中药材创造了条件。
    5、企业和农民的实践探索,为恢复中药材生产准备了可资借鉴的经验。近几年,石门县先锋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投资219.6800万元人民币,组织成员开展中药材的种植、销售;为成员提供中药材种植所需要的农业生产资料的购买服务,为成员提供中药材种植的技术培训及信息咨询服务。石门县月岭君山农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结合产业扶贫,在磨市镇新扩金银花500亩,在壶瓶山镇发展青钱柳种植3000余亩,在罗坪乡发展中药材种植2000余亩,带动贫困人口2000余人脱贫。湖南无患子农林发展有限公司到维新镇观峰山村香炉岩新发展无患子良种繁育基地200亩,采取公司出资金、技术、包销苗木,农户出土地、投劳力、收入保底的合作方式,带领当地群众脱贫致富,助力我县脱贫攻坚。目前,该公司在全县已形成无患子种植基地2.2万亩,辐射带动农户2320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527户,近2000贫困人口依托无患子产业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11 22:12 , Processed in 0.03281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