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门的新关
从石门县城往北约十公里,有一个镇,叫新关。这里三面环山,一面临水。澧水南横,渫水纵贯,交汇于三江口,沿江守御,则水险可凭。东有金峰山、鸡鸣山峙立,后有野鹅山、毛家山环抱。境内岗峪相间,山水交融,气候宜人,雨水充足,土壤肥沃,宜粮宜林,物产丰富。 昔日,新关是石门通往桑植、鹤峰和县西北山区的要津,历为兵家必争之地。相传,东汉伏波将军马援曾在此渡水作战。明初,武德将军覃添顺见该地水险可凭,山峻可固,粮草丰足,乃在渫水南北两岸设关戍守,始称新关,辖今新关镇、皂市镇。一队在南岸深坪戍守,二队把关新关北岸东溪峪、西溪峪,三队守卫在新关覃家台。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大革命时期,新关农民运动蓬勃发展。1928年,中共组织举行了著名的“年关暴动”。 古隘新关,今日生机盎然。1958年横跨渫水建起长159.7米、宽7.1米的新关大桥,天堑关隘从此变为了坦途。石(门)清(官渡)公路经此,每日车辆如梭,行人如织。渫水两岸厂矿林立。集市贸易,活跃繁荣。它不仅是新关镇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而且曾因成为石门县新兴的工业重镇,而誉为“常德的德山”。 如今,新关旧景全换新貌,亦不愧为石门一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