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092|回复: 6

津市文化流源之五 文化积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6-30 19:41:5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二,傩愿坛
      公元前27世纪,中原华夏民族的首领轩辕氏与九黎部落首领蚩尤在黄河流域进行了一场决战,蚩尤被杀,九黎部落残部逃往江汉、洞庭、彭蠡一带,与洞庭一带芈姓苗民、南蛮土著部落组成九黎三苗,历史上称为三苗国。黄帝为灭三苗国,用巫治苗,于是命其孙颛顼(五帝之一)治巫。这是南方巫术的开端。巫的作用是通过作法与鬼神相通,祈求得到鬼神保护、借用神力驱疫避瘴。可见巫是一种社会分工,是人类认知能力低下时期寄托于想象的产物,人们希望通过巫来解决现实中的困惑,便赋予巫神秘的力量。这一点,中西方都差不多。巫要作法,需要借助一定的仪式和工具,而这种仪式和工具,便称之为傩,如傩神、傩坛、傩戏、傩面等。巫与傩是古代宗教仪式的两个方面,是无法分开的整体,有巫必有傩,无傩不成巫。
      澧水流域在春秋战国时属于楚国,当时的楚国因为山川险阻、汉夷杂处,其政治文化都糅杂了鲜明的地方特色,甚至统治者治国理政也借助于巫觋法术。《国语·楚语》就有一篇《楚昭王问于观射父》的文章,记载了大夫射父以巫觋辅政的故事。三闾大夫屈原所作《九歌》,就是楚国祭祀鬼神的乐歌。东汉王逸在《楚辞章句》中写道:“昔楚国南郢之邑,沅湘之间,其俗信鬼而好祀。其祠,必作歌乐鼓舞,以乐诸神。”《岳郡志》载:“(澧州)士知义而好文,俗信巫而尚鬼。”这种乐神好祀的风俗,培养出了楚人知天乐命、浪漫达观、虽死无悔的性格。《史记·项羽本纪》载“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体现的就是楚人这种坚忍不拔的精神。而强秦的末路,也的确是楚人所铺设。
      傩神没有特指,是一种多神泛称,各地因风俗不同,祀奉的神祇也不同。道教传说中的神、历史名人、地方传说中的人物、甚至赋予神力的动、植物均可纳入其中。清代中叶,各地的傩坛上供奉的神灵有上百位,如财神菩萨赵公元帅太上老君、二郎神、盘瓠、向王、廪君、杨泗菩萨、姜女娘娘、紫姑神、阳鸟(鸡)青玄(鸟)、神树神山等,非常驳杂。澧水下游地区,所建傩坛多以姜女娘娘为主神。年关节气、乡民还愿,兴唱傩戏。《直隶澧州志》载:“冬月冬至日,合族祭先祖于祠。……始傩,击鼓铙镯以迎傩神,逐疫疠。舞者歌孟姜女故事,享以牲醴,悛其余乃罢。”津市的许多宫庙中都建有“傩愿坛”,傩愿坛逢祀日必唱傩堂戏,起初的傩堂戏以奉神驱鬼为形式,荒腔走板,不成体统。后来引入了汉戏、荆河戏的形式,为大众喜闻乐见,其演唱一直延续到“文革”前期。

86fd5f265fb646a4a144596b253eab23.jpeg

mmexporte3c9c8ac9be0ed1c299fce4c02ce373f_1688124951652_edit_906236112056631.jpg

mmexport8736cb483526d2a2c68394208f868e53_1688125017751.pn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6-30 20:01:4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读文明津史,点赞佳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6-30 20:22:27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佳作,为您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7-1 11:18:46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帖,点赞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7-1 15:56:41 | 显示全部楼层
巫与傩是古代宗教仪式的两个方面,是无法分开的整体,有巫必有傩,无傩不成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7-2 07:43:42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老师佳作!点赞精美文章!遥祝夏日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7-2 07:57:54 | 显示全部楼层
0C4B5F95-9B40-417B-970D-45E779AE67FD.pn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13 18:40 , Processed in 0.039079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