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4923|回复: 24

我的端午节习俗记录(节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6-21 06:20: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年端午节是国家法定节假日的第十五年。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等,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等为一体的民俗大节。作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2006年5月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9月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端午节不仅是历史的传承、文化的盛宴,更承载了浓郁的家国情怀和丰富的精神内涵。端午节在传承发展中融合了多种民俗,各地因地域文化不同而又存在着习俗内容或细节上的差异。常德地处洞庭湖西畔,水系发达,物产丰富,端午节极具特色。
      几天来,正扬网友关于端午节的诗文就有400多篇(首)。作为民俗喜爱者,本人也将多年来的十多篇过端午、写端午的文章,选录几篇,凑个热闹。

沅澧流域这样过端午
2008年端午节


       每年五月初五,常德城乡家家采艾悬挂于门,称为“禳毒”,或剪菖蒲为虎形戴在头上,称为“辟毒气”。锤雄黄置于酒中而饮,或涂小儿两耳,称为“开聋”。屋内外遍洒雄黄水,以避蛇虫。采紫苏、金银花、艾叶洗涤,以消毒害。采可疗疾之杂草,储蓄起来,以供药用。因此日为药王菩萨生日,百草皆是药。取蟾蜍,塞香墨于口,倒挂使干,磨末涂疮疖。家家贴红纸条,上写“五月五日午,天师骑艾虎,赤口上天堂,蚊虫归地府”句,叫人念唱。新婚女婿必备粽子、酒、肉、糖果和蒲扇等礼品至岳家拜节。
       这一天,常德城乡各地,吃用苇叶、芭茅叶包的粽子,吃艾蒿或盐茶煮的鸡蛋,还吃甜酒、粑粑、包子、麻花、挂面等,并以粽子等馈赠亲友。澧县还流行在身上佩带绣花的香荷包,五彩丝线缠制的小角粽、沉香泥印制的香饼和檀香木雕刻的饰物。用苍术、白术、芸香等烧烟熏屋除疫,并在小孩的耳鼻、额上抹雄黄,合家吃雄黄酒、大蒜子煮苋菜等,以除邪气。据《直隶澧州志》载:“五月端午,捶雄黄以泛酒饮,或涂小儿两耳,曰‘开聋’,又采兰为沐浴。造龙舟竞渡,标分五色。其舟轻,亦谓之飞。俗为屈子投江,故以舟楫争拯之,又以粽子带五丝投水祭之。”
      有无名氏端午风俗诗四首,简约通俗,特记载三首。《赛龙舟》:“木制龙舟狭又长,舵手雄立舟头上。棒槌一响号令起,指挥锣鼓咚咚响,水手身缠彩色丝,步调一致齐划桨。年年端午赛龙舟,龙的传人有力量。”《饮雄黄酒》:“端午喝酒加雄黄,孩子额头画个王。五毒见了远远避,大人小孩添胆量。”《挂艾菖》:“吃了端阳粽,不惧蛇和虫。集市采菖艾,悬挂在门穹。还可做香囊,藏在衣袋中。此风年年传,躯邪又避凶。”
       澧县有“三个端午”的习俗,即五月初五大端阳,五月十五为二端阳,五月二十五为三端阳。三个端阳的节庆活动大致相同,如果有人没过大端阳就在五月十五或五月二十五过二端阳或三端阳。还有俗语说:“有心拜端午,六月也不迟。”端午节是我国民间仅次于春节的一个传统节日,许多民俗活动构成了端午节日文化。
       划 龙 船
      常德头枕长江,腰缠沅水、澧水,东靠洞庭湖,龙舟竞渡条件得天独厚。   
   《常德民俗志》载:“相传楚国大夫屈原于是日自沉汨罗江,楚人甚哀,以舟楫争先拯救,并以粽子系五色丝投江中祭祀,又造龙船竞渡,以纪念屈原。”常德湖乡素有龙船竞渡的习俗。唐朝朗州司马刘禹锡著文说:“以竞渡纪念屈原始于朗州(即今常德市)。”并撰《竞渡曲》留世:


沅江五月平堤流,邑人相将浮彩舟。
灵均何年歌已矣,哀谣振楫从此起。
扬桴击节雷阗阗,乱流齐进声轰然。
蛟龙得雨鬊鬣动,螮蝀饮汀形影联。
刺史临流褰翠帏,揭竿命爵分雄雌。
先鸣余勇争鼓舞,未至衔枚颜色沮。
百胜本自有前期,一飞由来无定所。
风俗如狂重此时,纵观云委江之湄。
彩旗夹岸照蛟室,罗袜凌波呈水嬉。
典终人散空愁暮,招屈亭前水东注。
       此诗描写常德端午节沅江龙舟竞渡,场面热闹,风声水起,一片沸腾。诗题下有注:“竞渡始于武陵,及今举楫而相和之,其音咸呼云‘何在’,斯招屈之意,事见图经。”指出端午龙舟竞渡习俗始于常德,竞渡时人们齐呼“何在”以招屈原之魂。唐宋时代的常德地区对端午节非常重视,并把端午龙舟竞渡习俗与悼念屈原联系起来。明代常德人杨嗣昌撰写了我国研究龙舟竞渡的第一部专著《武陵竞渡略》载:“竞渡事,本招屈,实始于沅湘之间。”这一风俗流传至今,不仅为纪念屈原,更被赋予了弘扬民族爱国精神、团结精神及象征勇敢坚定信念的意义。
      每年端午节,为了观看龙舟竞赛,居民几乎倾家出动,河道两岸,人山人海,绵延数里。一条条龙舟在翻滚的浪花中飞速疾进,桡手们雄姿英发,气概万千。河岸上,观众全神贯注,不住地为他们鼓劲“加油”。往往一场比赛结束,观众还如醉如痴,余兴未尽。据说澧水支流渫水一妇女抱着一个小孩在观看时,由于人挤人,又不停地喊“加油!”手用力过猛,等龙舟赛划完后,才发现孩子已气绝,这足以证明当时场面惊人。
       沅水划龙船。沅水龙船没有设置装饰性的头尾,约九丈长,四尺宽,上乘十六七对桡手,另有头桡手一人,打鼓一人,耍旗和舵手各一人,共约30余人。清末民国时期,常德龙船以旗帜区分:内河即柳叶湖、冲天湖一带为花、白、黄与乌、红、紫;外河(沅江)为红与白。常德沅水沿岸二十多个码头。靠船码头亦有讲究,属于白船的码头,红船不得靠岸。船到码头要划三回合,还作杂技表演,表示拜码头。口唱:
金打龙船两头尖,三闾菩萨在头前。
头桡手,指军官;打鼓的,站中间;
老艄公,看前面,哦荷嗬!快快划,
赶上前,夺状元!


       靠岸,码头头人给每人一碗饭,上盖肉两块,称为“供单”。吃时,将饭菜一半泼入水中,以祭屈原。离船上岸,码头头人招待酒饭。沅水比赛时,红白船各一只为一队,事后将队伍配好,每五分钟一队。起点设在落路口,并设有指挥台;终点一般设在盐关,置有锦标。炮声一响,船似箭发,两岸人声鼎沸,鞭炮齐鸣,彩旗招展。将到终点,更是热闹非凡。如果得了头名,码头头人给参赛桡手发给奖金,并沿岸搭草台,唱戏三天,以示庆祝。
      龙舟划至德山,竞赛双方均不再打鼓,而是停舟上岸祭拜老龙庙里的龙王。民间传说,有一年端午节龙舟赛船到德山,白船停鼓,相安无事;而红船仍打鼓而过激怒了老龙,将红船吸入江底。从此,龙舟赛船经过此地即停锣息鼓,这一习俗相传至令。
      澧水划龙船。每逢端午节的赛龙舟活动,以澧水、涔水沿岸最盛。龙舟竞赛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划横河,抢对岸;一种是拖长水,夺锦旗。人们最爱看划横河的短距离比赛,这种比赛通常是遭遇战,比赛在划离本码头后,先在河里自由游弋,边划边向两岸观众致意,一遇对方龙舟,就迅速抢占有利水道,蓄意跳逗,接着锣声响亮,战鼓紧催,激烈的竞争就开始了。划棒头的主将,瞅准火候,先发制人,一阵猛划,冲向终点。至于划长水夺锦标,因为距离远、时间长,人们不易看到比赛的全过程,每年只在高潮时由政府或商会出面组织一次。无论是划横河,还是拖长水,每一次比赛结束,胜利的一方总是锣鼓喧天,鞭炮齐鸣,龙旗飞舞,笑语声声,助威的观众欢声雷动,兴高采烈,落后的一方则停锣息鼓,矢志再接再厉。
      据说有一年端午,澧水支流渫水河水猛涨,石门举办龙舟大赛,映水寺的一条龙舟行至牛鼻岩时,遇漩涡水向下扯,龙舟被扯了进去,一个打鼓的见势不妙,在千钧一发时刻跳了出来,其余9人连舟一同扯了进去,再也没有起来。
      龙舟争霸赛。2006年端午节下午中国常德第三届“诗人节”“柳叶湖杯”龙舟争霸赛在常德市柳叶湖举行。比赛共设3个项目,即标准龙舟公开组1000米竞速、标准龙舟公开组1500米直道竞速、民间传统龙舟1500米直道竞速。来自岳阳、株洲、张家界、益阳、衡阳、湘西等地州市8支标准龙舟代表队在1000米和1500米直道竞速两个项目上展开角逐。而汉寿、鼎城的12支民间传统龙舟代表队在1500米直道竞速项目上决出胜负。本次龙舟赛参赛队员约900余人,到场观看的观众达10多万人。有诗赞曰:


屈子行吟泽畔地,武陵旧郡焕新妆。
柳叶青青春水荡,万里晴空涌金光。
家家早备雄黄酒,户户割艾粽飘香。
惊天动地锣鼓响,神龙昂首出山阳。
常德新市人空巷,皆言蛟龙自天翔。
赤橙黄绿青蓝紫,率队老龙意气昂。
神威不怒洋洋喜,龙睛如炬鳞爪张。
小龙腾翔自逐阵,盘曲翻动嬉戏忙。
万顷平湖翻巨浪,百艘龙舟闹端阳。


      吃粽子
      端午节前后,常德城乡各地包粽子,送粽子,吃粽子,以纪念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
     其实,粽子只不过是民间普通食品,最初吃粽子也不固定在端午。端午食粽作为全国性风俗最早始见于西晋周处撰的《风土记》:“仲夏端午,烹鹜角黍。”到了唐、宋时,粽子已经成为端午节的必备食品。
      粽子最早是用楝叶堵起盛米的竹筒,用五色丝线缠上,投入江河中祭祀屈原,以防蛟龙抢走。据《初学记》记载:汉代建武年间,长沙人晚间梦见三闾大夫对他说,你们祭祀的东西,都被江中的蛟龙偷去了,以后可用艾叶包住,将五色丝线捆好,蛟龙最怕这两样东西。”于是,人们便以“菰叶裹黍”,做成“角黍”。世代相传,逐渐发展为我国端午节食品。后来到了清代,乾隆皇帝有次端午节在宫中吃了九子粽后,龙颜大喜,赞不绝口,欣然赋诗一首,其中有“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一句。九子粽,即为九只粽连成一串,有大有小,大的在上,小的在下,形状各异,并用九种颜色的丝线扎成,非常好看,是馈赠亲友的礼物,如母亲送给出嫁的女儿、婆婆送给新婚儿媳的礼物等,因为“粽子”谐音“中子”,民间有了吃“粽子”能得儿子的风俗,故“九子粽”便是多子多福的象征。
       现在粽子一般都用箬壳包,其馅料分荤素两大类,荤粽有肉粽、火腿粽、咸蛋粽等,素粽有净糯米的水晶棕、用八宝饭包的八宝粽,用花生、瓜子、芝麻、核仁包的五仁粽等,还有单一的桂圆粽、豆沙粽、莲蓉粽、蜜饯粽、板栗粽、辣粽、酸菜粽等等。
       端午节吃粽子是中国的传统习俗,然而,在国外也有不同的吃粽子习俗。     
       但是,不知什么原因,哪怕各地的粽子吃上牛年马月,但老家(涔河以北)即便端午节也闻不到粽子香味。我26岁走进常德读书,方知世上居然还有这种美食,而且还与伟大的爱国主义大诗人永远紧密联系在一起。


沅澧流域端午节祭祀屈原仪程
2006年端午节

      一、迎屈子
      司礼读《告文》。告如在:癸巳端午,荆楚故土。工商士农,臻会柳城。祭享穆穆,三闾大夫。屈子归来,受我祭拜。江河永祚,日月万古。神其来格兮!
    学生诵读《离骚》,迎屈子: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屈子归位。
      二、读祭文
    《祭屈子文》:吾民万古爱国情,起自少年读《离骚》。屈子之心,谓之“国心”可也。吾国不灭,吾民不竭。屈子大贤,当永享国民祭祀。日月经天,江河行地。吾民与屈子相约,代代端午祭屈原。
    学生诵读《湘君》:
君不行兮夷犹,蹇谁留兮中洲。
美要眇兮宜修,沛吾乘兮桂舟。
令沅湘兮无波,使江水兮安流。
望夫君兮未来,吹参差兮谁思。
      三、初献礼
    学生诵读《离骚》:
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饮余马于咸池兮,总余辔乎扶桑。
折若木以拂日兮,聊逍遥以徜徉。
      四、亚献礼
      学生诵读《山鬼》:
若有人兮山之阿,披薜荔兮带女萝。
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
      五、三献礼
      学生诵读《涉江》:
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
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
被明月兮珮宝璐,世溷浊而莫余知兮。
吾方高驰而不顾,驾青虬兮骖白螭。
吾与重华游兮瑶之圃,登昆仑兮食玉英。
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


      六、行礼
      全部面对屈原,在司礼主持下,行三拜大礼:揖,拜,兴;再拜,兴;三拜,兴。礼成。
      七、全体诵读楚辞《国殇》
操吴戈兮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
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
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兮右刃伤。
埋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
天时怼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
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
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
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八、投献
      献礼者和游人顺序向湖里投祭品。
      学生诵读《礼魂》送神:
成礼兮会鼓,传芭兮代舞。
姱女唱兮容与,春兰兮秋菊。
长无绝兮终古。


沅澧流域龙舟祭祀仪式
2006年端午节柳叶湖

      一、击鼓鸣炮(主祭人敬香、点烛)
      二、主祭祀人手拿桃枝举过头顶,口中念到:
手举桃枝祭神灵,
四海龙王显威名。
除病消灾添富贵,
天下百姓享太平。
各位来客意真诚,
柳叶湖上任你行。
祭祀台前拜一拜,
保你各位春常在。


      念毕,飞奔到河边用桃枝取水,然后回到祭祀台前,用取水的桃枝洒向龙头,口中念到:
铁龙头,铁龙头,
打平天下无对头。
       三、主祭祀人高举雄鸡,口中念到:
此鸡不是非凡鸡,
王母娘娘的报晓鸡.
头啊高来,尾啊低,
身穿红色彩袍衣。
------
      主祭祀人口咬雄鸡红冠,将鸡血滴在龙头上。口中念到:
雄鸡血,滴龙头,
打平天下无对头。
       滴毕,继续念到:杀、杀、杀,天杀,地杀,雄鸡挡杀,等等。
       四、主祭祀人将祭祀台贡果(糖果、水果)抛给参祭祀来客,意思是大家吃了贡果龙王爷会保佑大家平平安安
       五、为龙头点睛(带队头)
       六、登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6-21 09:58:42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帖,点赞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6-21 10:17:07 | 显示全部楼层
       过端午节,祭祀屈原,常德地区每年有不同的玩法,都挺热闹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6-21 13:07:0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年一度端午节,为你整理点赞/:strong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6-21 14:56:2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毛老师精品佳作,学习欣赏,为您点赞!顺祝夏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6-21 15:25:5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老师精彩佳作,感佩先生才华横溢,向您学习,为您点赞,祝您节日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6-21 16:19:38 | 显示全部楼层
沅江五月平堤流,邑人相将浮彩舟。
灵均何年歌已矣,哀谣振楫从此起。
扬桴击节雷阗阗,乱流齐进声轰然。
蛟龙得雨鬊鬣动,螮蝀饮汀形影联。
刺史临流褰翠帏,揭竿命爵分雄雌。
先鸣余勇争鼓舞,未至衔枚颜色沮。
百胜本自有前期,一飞由来无定所。
风俗如狂重此时,纵观云委江之湄。
彩旗夹岸照蛟室,罗袜凌波呈水嬉。
典终人散空愁暮,招屈亭前水东注。


学习。谢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6-21 17:24:54 | 显示全部楼层
读帖长见识,历史资料丰富,整理不易,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6-21 22:36:07 | 显示全部楼层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等,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等为一体的民俗大节。作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2006年5月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9月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6-21 22:37:37 | 显示全部楼层
坚持文化自信,传承美好的节日文化!学习欣赏毛会长的佳作!双手点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7 18:47 , Processed in 0.050256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