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928|回复: 3

余知县断案 一:审尿缸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2-10 09:43: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桃源老光 于 2015-2-10 18:48 编辑

   


      余良栋,四川人。大清光绪年间任桃源县知事(县令)。为官清正,颇有政绩,朝野上下,口碑不错。当年朝廷曾赐与“钦加四品衔赏戴花翎知桃源县事加十级纪录五次”之褒奖。

      余良栋任桃源县知事任上,有很多逸事,百余年来,一直在桃源民间广为流传。

      曾听老朋友,也是俺当年的顶头上司——局长大人,扯闲谈时聊起过有关余知县的两个白话。这都是余良栋任桃源县令时的民间传闻。白话虽说是一百多年前的陈谷子,烂芝麻了,可细嚼起来嘛,仍觉得余味无穷。于是者也,一时兴起,便把老朋友扯的这两个白话敲了出来。常言道:好酒不怕巷子深嘛。口碑传说的东西好似那陈年的醇酒,存放时间越长,其香味也就愈发的浓烈呵呵!


      审 尿 缸

      这头一个白话,说的是余良栋,也就是余知县审尿缸的趣事儿。

      从桃源县城往西行去,四十里相距,丘陵山峦之间,有偌大的一块盆地,名叫作‘三阳坪’。

      发源于百里之外龙潭万阳山中的一条小溪河,从盆地中间穿越而过,自西向东,终年四季,流水潺潺,再绕经县城的下边,汇入那奔腾的沅江长河。

      先人们傍靠着这条小溪河,在这盆地的中间,小溪的两边,兴起了逢五逢十的集市。天长日一久,这时散时聚的集市,渐渐地,由临时扯布张伞搭棚子,摆个摊,设个点,慢慢地修起了房子,建成了屋宇,原先的行走小贩们,变为坐地经商,幺喝起各种买卖,开办起各色店铺来。时日一长,由是名气也跟着大起来,渐渐地积聚起人气,成为县城西边的一重要集镇。南来北往的客商,为这小河边上的集镇,称之为“三阳港”。大概是取其“三阳开泰”的吉利因素吧。

      从三阳港继续往西行,挨着个名叫佘家坪的地方。本地人把这佘家坪则念作:溜家坪。外地人不明就里,为啥如此念法?

      须知,古时候,俺桃源属楚国辖地。楚人好巫,崇信鬼神,讲究避讳一类的俗习。桃源人的风俗,大清早上,不能说“死”、“鬼”、“龙”、“蛇”、“虎”、“猴”等字眼,如果是有人不慎说漏了嘴的话,人则称之为“放快”,会认为这一整天内都不吉利。同样的,对此类事物的同音字嘛,也注重避讳。比如,见到龙姓,佘姓者,统改称姓“溜”;姓侯的人,则改称姓“耍”。苟姓者,一律称为“敬”姓。见到真正的蛇,则称为“溜公”,遇到老虎,喊为“大虫”,狮子叫作“沙儿”,雨伞称“开花”,斧头称之“开山子”……。

      桃源县城对河处,有一候家河,当地人为避讳,一直唤为“耍家河”。因为避讳,这佘家坪的‘佘’,与那地面上溜来溜去的‘蛇’,同为一音,犯了忌讳,于是者,一直以来,都称这佘家坪为“溜家坪”。

      俺要讲的这个白话,就发生在这溜家坪地方。

      当年,溜家坪地方有个农民,名唤张五儿。

      张五儿家境贫穷,为人却忠厚老实,本份得要命。祖上留传下来的一点产业,只是后山上百十来蔸油茶树。平日里全靠租种财主家几亩薄田,养活一家老小,糊口度日。
      这一年里,偏偏遇上大旱,田地里的收成,还掉了东家的租谷和官府的田赋,自个儿家里已是所剩无几。眼看着快要过年了,可家里面啥都没安排下。大人嘛,吃苦吃惯了的,多吃少吃倒是无所谓,可一双儿女呢,年纪还小,过年时节,眼看着人家孩子吃肉咽鱼,放鞭炮,提灯笼……,能不眼馋?穷人家好歹也得过年嘛!穷极无奈之下,逼得走投无路了,只好找亲戚帮忙,借了担茶油,先扯起耳朵救住嘴巴再说,换取几个现钱救救急啊,等来年收了茶油,再还人家不迟。

      张五儿揣着心事,一夜未眠,鸡叫二遍便翻身起了床,担起油挑子便往县城里紧赶慢赶,只想早点点进城后,趁早市买年货的人多,把油卖掉,换成了钱再买点吃穿用少不得的过年货。

      俗话说得极是,这人背时,腿打稿(发抖),碰着抱鸡婆都走草(发情)。

      从前那装油的油篓子,都是用竹篾丝编扎成篓子后,里外再用皮纸糊上几层,然后,涂上几遍桐油,晾干后做成的。这竹编的油篓子虽然轻巧,却顶不牢固,最怕的是磕磕碰碰,遇上硬物一撞击,撕开条口子,里面的油立马间便汇漏得干干净净。如俗话所道:纸糊篾扎,碰上就会散架!

      可怜的张五儿啊,一心想着早点点赶进城去,趁上午人多,打年货的也多,若能卖一个好价钱,哪怕人再累也值呵!半夜里起身之后,挑着一担茶油,一口气没歇步,忽悠,忽悠,两脚下生风,箭步如飞,也不觉得累赘。

      走到天色亮明的时刻,来到县城西郊外的麻家渡口,上桥时五儿想换换肩,便将肩头上的扁担从左肩挪到右肩去。哪曾料想,这一肩换过,原在后头的油篓子掉过头朝了前时,恰好油篓子荡在了路旁边一口尿缸的缸沿上。只听得“砰”的一声响,这纸糊篾扎的油篓底部被撞破了一个眼,顿时间,一篓子黄澄澄的上好茶油,有如水银泻地一般,立马漏得满地流淌。
      五儿一见油篓子破损了,满篓子的油渐渐泄流完毕,急得弯弯打转,却无法可制,直如一桶冷水从头顶淋将下来,那一刻儿,心灰意冷得直想死,恨不得马上就跳落桥下去了。
      五儿心想:

      “这就真的是:屋漏偏遭连夜雨呀,行船又遇顶头风啊!我五儿人穷到巴了垫子,正是过年如同过关的时刻,好不容易求嗲嗲,告奶奶,找亲戚朋友借了担茶油,真正是半夜里起来上扬州,起来早哒吧!?摸黑赶路,一路之上连口气都没喘,千辛万苦,刚赶到城门的边边上,却眼睁睁看着银子化成了水啊!这真就是:命里只有八角米,走遍天下不满升啦!”

      不想还好,越想人越伤心,禁不住悲从中来,一顿子嚎啕大哭起来。

      路过围观的人们,闻听如此境况,都替张五儿看戏流眼雨——陪着落泪,一个个唏嘘不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2-10 16:18:04 | 显示全部楼层
余良栋任桃源县知事任上,有很多逸事,百余年来,一直在桃源民间广为流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2-10 16:20:16 | 显示全部楼层
佘家坪为什么叫溜家坪——古时候,俺桃源属楚国辖地。楚人好巫,崇信鬼神,讲究避讳一类的俗习。桃源人的风俗,大清早上,不能说“死”、“鬼”、“龙”、“蛇”、“虎”、“猴”等字眼,如果是有人不慎说漏了嘴的话,人则称之为“放快”,会认为这一整天内都不吉利。同样的,对此类事物的同音字嘛,也注重避讳。比如,见到龙姓,佘姓者,统改称姓“溜”;姓侯的人,则改称姓“耍”。苟姓者,一律称为“敬”姓。见到真正的蛇,则称为“溜公”,遇到老虎,喊为“大虫”,狮子叫作“沙儿”,雨伞称“开花”,斧头称之“开山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2-10 16:56:22 | 显示全部楼层
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12 04:33 , Processed in 0.032283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