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永志 于 2023-3-13 11:26 编辑
朗州司马刘禹锡(46) 游桃源一百韵【之二】 刘禹锡
桃花源牌楼
【原文】 我来尘外躅(1),莹若朝酲析(2)。 崖转对翠屏(3),水穷留画鹢(4)。 三休俯乔木(5),千级攀峭壁。 旭日闻撞钟,彩云迎蹑屐。 遂登最高顶,纵目还楚泽(6)。 平湖见草青,远岸连霞赤。 幽寻如梦想,绵思属空阒(7)。 夤缘且忘疲(8),耽玩近成癖(9)。 清猿伺晓发,瑶草凌寒坼(10)。 祥禽舞葱茏(11),珠树摇玓瓅(12)。 羽人顾我笑(13),劝我税归轭(14)。 霓裳何飘飖(15),童颜洁白皙(16)。 重岩是藩屏,驯鹿受羁靮(17)。 楼居迩清霄(18),萝茑成翠帟(19)。 仙翁遗竹杖(20),王母留桃核(21)。 姹女飞丹砂(22),青童护金液(23)。 宝气浮鼎耳(24),神光生剑脊。 虚无天乐来(25),僁窣鬼兵役(26)。 丹丘肃朝礼(27),玉札工紬绎(28)。 枕中淮南方(29),床下阜乡舄(30)。 明灯坐遥夜,幽籁听淅沥(31)。 因话近世仙(32),耸然心神惕(33)。 以上叙述诗人自己游桃源观的经历闻见。
【注释】 (1)尘外:犹言世外。出处汉·张衡《思玄赋》:“游尘外而瞥天兮,据冥翳而哀鸣。”躅(zhú):踯躅,徘徊。 (2)朝酲(zhāo chéng): 谓隔夜醉酒早晨酒醒后仍困惫如病。出处 《汉书·礼乐志》:“百末旨酒布兰生,泰尊柘浆析朝酲。”析酲(xī chéng):解酒,醒酒。解酒,醒酒。《文选·宋玉<风赋>》:“清清泠泠,愈病析酲。” (3)翠屏:苍翠直立若屏风的山。 (4)画鹢(huà yì):鹢,大鸟也。画其像着船头,故曰鹢首。后以“画鹢”为船的别称。《淮南子.本经训》:“龙舟鹢首,浮吹以娱。”高诱注:“鹢,大鸟也。画其像着船头,故曰鹢首。” (5)三休:多次休息。贾谊 《新书·退让》:“ 翟王(dí wáng)使使至楚 , 楚王欲夸之,故飨客於章华之台上。上者三休而乃至其上。”后因以"三休"为登高之典。 (6)还:环视。 (7)空阒(kōng qù):意思是空虚而寂静。 (8)夤缘(yín yuán):攀援;攀附;曲折行走。韩愈 《古意》诗:“我欲求之不惮远,青壁无路难夤缘。” (9)耽玩:亦作“ 耽翫 ”。专心研习;深切玩赏。《三国志·吴志·士燮传》:“耽玩《春秋》,为之注解。”《晋书·皇甫谧传》:“耽翫典籍,忘寝与食,时人谓之‘书淫’。” (10)瑶草:仙草。此指珍异之草。凌寒:冒寒。坼:裂开,发芽。 (11)祥禽:指鹤等吉祥的鸟。葱茏:青葱茂盛,此指树木。 (12)珠树:神话、传说中的仙树。《山海经.海外南经》:“三珠树在厌火北,生赤水上。其为树如柏,叶皆为珠。”玓瓅(dì lì):意为珠光闪耀。汉司马相如《上林赋》:“明月珠子,玓瓅江靡。”一本作“的瓅”。唐杨炯《少室山少姨庙碑》:“佩珠玑而玓瓅,袭罗縠而飘颻。” (13)羽人:仙人,这里指道士。《楚辞·远游》:“仍羽人于丹丘兮。”王逸注:“人得道生羽毛也。” (14)税:通脱,解。归轭:归去的车驾。轭,车辕前端加于马颈的横木。谢朓《京路夜发》:“行矣倦路长,无由税归秧。”(14)税:通脱,解。归轭:归去的车驾。轭,车辕前端加于马颈的横木。谢朓《京路夜发》:“行矣倦路长,无由税归鞅。” (15)霓衣:仙人以云霓为衣。《楚辞·九歌·云中君》:“青云衣兮白霓裳。” (16)洁白皙:肤色洁白。《乐府·陌上桑》:“为人洁白皙,鬑鬑颇有须。” (17)羁靮(jī dí):马络头和缰绳。喻束缚。 (18)迩:近。清霄:天空。 (19)萝茑:女萝和茑。两种蔓生植物。常缘树而生。帟(yì):帐幕,亦指幄中座上的帐子。 (20)仙翁:指壶公。费长房遂欲求道,而顾家人为忧。翁乃断一青竹,度与长房身齐,使悬之舍后。家人见之,即长房形也,以为缢死,大小惊号,遂殡葬之。后长房从壶公入深山学道,辞归,翁与一竹杖,曰:“骑此任所之,则自至矣。既至,可以杖投葛陂中也。”又为作一符,曰:“以此主地上鬼神。”长房乘杖,须臾来归,即以杖投陂,顾视则龙也。事见《后汉书·费长房传》。 (21)王母:神话中的西王母。《太平御览》卷九六七《汉武故事》:“后西王母下,出桃七枚,母因啖二,以五枚与帝。帝留核著前,母问曰:‘用此何?’上曰:‘此桃美,欲种之。’母笑曰:‘此桃三千年一著子,非下土所植也。’” (22)姹女:道家炼丹,称水银为姹女。《参同契》卷下:"河上姹女,灵而最神,得火则飞,不见埃尘。" 蒋一彪 集解引 彭晓曰:"河上姹女者,真汞也。见火则飞腾,如鬼隐龙潜,莫知所往。"唐 刘禹锡《送卢处士》诗:"药炉烧姹女,酒瓮贮贤人。" (23)青童:仙人。李白《游泰山》:“偶然值青童,绿发双云鬟。”金液:仙丹。《抱朴子·金丹》:“余考览养性之书,鸠集久视之方,曾所披涉篇卷,以千计矣,莫不皆以还丹金液为大要者焉。然则此二事,盖仙道之极也。” (24)鼎:炼丹器。《周易参同契》有《鼎器歌》。 (25)虚无:空中。 (26)窸窣(xī sū):形容轻微细碎之声。李贺《神弦》:“海神山鬼来座中,纸钱窸窣鸣飙风。”役:驱使。 (27)丹丘:仙人所居。此指桃源观。《楚辞·远游》:“仍羽人于丹丘兮,留不死之旧乡。”王逸注:“因就众仙于明光也。丹丘昼夜常明也。” (28)玉札:道书之类。颜真卿《晋紫虚元君领上真司命南岳夫人魏夫人仙坛碑铭》:“太微天帝……授夫人玉札金文,位为紫虚元君。”紬绎(chōu yì):引出端绪,整理出头绪,引申为阐述。 (29)淮南方:淮南王刘安所作专讲神仙黄白之术的书籍。《太平御览》卷九四六引三国魏邯郸淳《笑林》:“楚人贫居,读《淮南方》,得螳蜋伺蝉自鄣叶,可以隐形。”《汉书·刘向传》:“本名更生……淮南有枕中《鸿宝》、《苑秘》书,书言神仙使鬼物为金之术及邹衍重道延命方,世人莫见,而更生父德武帝时治淮南狱得其书。”师古曰:“藏在枕中,言常存录之不漏泄也。” (30)阜乡舄(fù xiāng xì):指仙人的鞋子。秦汉间齐人安期(也称安期生﹑安其生)﹐为琅琊阜乡人。传说他曾从河上丈人习黄老之说﹐卖药东海边。秦始皇东游﹐与之语三日夜﹐赐金璧数千万。出阜乡亭﹐皆置去﹐留赤玉舄一双为报。见旧题汉刘向《列仙传.安期先生》。后因以"阜乡"借指仙乡。 (31)幽籁(yōu lài):幽雅的声音。淅沥:雨声。 (32)近世仙:指本地飞升成仙的瞿童等。 (33)耸然:高耸貌;惊惧貌。耸,通“悚”;.敬畏貌。神惕:即神竦心惕,意思是肃敬的样子。
【试译】 我来桃花源独自徘徊,晶莹剔透如早上醒酒后清晰。
悬崖转过对着如同翠屏的大山,水的尽头停留画着鹢首的龙船。, 不停登高俯视乔木,攀援千级峭壁。
旭日升起时听到庙宇撞钟,彩云迎接趿拉着的木屐。
我登上了最高山顶,目光环视云梦楚泽。
平湖见到草青,远岸连接彤红的晚霞。
幽寻宛若梦想,绵思属于空无寂静。
曲折行走利于忘记疲劳,沉迷于玩乐容易成癖。
清猿等天亮出发,仙草冒寒冷发芽。
吉祥禽鸟在葱茏树木间飞舞,犹如仙树摇曳着光彩。
道士们看着我笑,劝我租辆车回去。 霓裳为什么飘飘摇摇,童颜却干净白皙。
重岩是保障,驯鹿接受马笼头和缰绳。 楼居接近天空,女萝和茑是翡翠帐子。
仙翁送给你竹拐杖,西王母留给你做种子的桃核。
“姹女”“朱砂”熔炼,青童护卫着炼成的金丹。
宝气浮升于鼎耳,神光产生于宝剑的背脊。
空中传来美妙的天乐,僁窣如同鬼兵被人驱使。
桃源观整肃朝廷的礼仪,道书有精细地阐述。
枕中藏着刘安黄白术书《淮南方》,床下留有阜乡安期生报恩的鞋子。
明灯伴坐漫漫长夜,幽清中听着淅淅沥沥声音。
因为说到近世神仙,突然惊惧并且神竦心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