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9505|回复: 34

逝去的只是“物”,留下的都是“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12-8 09:54: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何天晴 于 2022-12-8 10:16 编辑

   逝去的只是“物”,留下的都是“情”

        ——读卢晓媚教授《城北旧事》有感

                (文:董玉整)



    《城北旧事》,大作洋洋洒洒四十万字,十分厚重,十分庄重,十分凝重。谈的都是旧事,但却是今天各种新鲜事的逻辑起点,甚至是今天还在做的各种事的内在缘由。虽然离开了许多年,虽然在岁月中蒸馏了许多事,虽然一些曾经的景象早已不复存在,但是这些旧事——恰恰就是这些旧事,这些在千里万里之外的那个小城所发生的一件一件事,从岁月中走来,从记忆中走来,成为了作者精神世界的活水源头。

    作者用一行又一行的字,为我们呈现了一幅又一幅的景,让那些旧事不再是零碎的,不再是褪色的,而就发生在眼前,震撼在心间,活龙活现,栩栩如生,融入了现在,活在了当下。于是,这些旧事已经不再是“事”,而是作者的诗,作者的思,作者的情,作者的魂,是作者要呈现给我们的清澈的灵魂、宽广的胸襟,以及无边的大海、无影的蓝天。

    《文心雕龙.神思》说:“夫神思方运,万途竞萌,规矩虚位,刻镂无形,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我才之多少,将与风云而并驱矣。”晓媚教授的作品,充分体现了这种心境,这种情怀。通篇的主题主线就是一个情字,就是围绕乡情、亲情、友情和恩情而展开的,让我们领悟到:乡情愁不尽,亲情大于天,友情隔不断,恩情想无边。

    于是,读者也跟随作者去寻找我家门前的那条河,遥看对面的书院洲,尽管只剩下“干涸的丑陋的河床”,但童年童趣童声童乐,却依然在撞击心灵;曾经戏水洗衣的金色池塘,早已消失殆尽,不免生出一些伤感;“五总”街上林林总总的粮店、酒厂、作坊、商店,还有政府机关,在岁月中留下的、迁移的、拆散的,早已“物也非,人也非”;作为家乡最重要标志的轮船码头,曾经载着我们驶向远方,现在都“消失在那缓缓流去的时光里,消失在了滚滚向前的车轮中”……

    在这些文字里,我们真切地感觉到:伴随童年成长的那些景象,大多陈旧了、破损了,甚至湮灭了。但是,逝去的只是“物”,留下的都是“情”。

    人世间所有的情都是源于亲情,源于血缘的连接与赓续。父母就是亲情的原点。“父亲,就是那个赋予你生命的人。”母亲是“阿庆嫂式的人物”,她的热情大方的性格,“我是最直接的受益者”。在许多时候,做儿女的都把父母的存在、父母为孩子们和一家人的操劳、父母忍辱负重无私的情,当作一种当然、一种习惯,没有认真对待,没有认真思考,没有很好报答,也许还没有很好珍惜。但一旦失去了,自己醒悟了,就会感到是无比的遗憾,追悔莫及。虽然父母的形象会越来越模糊,父母的音容会越来越遥远,儿女们长大了,才越来越真切地理解了父母的情,父母的爱,才越来越深切地领悟了父母的恩德,父母的尊严。父母不一定是完人,但对儿女们来说,父母却是自己生命中唯一不可替代的。俗话说:“上对下是真心,下对上却不一定。”当自己的认知有所提高之后,才越来越觉得自己对父母认识不够,为父母做得不够,“子欲养而亲不待”,于是“愧疚、自责、后悔,甚至痛恨自己。”这就是感情债,因为已经再也没有机会去偿还了,所以就“永远折磨着你”。

    唯一的弟弟小时候身体不好,常常生病,母亲为他担惊受怕,可他读书很争气,后来当了教授,教书育人。还有两个与作者一家的亲密关系仅次于父母的人物,他们地位卑微,无依无靠,但却诚实勤奋。作者后来因为求学工作成家立业而远离了家乡,但却依然没有忘记他们,时常惦记他们,关心他们,帮助他们。这说明作者对他们的情是纯洁的、无私的、平等的,没有居高临下、没有落入俗套。


    ……

                   202243日于广州
    (董玉整,安徽庐江人,哲学博士,现任广东省人口发展研究院院长,现居广州。)



    关于董玉整教授“读后感”的说明:

    今年3月底,在一次课题评审会上认识了董玉整教授,给他送了一本《城北旧事》。他是60后,还在职,当着院长,忙得起飞。没想到很快就收到他的信:“卢教授好!收到了您的《城北旧事》大作。谢谢您给我们分享!为您的真情实意所感动,为您的细腻笔触所折服。读了其中的部分,随手写下一点感想,没有完成。很粗糙,很肤浅。现发给您,表示我对您的尊敬。这段时间任务较重,好几个课题任务都追得急。等稍闲后再继续阅读欣赏您的大作。祝您吉祥顺意!董玉整 2022年4月3日”

    董教授的“读后感”与众不同,他像写论文一样,事先列了写作提纲,有一个个的小标题。按照他的计划,才写了不到一半。因为太忙,就把写好的先发给我了。这篇未完成的作品,似乎更让我感动,他是多么的用心!董教授是安徽人,又比我小好几岁,没想到他读我写家乡的书,那么认真,百忙之中还写那么长的读后感。他独特的视角,细腻的笔触,不愧是哲学博士。只是他太忙了,这个没有完成的“读后感”,估计也不会继续了。我想,发表在我家乡的论坛上,让家乡的朋友们分享他的高论和妙语,也是很有趣的,他也一定是愿意的。在此,表示我对他的感谢!


               卢晓媚2022年11月27日于广州

                (何天晴授权代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12-8 10:58:11 | 显示全部楼层
乡情愁不尽,亲情大于天,友情隔不断,恩情想无边。
伴随童年成长的那些景象,大多陈旧了、破损了,甚至湮灭了。但是,逝去的只是“物”,留下的都是“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12-8 11:06:3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梅 发表于 2022-12-8 10:58
乡情愁不尽,亲情大于天,友情隔不断,恩情想无边。
伴随童年成长的那些景象,大多陈旧了、破损了,甚至湮 ...

谢谢张会长的精彩点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12-8 11:52:34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梅 发表于 2022-12-8 10:58
乡情愁不尽,亲情大于天,友情隔不断,恩情想无边。
伴随童年成长的那些景象,大多陈旧了、破损了,甚至湮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12-8 12:47:1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12-8 17:45:15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艳阳老师的精彩点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12-9 07:19:01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老师精华佳作!为老师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12-9 08:18:26 | 显示全部楼层
CBE7640B-46C5-4A9E-B559-A5AEC2C17A65.jpe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12-9 11:04:24 | 显示全部楼层
逝去的只是“物”,留下的都是“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12-10 09:15:09 | 显示全部楼层
古渡源 发表于 2022-12-9 07:19
欣赏老师精华佳作!为老师点赞!!

感谢老师的给力点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11 15:38 , Processed in 0.038578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