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你能吃到平价药吗?
苏 国 才
最近,国家出台新的规定,从2017年1月1日起,所有医院的药品要实行零差价销售,目的在于减轻患者经济负担。这本是一项以民为本的惠民措施。但笔者却不以为然。据我最近的了解,为了应对国家的新规,各个医院早就已经上调了住院费、诊断费、治疗费、生活费......患者想得到经济上的实惠?门都没有。可怜的普通患者是社会最底层的群体。他们永远只是呼吁呼吁再呼吁,呐喊呐喊再呐喊!
我觉得真的要减轻患者负担,还是要从治本做起。药品的真正成本并不是很高,一个国产心脏支架才百几十元,到了患者身上就是上万元,一个进口支架也只有600--700元,到了患者身上就是3--4万元,这是几百倍的差价啊!这么大的差价到哪里去了?也不完全是到了医院里,绝大部分是到了无良中介----药商口袋里去了。
要治本并不是很难的事,就是要减少甚至去掉中间环节的无良药商。以前医院是按年度销售规模直接向药厂定够药品,或向国家医药公司订购药品,再在药品出厂价上加
收百分之十五的差价销售给患者,所以患者能吃到相对便宜的平价药。不知道从何时开始,不准医院直接从厂家采购药品,国有医药公司不再经营药品,医院要去社会上随意找一家所谓的医药公司采购药品。于是,出现了一级、二级、三级......N级药品公司,层层加价,医院院长、科室主任、药剂科长、经管人员、医生,甚至给药商提供信息的人员,都要吃高额回扣。所以药品到患者身上时,已经是出厂价的几倍、几十倍、甚至几百倍。于是,出现了一个社会怪胎----政府艰难扶贫,患者因病致贫。
不解决药品流通渠道的问题。无论出台多少治标不治本的新规都不能真正造福人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