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三月份,《常德晚报》发表了三篇令我高兴的文章,一篇是我自己写的,两篇是我们正扬网友撰写的。文章见报后,我欣喜地阅读起来。虽然文章不长,但也彰显了编辑的智慧和水平。一是标题改得好。我写的《在学习雷锋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编辑改成了《雷锋永远年轻》,口号式标题改成了散文式标题。另外两篇文章标题也改得很好,比原作更简洁、更朴实、更亲切、更适合老年人的口味了。二是文字润色好。既尊重原创作者,不大删大简,又在关键处,细细推敲,略作润色便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三是文章编排简洁明了、赏心悦目。我顿生感慨:编辑到底是编辑!他们是人梯、是伯乐,是为他人做嫁衣裳的人,可亲可敬、值得尊重!忽然我想起了四年前写的一篇类似这种感慨的文章,现与网友分享,恳请教正。
相识·收获·感恩:结缘《领导科学》
前天清理书房里留存的报纸刊物,欣然发现几本《领导科学》杂志。当天晚上,我按照手机里存储的号码,试着给杂志社的编辑介明菊老师发了一条短信。近20年了,没想到这位老师依然还是老号码。她也感到惊喜,很快回复。接着我们互加了微信,两位素未谋面的老朋友终于又联系上了。 《领导科学》杂志由河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是综合反映领导科学理论与领导工作实践的全国中文核心期刊。《领导科学》自1985年创刊以来,致力于积极探索领导活动规律,深度关注和探析领导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及时反映领导实践的新发展、新突破、新经验,为提升领导成效、培养现代领导人才、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现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河南省二十佳期刊和一级期刊,被读者赞誉为“领导智囊、学科旗帜”。 我是1986年开始接触《领导科学》杂志的,后来连续订阅12年。2002年3月,我从政府副秘书长位置上调进市政协机关,担任代理秘书长,试着给杂志编辑部寄了一篇打印稿短文。不料很快发表在4月份的领导科学杂志上,编辑推敲了一个好标题《云卷云舒心宜平》,并在刊物封面上展示。这篇短文,又被山西、安徽的几个地市的组织部内部刊物转载,我由此还结识了几位外省的朋友。无意间的收获,一下子唤醒了我为报刊写稿的盎然兴趣。 我没有去过郑州,只知道《领导科学》杂志社在丰产路23号。我不认识编辑部的老师,只是从每篇文章后面留下的责任编辑姓名中知道这些默默奉献的老师的。我从2002年开始至2012年,10年时间,我在《领导科学》杂志发表文章10篇。虽然谈不上丰产,总算也是收获。
有感而发,不无病呻吟。我的文章立意、观点,都源于我的亲身感受、从实践中得来的感悟,自然比较贴近实际,具有较强针对性。1986年,我担任西洞庭农场副场长,8个副场长中,我开始是排在最后一位。1995年我担任政府副秘书长时,11个副秘书长中我排在第一位。我深知处于受制于人又制约人,既被动又主动这样一种特殊地位的副职,与其他班子成员的主动沟通、配合、支持对于有效发挥班子整体功能十分重要。我根据自己的体会感悟,把多年前写的一篇《副职间如何优化共事环境》,通过电子邮件发给了《领导科学》杂志,没想到竟在2013年发表了。文字没有删改,只加了三个大标题。这种有感而发的东西,比较真实、朴实,具有借鉴性、可读性。
实践总结,不空发议论。1999年,我奉命处理群众集资入股的历史遗留问题。在市委、政府的领导下,为老百姓挽回了经济损失,为政府办成了一件好事,化解了当时最大的不安定因素。我在接待上访中得到磨砺,在为民解难中享受乐趣。我写的《应对复杂局面应持的态度》就是通过这项工作总结出来的体会,发表在《领导科学》2005年第17期上。我在常德市政府担任副秘书长、办公室主任八年中,遇到了三对书记市长闹不团结,我有点在夹缝中生存的感觉。等到几任书记、市长相继离开后,我不评论谁对谁错,只是根据自己亲身体会,写了一篇《面对闹不团结的党政一把手……》,提出了五点体会,很快被《领导科学》2006年第14期发表。这些从实践中总结的经验体会,具有可信性、可操作性。我在地委办秘书科、国营农场、乡镇企业局,政府机关、政协机关工作过,虽没有做出重要贡献,但在每个岗位上都能得心应手,获得好评,一个重要体会是注重学习、注重积累,注重总结,在学习总结中得到提高,并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增强自己的工作能力。
我心和谐,不急功近利。由于我学历不高,只上过一年半初中,自学考试才拿个大专文凭。接着参加法律本科自学考试,拿了10张单科合格证,后来放弃了。基础不好,起点不高。个人经历和知识的缺陷,逼起我学习钻研领导方法和领导艺术。当时读了不少这方面的书,做了不少学习笔记,写了一些心得体会。我不是记者、不是编辑、不是学者、不是作家,我是一个业余作者、一个业余通讯员。我写一些文字,纯粹是一种快乐的休闲,都是在早晨晚上、节假日写的。班照上、会照开,活动照常参与、事情样处理。每每向报刊投稿后,就再不问津,从不向编辑打听询问,总是文章发表后,收到样刊样报才知道拙作已经发表。我没有别的能耐,但参加工作四十多年,乃至退休后的日子,不管工作难易、无论顺境逆境、不管什么时候,始终我心和谐,充满激情,保持那么一种精气神。 由《领导科学》杂志的编辑,联想到其他报刊、网站的编辑、版主。他们默默耕耘、严谨把关、热情服务,呕心沥血,做的是甘当人梯的工作、为他人作嫁衣裳的工作、为作者带来快乐的工作、为读者传递文明的工作。我深深感恩编辑、版主,并以虔诚之心,向他们致敬,为他们祝福!
(作者系湖南省常德市政协原副主席) (此篇随感被《领导科学》杂志的公众号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