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津市万石诗 于 2023-2-9 10:14 编辑
(续昨)
中共成立前后在北京工作的回忆
朱务善
一九五六年六月
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的组织及其活动
青年团的组织,实际上在党的组织之后。有了党的组织,鉴于青年运动高涨有组织青年团的必要,才由朱务善等于一九二一年末开始组织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就是那时一般学生都知道的 S . Y 。开始这个组织只限于北大,后来发展到北京各大学及专门学校。老实说,那时候我们对于 S . Y 的主要任务及工作方向,还不大清楚。我们只知道 S . Y 是共产党的预备学校,而忽视了青年团是共产主义青年本身的组织,除却政治路线应当听从共产党以外,他们也应有自己关于青年本身的单独工作。我们开始发展青年团活动的时候,在各种群众场合之下,在各个团体与机关中,不论其年龄大小公开的招收团员,有时候在学校中用 S . Y 的名义大贴其广告,招收团员,让青年们自由报名入团,随后在 S . Y 团员中选取其先进优良者加入共产党。有问题的人要求加入共产党,我们也先把他放在青年团组织中观察,观察相当时日,然后决定是否可以加入共产党,上述"今日"派的胡鄂公、邝保汉要求加入我党,我们就这样办的,经过相当考察,我们认为他们不够资格入党,后来就把他们从 S . Y 清洗出去了。我们用什么方法把他们清洗出去的呢,事先通知了一般团员,因为要开除胡鄂公及邝保汉等人的团籍,我们在支部大会上宣布了北京青年团组织完全解散,从此他们也就不再为青年团了。这就是那时我们对青年团的看法和青年团本身工作情形。到一九二三年以后,在北京领导同志对青年团的认识渐渐明确,同时从苏联和法国又回来了不少干部,因为党和青年团在北京发展很快,党区委乃决定黄日葵为北京党委书记,刘伯庄为青年团书记,专门担任青年团工作,始确定了团对党的关系,和青年团工作对象,主要是应当注意关于青年本身利益的活动。在北京青年运动中,青年团的工作发展很快。我们的工作在北京可以说无孔不入,当时的学生运动及一切社会活动,几乎没有一处不是由我们领导的。因此,那时绝大多数的先进青年,都为我们所吸收,加入了我们的青年团,后来变成了很忠实的党员,如云泽(即乌兰夫同志)、奎壁、多寿、刘锡五诸同志,都是那时北京青年团的先锋队。 应当指出,自从共产党员及青年团领导了一切青年运动及社会活动,于是这些活动才有他们正确的政治面貌,把"五四"运动时所采用的"内除国贼、外抗强权"改变为"打倒国际帝国主义"、"打倒封建军阀"的合乎那时所谓国民革命(民族资产阶级)的口号,换言之,我们把党的政治路线与我们的实际活动紧密的联系起来了;因此,我们可以说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前的青年群众运动和其他一切社会政治活动多半是自发的缺少领导的,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这些活动,就成为有组织的了。这些组织的社会政治活动开始不久,就碰着了反动资产阶级的反对,胡适即为其代表。他那时在北大当教授担任英文系主任,不主张大学生作群众社会活动,他说这是青年自杀政策。他反对我们参加而且组织一切社会活动,提倡所谓读书运动,不问政治。我们的回答是:你不问政治,政治要问你呢!(李大钊同志当时的名言)。胡适大力反对谈马克思主义,他说谈主义是阿猫阿狗都能做的事,而主张研究问题,把中国应解决的问题仔细研究后,从而一滴一点的去解决。我记得有一次那时尚在紫金城内称帝的薄仪,由他的外国老师英国人庄士敦的介绍,要召见胡适博士,胡博士当时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见了溥仪如何称呼他。后来胡博士自己很高兴的解决了这个问题。他根据中华民国成立时与清帝逊位的和约,见薄仪时乃得意的称之为"皇上"。一九二四年段祺瑞为反对孙中山所要求的全国国民会议在北京召开善后会议,聘请胡适博士参加,胡博士为得到解决中国问题的机会,兴高采烈的参加了善后会议。结果,胡博士在善后会议中坐了长时间的冷板凳,甚么问题也没解决。后来因为我在北大某次会议场合中讥讽了胡博士很会一滴一点的解决问题,如称薄仪为"皇上"。在善后会议坐冷板凳等,引起了胡适对我的仇视与谩骂。总之,在紧接"五四"运动而后,胡适马上就成了宣传唯心主义,反对马克思主义的先锋,反对中国革命的国际帝国主义者的走卒。(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