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摩天松 于 2017-1-1 20:21 编辑
凤栖窝里窝栖凤 龙隐洞中洞隐龙 相传,古时有位秀才在桂林斗鸡山游玩,纵目四望,处处可爱,连山名也觉得新奇可亲。他一面游览,一面念念有词,竟然在不知不觉中吟出一上联:“斗鸡山上山鸡斗”。然而,这上联虽好,却怎么也对不出合适的下联。于是一回家他便向自己的启蒙老师讨教。老师答曰:“你的上联是回文对,正读反念,其音其义都是一样。我刚从龙隐洞归来,何不以此来对!”说罢对道:“龙隐洞中洞隐龙”。秀才一听,极为兴奋:“联语组合奇巧,读来盎然成趣,此乃天赐回文绝对矣!” 不过,笔者以为,秀才与先生的这副回文联虽然正读反念顺畅通达,但其出句与对句之结构却并不相应:“斗鸡”为动宾结构,“龙隐”是主谓结构;“山鸡斗”是 “二一”节拍主谓结构,“洞隐龙” 是 “一一一”节拍主谓宾结构。如果要认真属对,我们不妨把出句的背景先放到一边,将原有出句推倒重来。有高人将全联调整为“凤栖窝里窝栖凤;龙隐洞中洞隐龙”,这样一来,全联就符合联律的基本要求了。 也许有人会问,这副对联中根本就没有“鸡”字,难道这也算是一副鸡肖对联?其实,这的确是一副鸡肖对联,因为联中的“凤”正是“鸡”的雅称。
报晓将头昂更啸 催春把嗓练常歌 这是湖南衡山联家戴绍湘先生题写的一副鸡肖回文春联。 上联将雄鸡报晓的英姿勾勒得栩栩如生,下联则把雄鸡练嗓的勤奋表现得细致入微。纵观此联,不仅饱含诗意,文采非凡,而且正读反念,顺畅通达。不过,笔者以为,若把此联反过来排列成“啸更昂头将晓报;歌常练嗓把春催”,也许更易于让受众所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