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851|回复: 3

朗州司马刘禹锡(53): 柳宗元、刘禹锡论学书唱和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4-16 11:13: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永志 于 2023-4-16 17:34 编辑

朗州司马刘禹锡(53)
柳宗元、刘禹锡论学书唱和诗

    按 刘禹锡有散文《名子说》,写作确切时间无考,但我认为当作于元和九年以前,即被贬朗州司马期间。刘禹锡贞元二十年(804)结婚,带着新婚妻子薛氏来到常德。元和七年(812),薛氏去世,有说是因为难产去世的。八年时间,薛氏为刘禹锡剩下两个男孩一个女孩。儿子为长,乳名孟童、仑郎,在常德他们应该是开始学书的时候。元和十年(815),刘禹锡任连州刺史,于是有柳宗元《殷贤戏批书后寄刘连洲并示孟仑二童》诗,刘禹锡回赠《酬柳柳州家鸡之赠》诗,这是刘柳第一个回合诗歌唱和。接着,柳宗元又写了《重赠二首》诗,刘禹锡也逐一回赠,这是刘柳第二个回合的诗歌唱和。第三个回合,只有柳宗元的《叠前》《叠后》二首诗,刘禹锡是否有回赠,不得而知。我把刘柳唱和的诗歌整体命名为《柳宗元、刘禹锡论学书唱和诗》,这些都是谈论学习书法的诗歌,而且对象是教育后代学习书法。

110526gw4s4j84nntz7q06.jpg
“十一年前南渡客,四千里外北回人。”
——柳宗元《诏追赴都二月至灞亭上》

一、柳宗元殷贤戏批书后寄刘连州并示孟仑二童(1)
【原文】
            书成欲寄庾安西(2,纸背应劳手自题(3
   闻道近来诸子弟(4,临池寻已厌家鸡(5
【注释】
(1)殷贤:是对刘家子弟的统称。“孟、仑二童”,指禹锡的儿子孟郎和仑郎。转瞬间,禹锡的子女已经到了应该习字作文的年龄。禹锡除了自己亲自辅导他们外,还希望宗元能予以指点。“殷贤戏批书后”是“戏批殷贤书后”的倒装句,指刘家子弟寄书向宗元求教,宗元在书后戏题一诗。
(2庾安西庾翼(305年-345年),字稚恭,颍川鄢陵(今河南鄢陵)人。东晋将领、书法家,权臣庾亮之弟,官至征西将军、荆州刺史,世称小庾、庾征西,庾小征西。
(3)纸背:书法作品的背面。自题:自己签名题字。
(4)闻道:领会某种道理,《论语·里仁》:“朝闻道,夕死可矣。” 子弟:子与弟;亦泛指子侄辈。
(5)临池:指学习书法,或作为书法的代称。《晋书·卫恒传》:“ 汉兴而有草书…… 弘农张伯英者,因而转精甚巧。凡家之衣帛,必书而后练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 杜甫 《殿中杨监见示张旭草书图》诗:“有练实先书,临池真尽墨。”厌家鸡:喻贱近贵远。 晋何法盛 《晋中兴书》卷七:“ 庾翼书,少时与王右军齐名, 右军后进, 庾犹不分(忿)。在荆州与都下书云:‘小儿辈厌家鸡,爱野雉,皆学逸少书,须吾下当北之。’” 宋 陈师道 《赠吴氏兄弟》诗之一:“不解征西诸子弟,却怜野鶩厌家鸡。”

【译文】
    书作写成后想要寄给你这位“安西”,
    作品的背后还要劳驾你亲手题字。
    我听说近来你家的子弟们,
    临池学书似乎已不愿意效法你了。
    刘禹锡唱和:酬柳柳州家鸡之赠(1)
【原文】
        日日临池弄小雏(2),还思写论付官奴(3)
  柳家新样元和脚(4),且尽姜芽敛手徒(5)
【注释】
(1)柳柳州:柳宗元,时为柳州刺史。家鸡之赠:指柳宗元赠诗,中有“临池寻已厌家鸡”之句。
(2)小雏:比喻自己的儿子,即柳诗所云孟、仑二童。
(3)官奴:原指王羲之女玉润。《书法要录》卷三褚遂良《右军书目》:“正书五卷,第一《乐毅论》”四十四行,书赐官奴。又草书五十八卷,第十七、第十九均有“官奴小女”字样。宗元当时还没有儿子,书法只能传给女儿。
(4)元和:唐宪宗年号(806—820).元和脚:指柳宗元书体。《因话录》卷三:“元和中,柳柳州书,后生多师效。就中尤长于章草,为时所宝。湖湘以南童稚悉学其书,颇有能者。”
(5)姜芽:姜的嫩芽,据朱翌《猗觉寮杂记》卷上引《相书》,比喻儿童细嫩的手指,可用来比喻好手。
【译文】
         我每天临池摆弄几个年轻人,
    而且还要想着写《乐毅论》来给自己的儿子临摹。
    你的字可以说是柳公权元和字体的新样子,
    跟你学书者五指都成了姜牙一般的弯曲形状。
二、柳宗元:重赠二首
【原文】
    其一
    闻道将雏向墨池(1),刘家还有异同词(2)。
    如今试遣隈墙问
(3),已道世人那得知。
    其二
    世上悠悠不识真,姜芽尽是捧心人
(4)
    若道柳家无子弟,往年何事乞西宾
(5)
【注释】
(1)闻道:听说。将雏:领着儿子。
(2)异同词:意见分歧。
(3)隈墙:墙的弯曲处,墙角。张元一《嘲武懿宗》:“去贼七百里,隈墙独自战。”
(4)捧心人:源见“东施效颦”,见《庄子·天运》:西施心口痛,所以皱着眉头走在村子中,村中的一个长得丑的人看见了(西施)觉得她很漂亮,回家后也捂着自己的心口走在村子中。村中的富人见了她,牢牢地关着大门不出去;穷人见了东施,带着妻儿躲开(她)跑开。(东施)知道皱着眉头会很美,却不知道皱眉头为什么会美。喻指拙劣的模仿者。
(5)西宾:旧时宾位在西﹐故称。常用为对家塾教师或幕友的敬称。

【译文】
    其一
    我听说你领着儿子临池学书,
    你们父子之间意见也不统一。
    我如今要派人靠着墙向令郎打听的话,
    他恐怕一定说自己的书法与他的父亲并不相同,
    而世上人并不知道。
  其二
    世上的人悠悠不识真情,
    那些手如姜牙的人只能说是学西施捧心的东施。
    如果你要说我们柳家没有能作书法的人,
    那么往年,你为什么要请我做“塾师”为你写《西都赋》呢?
    刘禹锡唱和:答前篇
【原文】
    小儿弄笔不能嗔(1),涴壁书窗且赏勤(2)
    闻彼梦熊犹未兆(3),女中谁是魏夫人(4)
【注释】
(1)指刘禹锡的两个儿子,即柳诗题中“孟、仑二童”,亦即刘禹锡《名子说》中之咸允、承廙。白居易《刘白唱和集解》:“仍写二本,一付龟儿,一付梦得小儿仑郎,各令收藏,附两家集。”孟童即长子咸允,仑童即仑郎,亦次子同廙或承雍。嗔:嗔喝。
(2)涴(wò):弄脏。《晋书·王献之传》:“七八岁时学书,羲之密从后掣其笔不得,叹曰:‘此儿后当复有大名。’尝书壁为方丈大字,羲之以为能,观者数百人。”
(3)梦熊:生男预兆。《诗·小雅·斯干》“乃占我梦,吉梦维何?喂熊维罴,维虺维蛇。大人占之,喂熊维罴,男子之祥。”
(4)卫夫人:晋女书法家卫铄。《法书要录》卷一叙书法源流:“蔡邕传之崔瑗及女文姬,文姬传之钟繇,钟繇传之卫夫人,卫夫人传之王羲之。”《书史会要》卷三:“卫夫人铄,字茂猗,廷尉展之女,恒之从妹,汝阴太守李炬之妻,中书郎充之母。受法于蔡琰,善正行篆隶,撰《笔阵图》行于世。评其书者谓如插花舞女,低昂美容。”
【译文】
         我的小儿辈们弄笔写字没有什么可嗔怪指责的,
    在墙上、窗上胡涂乱抹总是值得赞赏他们的勤奋。
    我听说你将得贵子的吉梦而没有出现,
    那么不知道令爱当中哪一个可以成为卫夫人?
    刘禹锡唱和:答后篇
【原文】
    昔日慵工记姓名(1),远劳辛苦写西京(2)
    近来渐有临池兴,为报元常欲抗行(3)
【注释】
(1)慵(yōng):懒惰,懒散。记姓名:即学书。《史记·项羽本传》:“项籍少时,学书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姓名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
(2)西京:当指张衡《西京赋》。《衍极·至朴篇·书法源流》:“皇甫阅传柳宗元、刘禹锡、杨归厚。”《义门读书记·河东集》卷三:“卢携言:刘柳并学于皇甫阅,柳为升堂,刘为及门。”盖刘求柳为书《西京赋》,故柳诗有:“若道柳家无子弟,往年何事乞西宾”语。
(3)元常:三国书法家钟繇字,此借指柳宗元。抗行:及抗衡。《晋书·王羲之传》:“(羲之)书为世所重……每自称:‘我书比钟繇当抗行,比张芝草,犹当雁行也。’”

【译文】
    过去的佣人会写字只是用来记记姓名而已,
    我过去劳驾你辛苦地抄写《西京赋》也就是这个意思。
    如今我也有些临池写字的雅兴,
    大概可以像王羲之那样对你这位钟繇说:
    我的字可以与你一比高下了。
三、柳宗元:叠前
【原文】
    小学新翻墨沼波,羡君琼树散枝柯。
    左家弄玉唯娇女,空觉庭前鸟迹多。

【译文】
    小儿辈学习写字使得墨池波动,
    我真羡慕你如琼树一样播散那么多的枝条。
    我的家中只有一个娇女在泥土上乱写乱划,
    让我感到庭前到处都是鸟迹。
    柳宗元:叠后
【原文】
    事业无成耻艺成,南宫起草旧连名。
    劝君火急添功用,趁取当时二妙声。
【译文】
    很惭愧我事业无成而书艺小有成就,
    在尚书省起草诏令我们曾经其名,
    希望你还是努力地练习书法,
    求取与我在书艺上不相上下而再得到“二艺”的称誉。
【叠前、叠后两诗理解】
    前诗多少流露出膝下无子、门庭冷落的遗憾,并表达了自己对刘家子弟勤练书法的羡慕之情。当然,女儿在地上学习写字,尚思进取,对他来说也不失一种宽慰。后诗以感叹功业未就为发端,追述当年他和禹锡同在尚书省起草文书的往事。“南宫”,即指尚书省。“事业无成耻艺成”,暗示他是因政治事业“无成”才转攻书法,成就惊人艺业。一个“耻”字,透露出他在本质上是以事业为重、艺业为轻。语带辛酸,意含沉痛。自嘲之余,他鼓励禹锡继续苦练书法,以期日后两人可共同享得书法界的至高名誉。 “二妙”,是指晋代擅长草书的卫瓘和索靖。《晋书》中说,卫瑾为尚书令,“学问深博,明习文艺,与尚书郎敦煌索靖俱善草书,时人号为一台二妙”。“劝君”云云,分明是要禹锡多多发挥自己寄赠的砚台的功用,即勤练苦习,挥毫不辍,最终与自己一同成为与卫瓘、索靖前后辉映的唐代“二妙”。
烈士公园(4月15日).jpg
烈士公园走路拍摄(2023.4.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4-16 11:19:1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受益匪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4-16 16:37:48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学新翻墨沼波,羡君琼树散枝柯。
    左家弄玉唯娇女,空觉庭前鸟迹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4-16 16:51:18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佳作,欣赏学习,受益匪浅!为永志老师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14 00:58 , Processed in 0.038198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