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上善若水 于 2016-11-7 10:55 编辑
《津津有味的津市》(一) 津市牛肉粉创造出惊人GDP
明清两朝相继有北方回、维族人群迁徙来津市,回族小店的牛肉汤泡的米粉逐渐被汉族人接受和喜爱,距今已有近200年的历史。2013年“津市牛肉米粉”成功申报国家地理证明商标注册。 2016年7月,常德米粉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津市牛肉米粉用北方饸饹面食法,适应南方习惯,取汉族手工法,自制米粉,配以清真牛肉汤汁臊子,形成最早之牛肉米粉。
从跨入本世纪之初开始,津市城内3家米粉厂、280余家经营米粉的店、馆、酒楼,每天为市民制售米粉约20000斤。以平均每碗用粉8两计算,一天卖牛肉粉2.5万碗;以平均每碗五元计算,一天营业额20万元。
一年365天,粉厂老板异口同声说:“我们一年生产362天,只有春节歇两三天,还被顾客催来上班,因为那时候最忙,还要加班。”那就按362天算。一年全市280余家经营米粉的店、馆、酒楼的总营业额就有了7240万元。
再加上本地粉厂为外地加工、生产的米粉,津市粉厂在外地开办的连锁粉厂生产的米粉,津市人走出去在外省外地开办的粉厂,有一个不完全统计数字,这一类米粉厂至少26家,日生产量至少13万斤,这26家米粉厂配套的津市牛肉粉馆约有万余家。按津市的价格计算,合起来,每年津市牛肉粉创造的GDP差不多在4个亿以上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