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478|回复: 12

四渡赤水究竟高明在哪?让周总理感叹用兵如神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5-16 08:58:3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津市杨支埃 于 2023-5-16 16:48 编辑

本文最后由杨支埃2023.05.16.08.55编辑

                  四渡赤水究竟高明在哪?
                   让周总理感叹用兵如神

        据知,周总理在世的时候没事儿的时候特别喜欢听《长征组歌》,《长征组歌》中又特别爱听《四渡赤水出奇兵》。《四渡赤水出奇兵》的原诗结尾是“主席用兵妙如神”,文工团在创作过程修改了一下,改为“毛主席用兵真如神”,周总理看后说:“这是《长征组歌》中的神来之笔。”每次听《长征组歌》,他边听边打节拍,听到“四渡赤水出奇兵,毛主席用兵真如神啊”,就两眼放光,默默感叹“主席用兵真如神啊,真如神!”一生经历无数考验的周总理,长征是他一生最深的惦念,即使是弥留之际,他想听的仍是《长征组歌》。

8694a4c27d1ed21b6aa478e34e66f4c851da3f5f@f_auto.jpeg

四渡赤水让一群响当当的人物在军事上形成了对毛泽东的顶礼膜拜,让拥有超凡魅力、人格接近完美的周总理对他更是佩服得五服投地。

四渡赤水是军事上的难度天花板。一般正常情况下打仗,都是正儿八经的两军对垒,一方攻打另一方。如果再难一点的,就是出现以少敌多的情况,这时军事统帅会感受到相当的压力,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就是两军对垒下的以少敌多。如果再有一只军队在另一个方向对己方造成军事压力,让自己面临两方受敌的情况,压力进一步递增,比如历史上的虎牢关之战。如果面对敌人即将包围,同时十倍于己,装备比自己先进,一旦包围就是四面受敌的必输绝境,这就是四渡赤水的难度。四渡赤水是40万强装备敌军马上就要围困3万我军解围之战。一旦包围必死无疑,逃出生天是3万红军的唯一目标。

优秀的军事将领是在战场上寻机歼敌,卓越的军事将领是在战场上创造机会寻机歼敌,天才的军事将领是战场上的导演,连敌方都是自己的演员。四渡赤水中蒋介石已成为毛主席的提线木偶。

毛泽东在四渡赤水中把军事统帅应该具备的智谋、果敢、灵活、耐心等胜任要素运用到了极致,成为了千百年来的战术巅峰。孙子曰:“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毛泽东真的是神鬼莫测!你眼看他已陷入重重包围之中,突然间,他又绝处逢生。你眼看他已山穷水尽,可眨眼间又柳暗花明。

下面来讲下经过。

b64543a98226cffcdc25b8c05a09639cf603ea4e@f_auto.jpeg

土城战役遇到挫折后,毛果断决定放弃战斗,西渡敌军军力薄弱的赤水河,即一渡赤水。

一渡赤水后,蒋介石看出了毛的意图,红军有马上被围的风险。(当时红军最直接的办法就是从宜宾渡长江,军事统帅只要正常都会试一下。)然后毛泽东提出既然蒋介石以为红军要往前走,不如来个回马枪,趁敌军后方空虚,二渡赤水回师遵义,蒋介石开始成为毛泽东的提线木偶(既然你知道了我的意图,我就迷惑你,牵着你的鼻子走。)。

当蒋介石还在做着要在滇黔川交界处聚歼红军的美梦时,红军出发,在二郎滩东渡赤水,即二渡赤水。二渡赤水后,当敌军为找不到红军还在吵架的时候,红军已经占领遵义,并给吴奇伟部以重创,记住哦这是毛主席临时决定要打遵义外的吴奇伟的,这是红军长征以来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大捷。此次大捷振奋了红军的士气。

fc1f4134970a304ed6fc227e32c08e8ac8175c69@f_auto.jpeg

接下来毛泽东原本准备打周浑元部的,中央红军做出向乌江以东转移之势,蒋介石信以为真(他又中计了),命在茅台、长干山一带待命的周浑元纵队和吴奇伟残部“追剿”红军。奈何敌机发现了红军的运动(开了上帝视角,意图被识破),蒋介石让周浑元他们回去了。

红军扑了个空之后,林彪、聂荣臻提议率部前去打鼓新场攻打黔军王家烈部,在所有人的赞同声中,毛泽东提出了反对意见,在王家烈部附近有国民党滇军,如敌方两军合并,我方恐怕打不下来。一但合围,红军将陷入包围的险境。

8718367adab44aed760b20b55014ae0da18bfb2b@f_auto.jpeg

那么多优秀的将领,唯毛龙立虎群。尽管当时毛泽东已经领导了遵义之战的胜利,但很明显仍然未完完全全获得大家的服从。林彪会上还说你让我引诱周浑元,引诱失败了吧。凯丰还指责毛独断专行,应该少数服从多数。

在会上表决时,毛泽东只有他自己的一票,意见被否决,并被当时负责中央工作的张闻天免除了前敌司令政委一职。

被否决后,毛泽东深觉此事攸关红军未来,于是在半夜找到周恩来,正当二人谈论此事时,红军得到情报,不出毛泽东所料,滇军正在和黔军会合。看到情报后,周恩来立即发报撤回红军前去攻打王家烈部的命令。

红军就这么停留一会儿,马上感觉又要被围困了。危机关头,毛泽东灵机一动,那就三渡赤水吧。三渡赤水的主要目标是从茅台渡口西渡赤水河后从东岸登陆,向国民党兵力空虚的古蔺、叙永进发。为了不让蒋介石看出自己的目地,毛泽东坚决要打鲁班场。鲁班场打成了消耗战,中央红军突然撤出,鲁班场的敌人周浑元摸不清头脑,没搞清状况,放走了红军,红军顺利三渡赤水(蒋介石又被忽悠了)。

鲁班场战斗主要目标就是为了离开而去打的战斗。小小鲁班,红军就损失了1000多人,若果红军被围困可想而知。鲁班场的激情佯打,虽然伤亡惨重,但是为红军三渡赤水赢得了时间。

32fa828ba61ea8d3d7d13d0174021942241f58dc@f_auto.jpeg

三渡赤水后,毛泽东立即派部向西,做出要攻打古蔺、叙永的架势,刘湘为了保住他的粮仓(演员就位速度很快,心理被毛吃透),第一个率部渡过赤水河。此时,国民党军的注意力都在赤水河西岸和北岸地区(敌人全部上当)。

随后,毛泽东命红军折向东北,从茅台二郎滩四渡赤水。听到红军四渡赤水后,蒋介石唯恐红军攻打桐梓、遵义(他果然是最好的演员,有一次服从了毛的安排),急令李抱冰部坚守遵义,因此红军能够从容地通过遵义、仁怀一带的封锁线。

四渡赤水后,红军杀回贵州,蒋介石急眼了,空降贵阳督战。毛泽东及时抓住这个机会,将军抽车,奇兵威逼贵阳,先锋离贵阳只有几十里。此时国军重兵都在川南,蒋介石傻了,他表面淡定实际已经急傻了。毛泽东充分地看穿了他的心理。蒋急令离他最近的孙渡救驾,孙渡三天400里急行军从大定赶到贵阳。

b999a9014c086e06889974dae10052f80ad1cb07@f_auto.jpeg

趁此机会,红军佯装过贵阳东部度过清水河,蒋大军东调,红军突然往西南进入云南,威胁昆明。此时昆明也是空城,龙云急忙调集附近乡兵民团以及到金沙江一路的防兵到昆明,又给红军清理出一条大道。红军如入无人之境,日行百里赶到金沙江,甩开敌人十来天的路程。七天七夜从容渡过金沙江,逃出生天。

四渡赤水的核心体现就是毛泽东指挥红军的灵活机动,这里面浓缩了他的智慧、果敢、耐心的精华。就连蒋介石自己在1935年5月11日日志中都评价红军是“机惊(警)灵捷”。

“残匪之机惊(警)灵捷与我军之呆笨迟钝,更为民族前途忧!非全力扑灭此匪,国家与民族更不堪设想矣。”

毛主席听后诙谐道:果然是蒋校长,连我都想不出来的词语,被他用来形容红军。

b999a9014c086e06983e8437e10052f80bd1cbc9@f_auto.jpeg

最后放出《长征组歌—四渡赤水》

横断山,路难行。  天如火来水似银。

亲人送水来解渴,  军民鱼水一家人。

横断山,路难行。  敌重兵,压黔境。

战士双脚走天下,  四渡赤水出奇兵。

乌江天险重飞渡,  兵临贵阳逼昆明。

敌人弃甲丢烟枪,  我军乘胜赶路程。

调虎离山袭金沙,  毛主席用兵真如神。

优质历史领域创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5-16 10:02:25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帖,学习点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5-16 10:51:3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老师佳帖给你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5-16 14:27:49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杨老师佳作,欣赏学习,为您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5-16 15:16:4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精彩,品读诗意,感佩才情,为您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5-16 15:17:1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借屏问老师好,祝您幸福安康!遥致阖家欢乐,温馨吉祥如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5-16 16:44:2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谢陈版主首赞和各位老师的评语及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5-16 17:11:49 | 显示全部楼层
调虎离山袭金沙,  毛主席用兵真如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5-16 17:41:13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帖,点赞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5-17 07:08:24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老师精华佳作,欣赏学习,为您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13 22:44 , Processed in 0.052256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