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4255|回复: 15

我的一九七四(4)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12-19 09:53: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的一九七四(4)

                     苏国才

           四、走!为国戍边当兵去

     10月中下旬,全国开始一年一度的冬季征兵活动。我毅然决然地向大队书记、会计、民兵营长强烈要求,一定要参军入伍,卫国戍边。开始时,他们几乎是众口一词,都说我不符合应征条件。当时应征青年条件之一是,家中有两个年满18周岁至21周岁,符合应征条件男孩,可以有一个报名应征。我有一个姐姐,一个妹妹,没有弟兄,所以,不符合应征条件。我一有机会就找大队领导们磨叽,我意志在必得,想尽一切办法,一定要当兵去。他们说,要去当兵,也要让年龄大的应征青年先去,你还不满18岁。还说即使大队同意你去当兵,你父母亲也不会同意你去,你是家里的独生儿子。领导们一定是开会研究过,听他们的口气,好像比先前都有所松动。我乘势说家里没有问题,我一定会做好父母亲的思想工作。父亲是绝对没有问题的,尽管有无尽的不舍,但为了我的人生将来和前途,也是为了满足我的意愿,不会强行阻拦我。只是母亲非常痛苦,念念不舍,每当说起我参军入伍,老人家就揪心难受,嚎啕大哭,泪流不止。
    征兵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我时刻不忘自己努力争取。还协助大队领导书写、张贴标语,给公社广播站投稿,反映大队青年踊跃报名参军。看来是我的真诚感动了上帝,大队领导决定,同意我和其他3名符合应征政审条件的青年参加体检。
    11月30日,民兵营长苏哲学带领我们4个符合应征政审条件的青年去车溪区(当时,大堰垱公社属于车溪区)区公所征兵体检站体检。全区应征青年体检近千人,三晚四天,是我最为忐忑不安的日子,因为去年(1973年)10月,在学校参加过空军招收飞行员的体检,内科医生说我“鸡胸”,是小时候严重缺乏营养所致,不可治愈,“鸡胸”患者,肺活量小,难以承受大运动量的活动,当什么兵都不行。当兵,奔向远方,寄托着我人生的全部梦想。当时我的心绪紊乱,心情伤悲到极点。在我的内心深处,这次是抱着不甘心,试一试的心态去报名应征的。可是这次体检,每次轮到我,都是非常顺利,“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一路斩关夺隘,顺利地通过了体检。幸亏去年那个“扫把星”医生不在场,否则,我又会被埋没。可见,医生看病人也是凭主观意识和经验诊断,没有绝对的准星。
    我们4个人中,只有我一个人上过高中。根据以往的惯例和经验,我知道我们大队每年一般只有2个兵员指标。我能否参军入伍?仍然充满变数。
    体检完毕,回到家里焦急地、耐心地等待通知。12月7日,公社高音喇叭通知,我和全公社大约20余人要参加复检,我们大队只有我一个人参加。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我的心情一下跌到了谷底。复检?为什么要复检?我的身体有问题?按通知规定,我打好背包,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迈着沉重的步履,于当天傍晚步行到区公所体检站。晚上,区有关领导和接兵首长召集我们参加复检的人开会说,参加复检的同志都是身体比较好的,如果复检合格就是将来要上舰艇的水兵。顿时,我们一个个激情昂然,欢呼雀跃!庆幸之余又充满担心,如果复检淘汰了怎么办呢?散会后,我们纷纷询问接兵首长。首长们诙谐地说,如果淘汰了就继续修理地球,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第二天复检人不多,我又是一路顺风。最终还真的是淘汰了好几个,有的改为陆勤部队,也有的淘汰出局了。体检完毕后,一个接兵首长对我说:“一般人上舰艇会晕船呕吐,很辛苦啊!”我没有什么豪言壮语,只是提高了嗓门说:“那么多人行,我也一定行!”接兵首长学着电影里的镜头,左手拍着我的右肩膀,右手伸出大拇指对我说:“傻小子,真棒!”我心里美滋滋的!看到接兵首长穿着刚刚换发的“74式”海蓝色新式军装,威武雄壮,精神俊美!打心眼儿里充满了艳羡、爱慕、崇敬和向往!心里暗暗发誓,我一定要成为他们那样的人!
    12月11日,大队民兵营长苏哲学告诉我,根据公社的兵员分配,我的身体状况,家庭出身,文化程度,个人表现和愿望,大队党支部决定:同意我和杨久林(分配到南海舰队航空兵海南岛临高场站高炮部队,当兵5年后退伍)同志入伍。希望我在部队好好干,为家乡争光!还意味深长地说了一句:“你是我们大队解放以后第一个参军入伍的高中生。”尔后多年,我时常品味这句话的含义。
    12月12日,我向副业厂主任苏常千和会计王忠敏交出副业厂出纳的账目和现金。账目平衡,皆大欢喜。主任当场决定给我4元钱,说是感谢我在厂9个月的辛勤工作。我也没有客气,满心欢喜地笑纳了。
    12月14日清晨,公社高音喇叭广播通知:我和全公社共40名男性青年光荣入伍(20个大队,每个大队2名)。
    15日早晨赶到公社聚合,统一乘车去澧县革命委员会招待所(现在的澧县文庙)换发军服。1965年废止军衔制之后,海军改为同陆军一样制式的服装,但颜色是灰色的。1974年5月1日,按国际惯例,恢复海军传统制式服装(海蓝色、大盖帽、水兵服、海魂衫等)。因为军服生产能力有限,我们换发的是陆军外罩衣裤,棉衣、棉裤是陆军换发服装时上交的旧品。接兵首长告诉我们,不要因为是旧棉衣裤而闹情绪,到部队后就会换发水兵服。当天返回。
    12月16、17、18日3天在家作别前来为我送行的亲友,并与父母和妹妹去大堰垱镇上照相馆照了合影,留作纪念!此去千万里,何日能相见?
    12月19日,在父母、妹妹、姐姐、姐夫和亲友们的眼泪和哭声中告别。我也控制不住内心的酸楚,泣不成声,抱着亲人们依依惜别!那个时代的那种场景,是今天的年轻人们不可理解,也无法理解的。第一次远离家乡故土,此去前程飘渺,也不知将去向何方。现在想来,都令人心酸。假若说有一种生离死别的感觉都不为过。夜宿车溪区区公所会堂,两人相约,一铺一盖,隆冬的稻草水泥地上也能酣然入梦。睡了一晚上,挨地的半边身子都还是凉的。
    20日早餐后,打好背包,步行到澧县革命委员会招待所(现在的澧县文庙),仍然是稻草地铺。
    21日上午整队集体学习有关路途中的注意事项。我被接兵首长任命为新兵3连1排2班班长,刚到县城就当“官”了,好兆头!中餐后,打好背包,整队步行向津市镇(现为常德代管的县级市)进发,晚上,津市镇革命委员会为我们举行了欢送新兵过境文艺晚会。夜宿津市镇第一完全小学教室,仍是稻草地铺。
    22日清晨,天未放亮,打好背包,整队步行到轮船码头上船。尽管我是生长在江南水乡,但这是我第一次乘船长途远行。船行澧水,进入洞庭,极目远眺,天水相连,浩浩荡荡,莽莽苍苍,真可谓:“洞庭波涌连天雪”!比课本里读到的,我脑海里的洞庭湖更加辽远,更加壮阔!尽管时值隆冬,寒风凛冽,我仍然昂首挺立在船头,禁不住心潮澎拜,思绪驰骋,热血奔涌!晚上21点到达长沙港。夜宿长沙市育英小学,虽然还是稻草地铺,但是在楼上,门窗紧闭,比前几个晚上土地上的稻草地铺暖和多了。
    23日上午,育英小学为我们举行欢送文艺活动,还为我们赠送了很多小学生们亲手制作的针线包,我分到一个针线包,上面绣了个红五星,一直保存了20多年,金属按扣早就锈蚀掉了,也没有舍得丢,搬家次数多了,还是不小心弄掉了。晚上上火车,这是我第一次坐火车,我们3连一百多人坐两节软座车厢,豪华,新颖、舒适,新奇。据接兵首长说,这是接待外宾的专车,外宾到长沙坐飞机走了,我们把车坐到湛江去接外宾。
    24--25日都在湖南境内,晃晃荡荡,走走停停,憋在狭小的车厢内,窝在软座沙发椅里难受极了,腰酸背疼腿胀脑袋晕,苦不堪言!十几年生活在农村跳跳蹦蹦,自由奔放,哪里受过这种痛苦憋屈哦!
    26日凌晨车入广西,天气明显热起来了,脱掉了棉衣裤。湖南的冬天树木凋零,广西的冬天郁郁葱葱。第一次走出家乡小天地,眼前景象焕然一新,仿佛置身异域。接兵首长给我们发了1974年12月份的津贴费6元,这在当时也算是一笔不小的收入哦 !途中列车先后停过几个兵站,吃饭象打仗,没有饭碗,只能用新发的军用嗽口杯,没有筷子,随手在路边树上折两根树枝在身上蹭蹭。以极快的速度抢饭、抢菜,否则,没有吃的了。我在沉思,我很郁闷,人民军队怎么可以是这样的?今后的日子怎么过呀?火车在好几个临时停靠点,看到南来北往的运兵火车,大部分是陆军,他们都是闷罐车厢里铺稻草。我们的软座车厢干净、整洁、新颖,简直就是高大上了!
    28日22点左右列车到达终点站---湛江火车站。广场不大,灯光昏暗,只见到处都挤满了新兵队伍。一辆宣传车由远而近,高音喇叭里播放着奔放激越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接着坐在副驾驶位置上的女军人,手持麦克风(那时候有个录音机是不容易的),用甜美的普通话朗读着广播稿:“亲爱的新战友,你们响应伟大领袖毛主席‘提高警惕,保卫祖国,要准备打仗’的伟大号召,光荣应征入伍,来到祖国的南海前哨……”是啊!这里是祖国的南海前哨!大海就是我将要纵横驰骋的疆场!南海就是我将要献身戍守的祖国海疆,心头不禁泛起自豪的浪花!
    28、29、30日,住湛江兵站,其间进行了简单的队列训练。明显感觉到山川相连,气候各异。家乡相距千里,隆冬时节,寒风呼呼,这里骄阳似火,单衣出行。我们的伟大祖国江山万里,风光无限!
    31日清晨,打背包,吃面条。晨曦初露,整队步行到军港码头,准备乘船去海南岛。因海上大雾,风浪较大,一直延迟到上午11时许才登舰离开湛江码头。我们乘坐的是一艘扫雷舰(舷号忘记了),1974年1月19日和南越阮文绍集团在西沙打仗的先期主力舰“389、396”号,就是这种同型号扫雷舰,舰体不大,排水量570吨,动力不强,速度只有15节。上舰后,连首长带领我们参观,舰首长给我们介绍舰上装备:主炮、副炮、高射机关枪、海式重机枪、火箭式深水炸弹发射器、水雷舱、烟雾弹、扫雷器具、机舱、水兵住舱、炮弹舱、厨房、帆缆舱…… 舰离码头,主机轰隆,全舰震动,汽笛鸣响,警铃阵阵,军舰上各个战位的就位报告声、口令声,不绝于耳。我站在甲板上,目睹军舰离开码头,劈波斩浪,奔驰在辽阔的大海上。一群群海鸥在舰尾咿咿呀呀的鸣唱,追逐军舰,盘旋嬉戏,时而俯冲贴近海面,时而扶摇直插蓝天……好一幅“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的壮士出征图景!
    湛江远去,海岸飘渺。风浪大起来了。军舰剧烈颠簸摇晃,海浪不时漫过甲板,猛烈地扑打着高耸的驾驶台。战舰奔驰,军旗猎猎,军舰时而跌入波谷,仿佛是在水中潜行,时而又冲上浪尖,劈开波峰,我们步履蹒跚,浪湿衣杉。为了我们的安全,接兵首长把我们集中到舱室里面席地而坐,不大一会儿,我们大部分人都晕船趴下了,还有的人呕吐了。我没有呕吐,但在震耳欲聋的主机舱里,居然睡着了。舰靠海南岛北部面临琼州海峡的秀英港,下舰后整队登上解放牌敞篷卡车,战友们一个个没精打采,脸色苍白,狼狈不堪。这是第一课,当水兵不容易啊!
    下午5时许,车队向我们的目的地,文昌县清澜港进发。和煦温柔的海风扑面而来,亲吻着革命战士的身影,轻抚着年轻水兵的心灵,吹开了热血男儿心头骤起的浪花,抹去了健儿们晕船呕吐疲劳的阴影。一路上看到农民在插早稻秧,很是稀奇。大家叽叽喳喳的议论不休,晕船呕吐的痛楚转瞬即逝。我们的家乡天寒地冻,海南已是春耕正忙。“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好男儿献身军旅,何惧故土远?岂被亲情牵?豪情壮志溢满胸间,气吞万里为国戍边!
    晚上19点多到达清澜港。远处大操场上掌声、锣鼓声、吆喝声阵阵,部队正在举行迎新年元旦文艺晚会。我们住的是一排茅草棚,地桩横架上铺木板,每个人一个垫子紧紧相挨,两排木板,两头顶靠用泥糊上的芦苇中间是走廊,只能从中间走廊床头的一端上床。晚餐是不限量的大米饭,每个人只有一勺小白菜,饿了很久,饥不择食,吃的很香。
    晚21点钟点名,我才知道我们澧县来的29个战友是水兵,其中我们大堰垱有4个人,我(联富大队),胡忠贵(安合大队),余绍春(星星大队),李世科(大堰垱镇)。
    不甘贫穷,不甘沉沦,搏风击雨,涅磐重生。大堰垱,你给了我太多不堪的痛苦记忆。在我幼小的心灵里,镌刻下了终生难忘的痕迹。今天,我逃出了大堰垱,站到了人生转折的新起点上。
    我的未来,将由此走向远方!远方在哪里?心在哪里,远方就在哪里!奔向远方,世间万物,皆我车马!
    沐浴大海晚风,耳闻惊涛拍岸,遥望星空北斗,思念远方故乡。辗转反侧,凌晨入梦!


                       后   记                               

     经历了人生的历练和磨难,倍加珍惜生活的甘甜,更加懂得人情世故的冷暖!
     完成职场生涯的使命,走上退休生活的自由行。回首往事,抚今追昔,痛感嬉戏日月,荒废了人生许多美好的时光,也居然还有许多值得回味的生活点滴。于是,重拾书本,以“文字伴我度年华,字里行间写春秋”。几十年南北驰骋,辛劳奔波,不忘根本,唯求积德行善;数十载丹心向阳,默默耕耘,勤学深思,归来还是读书。
    1974年,只是人类历史长河中的一瞬。但在我漫长而又短暂人生历程中是不可或缺的一环。48年过去,弹指一挥间。人生道路跌宕起伏,蜿蜒回旋。既有顺风顺水的凯歌高奏,也有逆境痛楚的苦难不堪。但我一直坚信,只要信仰坚定,胸有朝阳,即使筚路蓝缕,也要踔厉奋发。明天也许不是灿烂辉煌,但也一定是充满阳光!
    知识、阅历、胸襟积淀和展示的品格,日久就会被无意识的人格化,表现出一种境界和格局。这种境界和格局就会孕育出一种风范和气度,这是人生一种超然物外,非人工所能建造,有容乃大的格局!人生的这种格局不是娇柔做作,不是自诩自封,而是生活中被人广泛认同的共识。
    一个祖祖辈辈都是社会最底层农民出身的儿子,能有今天幸福安逸,颐养天年,不愁吃、穿、行的日子,我感恩养育我的父母,感恩毛泽东主席等开国领袖和革命先辈为我们打下的江山,感恩社会的和谐与繁荣进步,感恩理解和相伴我一路走来,相濡以沫,风雨同舟,患难与共的夫人!
    惟愿我们的伟大祖国山河无恙,更加强大!人民安居乐业,更加幸福!

    现在是2022年12月19日上午10时许。48年前的此时此刻,我正带着家乡亲人的依依不舍和万般眷念,到大堰垱公社集中,统一乘车来到车溪区区公所集合,正式告别家乡,踏上卫国戍边的征程。光阴如白驹过隙,转瞬48年过去了!
                  
                   出师未能斩楼兰,               
                   长使英雄泪满衫。
                   鬓秋未觉身躯倦,
                   南山草野也安然。


    谨以此文献给长期以来关注、关心我的亲人、朋友和同事们!水平所限,时间久远,记忆衰退,难免有疏漏和措辞不当之处,谨望恕谅!


                     
2022年12月19日上午10时完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12-19 10:08:43 | 显示全部楼层
经历了人生的历练和磨难,倍加珍惜生活的甘甜,更加懂得人情世故的冷暖。
完成职场生涯的使命,走上退休生活的自由行。回首往事,抚今追昔,痛感嬉戏日月,荒废了许多美好的时光,也居然有许多值得回味的生活点滴。于是,重拾书本,以“文字伴我度年华,字里行间写春秋”。几十年南北驰骋,辛劳奔波,不忘根本,唯求积德行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12-19 10:09:48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点赞难忘的部队生活记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12-19 20:39:34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苏局、老师佳帖!为您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12-22 09:21:4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文采飞扬!不负青春年华,有志者事竟成。向你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2 14:33:47 | 显示全部楼层
张新泉 发表于 2022-12-19 10:09
欣赏点赞难忘的部队生活记录。

本文所述,刚到部队,还没有开始部队生活,没有记录。我的部队生活记录,请看正扬网《大堰垱,我回来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2 14:35:54 | 显示全部楼层
史开均 发表于 2022-12-19 20:39
欣赏苏局、老师佳帖!为您点赞!

谢谢史老的关注和鼓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2 14:37:19 | 显示全部楼层
黄明高 发表于 2022-12-22 09:21
文采飞扬!不负青春年华,有志者事竟成。向你学习!

谢谢老战友的关注、鼓励和美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12-22 22:33:1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当兵从戌,在津市望江楼吃饭没有?我那时在望江楼工作,每年接待新兵,餐厅消毒,为新兵开餐后他们再去津市一完小休息后上轮船去长沙。美好的回忆,美好的人生。欣赏佳作,点赞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12-22 22:33:4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当兵从戌,在津市望江楼吃饭没有?我那时在望江楼工作,每年接待新兵,餐厅消毒,为新兵开餐后他们再去津市一完小休息后上轮船去长沙。美好的回忆,美好的人生。欣赏佳作,点赞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4-24 13:23 , Processed in 0.034284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