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583|回复: 15

毛泽东用物理题难倒钱三强,美国诺奖得主叹服:毛泽东思想太伟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4-12 10:04:4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文最后由杨支埃2023.04.12.10..03编辑

               毛泽东用物理题难倒钱三强,
      美国诺奖得主叹服:毛泽东思想太伟大

       1955年1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毛泽东亲自主持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

和以往不同的是,这次扩大会议的与会者除了既定人员外,还临时添加了两位成员,他们分别是中国地质学奠基人的李四光和物理学大能钱三强。

会议上,李四光和钱三强向中央领导们介绍国外原子能发展情况和我国近几年原子能研究的情况。

在钱三强讲述核物理学的研究发展概况,讲到核原理的时候,先前一直在“静心听讲”的毛泽东突然示意自己要插一句话。

只见主席站起身问原子核是由中子和质子组成的吗?听到钱三强回答是之后,主席紧接着又问质子和中子又是什么东西组成的?

主席这一问,可把钱三强这位物理界的大能问住了,毕竟当时世界上发现最小的物质单位就是质子和中子,这是各国科学家经过多年研究之后得出的公认结论。

而在二十多年后召开的世界第七届粒子物理学专题讨论会上,诺贝尔物理学得主,著名物理学家格拉肖根据毛泽东的观点,将尚未被研究发现的未知部分命名为“毛粒子”。

格拉肖惊叹于毛泽东思想伟大的同时,以这种方式纪念这位改变世界的伟大哲人。

那么,主席提出了怎样的观点?他的一生又与自然科学有着怎样的“缘分”?

毛泽东与科学

在很多不明真相的围观群众的眼中,毛泽东是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是社会科学的集大成者。但是,除了社会科学外,毛泽东在自然科学,尤其是物理学上的造诣也不容小觑。

所以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伟人心中那份不变的科学情怀。

从19世纪初到20世纪,地球上掀起了两股改变世界的浪潮,一股是由自然科学急速发展而引发的技术革命浪潮,电力和无线电的应用让人类社会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三级跳。

另一股则是由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广泛传播导致的社会革命浪潮,无产者与当局之间的斗争,迫使政府做出有利于无产阶级的让步。

两股力量相互助长,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促进社会变革,冲击着世界上众多的民族和国家,连封建统治异常严密,长期处在闭关锁国状态中的中国也没能从这两股浪潮的冲击下“独善其身”。

彼时,由于满清政府奉行的闭关锁国政策,再加上儒家理学所拥趸的三纲五常以及传统思想,自然科学被当局视作奇技淫巧,是没有任何价值的“术”。

因此,在政策和主流思想的加持下,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陷入到停滞之中,进而导致满清政府在各个层面上全方面落后西方世界,陷入了被海外国家瓜分殖民的绝境之中。

长久以往,遭受民族欺凌和封建剥削的中国人民已不堪重负,许多先进分子纷纷举起了学习科学知识,救国救民的旗帜。

尤其在新文化运动后,“德先生”和“赛先生”已经深入人心,一场属于中华民族的大变革正在悄然进行中。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无数仁人志士为了寻求民族解放,开始在这个名为社会的熔炉中展开社会实践,年轻的毛泽东也加入到了这场庞大的实验中。

在社会实践中,毛泽东深深地感受到了旧中国社会制度腐败,民不聊生,糟糕的现状迫使他开始深入研究社会,寻求救国救民的真谛。

为了能找到中国社会的病根,毛泽东选择在求知中启蒙,从儒家传统的四书五经转到了世界各国的科学书籍,比较系统地研究了西方资产阶级启蒙学者的代表作,其中就有大名鼎鼎的《社会契约论》。

除了社会科学外,毛泽东学习的过程中还研读了很多自然科学书籍,其中就包括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以及赫胥黎的《天演论》。

达尔文和赫胥黎是进化论的拥趸,他们的思想和研究成果给宗教氛围浓郁的欧洲带去了一点小小的变革震撼。

e7cd7b899e510fb3c9512bb865bd339ed0430ceb@f_auto.jpeg

而进化论中适者生存的概念在被严复等先哲引入中国后,在国破家亡的大背景下,中国的知识分子将其当作一种社会学说,当作一种新兴的,求强的发展观。

用属于自然科学范畴中的进化论思想来宣扬自强、自立、自治。冲破桎梏在中国人身上数千年的思想枷锁,从而激发人们救国图存的热忱。

在考入湖南第一师范后,毛泽东虽然学习了一些自然科学知识,但出于对社会奥秘进行探索的强烈欲望,他开始专修社会科学。

然而在进一步的学习和实践中,毛泽东发现这个世界的所有知识是一个完整体系,没有自然科学,也就没有社会科学,不能顾此失彼,也不能因为自然科学晦涩难懂而因噎废食。

在组织新民学会期间,毛泽东特别重视哲学与自然科学的密切联系。他深感自己在“数理化生”的弱势,决心在较短的时间内设法补足。

很快,在毛泽东的不懈努力下,他自身的自然科学水平来到了一个新的台阶,以“数理化生”为武器,向封建反动势力发起了新一轮斗争。

在他主编的进步报刊《湘江评论》上,尖锐地指出社会的思想空虚、腐败和人民的愚昧、迷信,并将造成这一切的原因归咎到科学不发达的因素上。

b3119313b07eca8022f2621a26ad6cd6a34483f6@f_auto.jpeg

正所谓,信科学则生,不信科学则死,科学知识是毛泽东早年对抗旧社会的一柄神兵利器。

caef76094b36acafa0138d1fc357761b03e99cf8@f_auto.jpeg

建国后的物理学情怀

1949年10月,华夏大地的历史掀开了崭新的一页,紧接着,共产党人在这块土地上开始了伟大的实验。

繁重的社会改造任务、经济恢复和经济建设任务,都在促使毛泽东加紧学习自然科学,这时的学习内容更加广泛,同时深度也有所之增加。

除了书本上的知识外,毛泽东还在繁忙的日常工作中,挤出宝贵时间去把握中国和世界自然科学的新成就,了解自然科学的学术动态。

而随着原子能和战略核武器的发展,中国围绕原子能的研究也被提上了日程。

当时,关于是否进行核武器的研究展开了讨论,不少军方人士认为要将精力放在常规武器的研究上,尽快建立一直强大的地面和海空部队。

c2fdfc039245d6887c12f324134c8615d31b24bc@f_auto.jpeg

但是,毛泽东却表示,如果没有原子弹,那么中国将永远面临敌对势力的核讹诈,战略空间将会进一步被挤压,而为了打破帝国主义的战略封锁,我们必须要研发出核武器。

在原子项目上马后,毛泽东也开始了对高能物理方面的学习。

早在1953年,毛泽东就开始对物理学中的粒子提出了自己见解,那一年,毛泽东身边派来了一位20多岁的保健医生徐涛,毛泽东把这位医生当作了自己的一个年轻的朋友。

毛泽东突然对徐涛谈起了物质结构问题,先从墨子入手,认为墨家哲学中的“端”,就是西方原子理论的雏形。

之后,他又提到了道家经典庄子之中的著名理论:“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在毛泽东看来,即便是原子中的质子和中子,也有再进行无限可分的可能。

在1955年的扩大会议上,毛泽东和钱三强的交流中,再度谈起了物质无限可分的可能,这个问题难倒了钱三强,毕竟以时下的研究成果,中子和质子内的世界还没有被探索出来,但存在继续细分的可能。

于是钱三强停了一会儿说:“根据现有的研究成果,只能得出质子、中子是构成院子的基本粒子,而所谓的基本粒子,也就是最小的,不可再分的。”

902397dda144ad34c311a8006e2cf7ff30ad8521@f_auto.jpeg

对于钱三强的解答,主席在思考一阵子后,反驳道:“如果按照哲学的观点来看,物质是无限可分的,所以也应该有比质子和中子更小的粒子。”

毛主席创造性地将哲学和物理学结合在一起,着实让负责原子能工作的钱三强大开眼界,也为他未来的工作提供了一个崭新的研究方向。

很快,毛泽东关于微观粒子的猜想就得到了认证,就在扩大会议结束后不久,由美国物理学家塞格勒领导的研究团队使用具有62亿电子伏能的质轰击铜靶子。

在这次实验中,该团队发现了反质子和反中子,并发现了粒子与反粒子的对立统一,从而证实了毛泽东关于基本粒子质子、中子也可以继续被分的哲学预言。

用哲学的方式来思考物理问题,是毛泽东通过多年的学习而形成的相关经验,而这份经验和思考方式,也在海外掀起了一股不小的“毛式物理思想浪潮。”

1963年,休刊达3年之久的《自然辩证法研究通讯》复刊,这是一本发行量不大,但是被专业人士奉为瑰宝的杂志期刊。

如此专业化极高的刊物,自然引起了毛泽东的的注意,在翻看刊物的时候,他看到了日本物理学家坂田昌一从俄文转译的文章《基本粒子的新概念》。

d53f8794a4c27d1e2a0c2693ac5b5665dcc438dd@f_auto.jpeg

通篇读下来后,毛泽东发现这篇文章的主旨,和自己关于粒子的继续细分大差不差,坂田昌一的思想引起了主席对这个人的兴趣,认为他是站在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上的。

彼时,中日之间尚未恢复正常的外交关系,日本在二战后并没有被彻底清算,大量的右翼份子依旧活跃在日本政坛中,这些人又是不折不扣的反共分子,自然仇视新中国。

但是,官方交流虽然处在停滞阶段,民间的交流却没有因日本政坛而终止。1964年8月,中国科学院召开了国际性北京科学讨论会,有367位科学家参加了此次盛会。

坂田昌一则以日本代表的身份来到了北京。同年8月中旬,毛泽东与坂田昌一展开了会晤,坂田昌一在这位伟人的身上找到了共同语言,他万万没有想到,一位叱咤风云数十年的政治家,却在物理这种基础学科上有如此高的造诣。

b7fd5266d0160924fa474bc46289cef1e7cd342d@f_auto.jpeg

与坂田昌一的谈话公开后,在海内外引发了不小的反响,我国的一些物理学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的粒子,也就是毛粒子。

之后,关于粒子的新模型也被相关物理学家所提出,在1966年于北京召开的物理学讨论会上,我国物理学家公布了新模型理论的成果,坚持基本粒子并不基本,结构仍然无限可分的观点。

这一观点震撼了在场的海外科学家,他们对于毛泽东这种哲学式的物理研究方法感到新奇,认为这是一个不错的思考方向。

1977年,在毛泽东逝世后的第一年,在美国的夏威夷召开了第七届粒子物理学专题讨论会。

当时,人类对微观物质结构的认识已达到了第四个层次,也就是“夸克”层次,那么在“夸克”是否还有更加基本的组成部分,这一点成了讨论会上的一个讨论的焦点。

在会议上,美国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奖者格拉肖作为与会代表发言。

8601a18b87d6277f2f9db39c9eb6e43be824fc26@f_auto.jpeg

他将晦涩难懂又复杂的粒子物理,类比为一层一层的洋葱,认为在夸克的内部还有结构,这个世界上不存在什么基本的粒子。

之后,格拉肖又表示,中国的物理学家是这一理论的坚定拥护者,而这一理论的根源,要追溯到毛泽东对物质细分的哲学思辨。

所以,他希望将构成物质的所有假设组成部分命名为“毛粒子”,以纪念这一理念的伟大人物——毛泽东。

9f510fb30f2442a7bd301b3967cd5640d013028e@f_auto.jpeg

结语

作为改变中国历史的伟人,毛泽东一生酷爱学习,对自然科学有浓厚的兴趣,在物理学的造诣上不可让人小觑。

他提出的关于科学技术的性质、功能、作用和发展规律的理论,以及关于科技发展战略和政策思想,是极其宝贵的经验。

伟人之所以是伟人,是因为在他身上,有着其他人没有的闪光点,活到老,学到老的箴言在他身上展现地淋漓极致,他的思想是当代中国人最为宝贵的财富。

优质历史领域创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4-12 11:15:4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老师佳帖给你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4-12 11:34:27 | 显示全部楼层
伟人之所以是伟人,是因为在他身上,有着其他人没有的闪光点,活到老,学到老的箴言在他身上展现地淋漓极致,他的思想是当代中国人最为宝贵的财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4-12 11:35:01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佳帖,为您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4-12 11:54:18 | 显示全部楼层
佳帖欣赏,为你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4-12 13:54:06 | 显示全部楼层
2DAA1F26-07F0-4561-8620-13DC0A443C01.jpe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4-12 14:59:0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科学精彩,品读史海深意,感佩分享才情,为杨老师您点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4-12 14:59:4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借屏问杨老师好,祝您幸福安康!遥致阖家欢乐,温馨吉祥如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4-12 15:46:44 | 显示全部楼层
伟人之所以是伟人,是因为在他身上,有着其他人没有的闪光点,活到老,学到老的箴言在他身上展现地淋漓极致,他的思想是当代中国人最为宝贵的财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4-12 16:11:3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覃老师首赞和邱版主及各位老师的评语及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14 01:36 , Processed in 0.039837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