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770|回复: 0

医养结合好 居家有“医”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8-28 16:30: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陈哲先生 于 2023-9-1 06:51 编辑

        医养结合好  居家有“医”靠
对澧县医社会及居家养老问题的调查和思考   
        澧县老科协卫健分会 杨志祥 陈 哲
              
      养老新模式一一“医养结合”伴随我国逐渐迈入老龄化社会,医疗和养老产业需求快速释放,医养结合将成为破解老龄化问题的重要路径。为全面了解我县医养、社会及居家养老服务状况,进而探讨解决的思路,今年7月上旬,澧县老科协卫健分会组织了对“运达”“怡天苑”和“助康”等3个养老服务机构进行了调研活动,县老科协卫健分会会长杨志祥、县老科协卫健分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陈哲、副会长刘学华、县计生协秘书长杜葵芳、县老龄办主任孙兴元等参加调研活动。
        一、目前我县医养结合现状及前景
        调研的第一站是澧县码头铺镇。该镇杨家坊敬老院院长彭世娥十几年如一日,任劳任怨照顾老人,在2013年荣获“全国孝亲敬老之星”称号。南山葱葱,涔水涓涓。码头古镇,代有俊贤。儒商高云安,禀父母之慈嘱,拓福园于故川。惟效桑梓,解囊襄善,投资2300万元创建运达澧县养老服务中心,2014年起交镇政府使用,现入住150位老人。
        “高大上的设施,人性化的管理,温馨化的服务。”运达澧县养老服务中心、码头铺养老院肖绍军院长和陈位辉副院长介绍了该院的布局风格及养老院的发展规划蓝图,带我们参观了餐厅、老人房间、洗衣房、医疗室和老人娱乐室及户外健身活动场等,向我们介绍了该中心服务人员就解决老人安全和老人个人卫生及房间异味、房间整理等方面问题所作一些具体工作。老人的所有情况都随时掌握,老人的住行包括老人健康档案、卫生、安全检查记录、洗澡记录等都在医疗室由医护人员保管并记录,老人的外出及探视安全措施很到位,都是按规章制度来管理。他们的餐厅和食堂很干净、卫生,物品摆放及桌椅很整齐,特别是老人房间,床铺平整干净,室内物品摆放整齐,衣橱内的衣物叠放整齐有序、一目了然。让我们感到惊讶和震撼的是房间整理都是老人自己整理的,还有的老人能种菜,他们有时吃的菜都是老人自己种的。老人每天临睡前都洗脚,每周定时洗澡,勤换洗衣物,更换床单、被罩等,老人房间无剪刀和水果刀等危险物品,以防老人安全隐患。
        老人的房间整理、老人的住房搭配根据身体状况可以互相照应。设有“流动红旗”奖励,哪个房间的老人团结和睦、卫生搞得好,就能获得流动红旗。对个人设有劳动之星、卫生之星、团结之星等,上墙表扬并贴上照片,对老人有很好的鼓励作用。还有老人生日日期上墙,在老人生日举行家庭宴会。入住运达养老服务中心,不但让老人们找到了自信和生活的动力,更是充分调动了居住老人的自身资源和潜能,缓解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更是对老人的一种接纳与尊重,真正让老人们融入了敬老院这个大集体里,快乐地安度幸福晚年。         
        为了老人的身体健康,冬季每周洗两次澡,夏季每周洗三至四次澡,他们的服装从里换到外都是统一的,换下来的衣服、鞋子洗干后放到自己的衣橱内,健康的老人可以鼓励他们自己整理房间。从老人身上穿的、面容上看,营养丰富,服务周到,设施齐全。为了他们的健康与安全,饮酒吸烟的老人,不能在房间吸烟、饮酒,专门设有吸烟室。
       走进运达养老服务中心,近距离体验了运达的养老理念和专业服务,大家对这里的环境、设施、服务赞不绝口。一位孙老爷子年逾七旬,患有高血压、糖尿病、脑梗入住运达养老服务中心,入住期间再次脑梗,不能言语,四肢无力,医疗及时介入,积极对症治疗,康复科医生坚持每天到老人床前为老人进行专业康复理疗,帮助老人肢体训练。工作人员陪老人练习语言,为老人按摩肩膀拍打腿部,让老人身心得以放松,缓解病痛。护理员不怕脏、不怕累、不怕麻烦,每天坚持两小时为老人翻身搓背一次,喂水喂饭。截至目前,老人病情已稳定,可进行简单语言交流。肖院长表示:金奖银奖不如群众的夸奖。现在入院率高,老百姓满意,就是对我们服务工作的最大肯定,同时也让我们感到了肩负的社会责任。今后,我们一定会把服务工作做得更好,让老人在这里过的舒心、温馨、安心。
         “再过一些年,等我们退休了,走不动了,我们就住这样的养老院。”一同参与调研的县计生协秘书长杜葵芳笑着说。
        地处澧阳街道桃花滩社区的“怡天苑”养老院在住对象以失能和半失能老人为主,日常生活基本需要护理员帮助才能完成。护理员们及时帮老人增减衣物,有序摆放老人物品,保持地面清洁,精心地照顾老人日常起居。特护区整个楼层的失能老人,无论何人何时来访,老人身上基本无异味,整个环境清洁无异味,只要是做养老的都会知道只这一点就很难得。
        有一对老人,二老是一对携手相伴的夫妻,儿女都事业有成但不能在身边侍奉。入住时,女士身体健康,男士较差,按照老人和家属的意愿,双方事先约定男士的日常起居基本上由女士照料,需要护理员帮助时女士主动向院方寻求帮助,二老愉快居住在院里。期间,养老院对男士耐心细致的护理,女士都看在眼里记在心头,并会把点点滴滴告知远方的儿女,让他们安心过自己的生活。男士最后的一段时间,儿女都各自从外地回来陪伴父母,朝夕相处中,女儿对养老院有了更多的了解和感情。此后女儿和养老院护理员仍然保持密切联系,逢年过节回来还要聚一聚。
        在“怡天苑”养老院,我们看到一条用微信发给儿子媳妇的信息:“真的很感激我的三儿子伍庆和媳妇陈昕利,在前年5月18日把我送到“怡天苑”养老院生活养老,经过近二年多的生活体验,这里的确是一个安度晚年养老的好地方:这里住宿条件好——水电热水好,环境卫生好,一日三餐好,三菜一汤好,饭菜调剂好,员工服务好,文化生活好(节日都有县直有关单位、学校、剧团来慰问演出),医生护士态度也好。”设施齐全、功能完备、环境优美。为老年人提供就近、方便、快捷的日间照料及助餐、助医等各种服务,以系统的制度构建了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的颐养之家。
         坐落在澧阳街道桃花滩社区一家以社区养老为主服务的企业即澧县助康护理服务有限公司成立于2023年6月1日,是一家集业务培训、医院陪护、居家照护、定制陪护、心理照护、家政服务、长者陪伴等全方位的健康养老为项目的综合性服务公司。现有一线员工500人,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员工50余人。公司的宗旨是“让护理更有温度,让病人生活更有质量”,以澧县医院、养老院、街道、社区为中心,延展到周边市县……
       作为澧县护理服务与社区养老结合的先行者之一,有过近30多年乡镇工作经验的助康公司总经理皮华凤介绍:在人口老龄化趋势下,护理服务应该从医院、病房延伸到病人家里,让护理工作更加贴近患者、贴近社会,这种医院护理和居家养老的深度融合,使得社区老人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慢病护理服务。 公司法人皮彩红谈了自己的感受:我是独生子女家庭,是被一幅摄影获奖作品《独生子》而引发的思考:一名独生子女守护在父母的病床边,左边是父亲,右边是母亲。他们步入老年,恰巧同时病倒,他只能一个人逆流而上,被迫成为“超级英雄”。无人替换,压力山大啊!这样的独生子女在我国有1.7亿,如果建立一个替独生子女照料父母的护理服务机构该多好……
         澧阳街道桃花滩社区居民刘先生说:“我身体平常有点不方便,小孩又没在身边,身体上有点什么事去医院感觉非常麻烦,现在助康开业了,可以对我们老人有各种各样的护理,感觉很满意。”  
        助康护理依托线上线下平台做好承接医院、家庭护理、居家养老等服务工作,以“老有所护、幼有所顾、残有所扶”为使命,为社区居民提供可及、连续、有效的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护理,为健康家庭、健康社区、健康澧州建设贡献力量。我们期待这只集医养、社会和居家于一体的养老服务雏鹰展翅高飞!
        二、国家养老发展战略“医养结合”
        我国在2000年正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2022年,我国就迈入了深度老龄化社会的行列。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总数已超过2.8亿,占人口的19%。而据国家卫健委的预测,到2035年,我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将达到4亿,占全国人口总数的近30%。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事关国家发展和民生福祉,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医养结合”作为近几年逐渐兴起的一种新型养老模式和养老新举措,通过将现代医疗服务技术与养老保障模式有效结合,实现了“有病治病、无病疗养”的养老保障模式创新,已经成为政府决策部门及学者们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
         2016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颁布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其中重点阐述了“医养结合”模式,标志着我国养老服务进入实战阶段。党的十九大报告也为老龄事业发展描绘了蓝图。报告中提出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优化孤寡老人服务,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由此可以看出,在相关政策的推动下,未来医养结合模式发展前景可期。
        三、目前探索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
        然而,在养老问题上,除了子女们的关心和照顾外,惟有全社会共同携手,才能让老年人实现老有所养的愿望,为他们的晚年生活提供安全和幸福感。目前我县医养结合模式尚处于探索阶段,在发展过程中尚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是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相互独立,自成体系,公立医疗机构自身医疗资源紧张、医养科室床位产值低等因素,参与医养结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民营医养机构存在设施简陋、难以满足不同层次服务的需求。
         二是相关部门统筹协作不够。医养产业是系统工程,涉及部门多,存在职责、业务交织等情况,部门协作力度不够,在医养结合方面缺乏成体系的政策指导,医养融合难度大。
         三是养老产业人员需求量大、人才紧缺。特别是照护人员整体文化素质偏低、经专业培训的从业人员数量不多,整个行业的服务质量难以提升,缺乏对养老从业人员进行教育培训、资质认证的专业机构。
        四是配套设施不完善。我县社区和居家养老的配套设施不足,老年活动基础设施不配套、质量较低、环境差等问题,很难为社区居家养老的老年人提供满足其需求的服务。加大建设力度,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推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发展。
        五是医养结合不够深入。老龄人口逐年增加,且相当比例人患有慢性疾病。但因社区医院配套的医疗保健设备不足,加之一些医疗健康服务人员对老年人的问诊不够深入,从而导致社区居家养老的医养结合仅留于表面,医养结合不够深入。
        六是医养结合机构没有统一的运营管理标准,存在服务质量不高,服务技能不专业,造成养老行业不时传出从业人员的负面信息,影响医养结合的积极发展。
          四、破解“医养结合”问题的对策
         建立并完善医养结合工作体系,通过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之间的深度融合,使其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就显得十分重要。如何解决庞大的老年群体的养老医疗问题,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为此建议:
          一、建立统筹协调机制。建立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协同的“医养融合”沟通协调和工作推进机制,由政府主导,卫健、民政和医保等部门为成员的联席会议制度,及时协调解决有关医疗、养老工作结合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政策性问题,确保“医养结合”服务体系协调有序、可持续发展。支持基层医疗机构通过医师多点执业、建立医养联盟等方式开展养老服务业务,使“医养结合”落到实处。
         二、构建养老培训平台。加大培训力度,加强医养融合人才队伍建设。吸纳培养老年医学、照护、康复、心理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吸引更多专业人才投身养老事业;加大护理服务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逐步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专业人才培训机制;聘用合格的社会兼职人员和医疗机构退休人员进入养老机构服务,以壮大医养服务队伍。开展教育培训及资格认证工作,促进养老从业人员的技能持续提升,提高服务人员素质。
         三、明确相关扶持政策。政府协调相关部门:一是出台优惠政策,吸引更多人才加入;二是实行公平、公正竞标,吸引良心企业参与;三是针对医养结合机构制定相应的融资贷款政策及政府贴息贷款方案;四是明确医养结合机构享受水、电、气的优惠政策和申办流程。
        四、加强服务供给管理。针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不足的问题,可以通过增设社区服务站点、招募专业护理人员等方式来加强服务供给。同时,引入智慧养老系统软件,实现对服务资源的集中调度和优化配置,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制定养老服务岗位专业标准和操作规范,对老年人照护服务、照护管理体系等内容进行明确,对每项工作流程制定操作细则标准。
        五、优化信息传递机制。针对老年人信息不对称问题,可以建立完善的信息传递机制。通过智慧养老,可以提供老年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信息平台,让老年人及时了解服务内容、价格、质量等相关信息,促使他们做出更好的选择。
        六、拓宽养老服务渠道。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应该扩大服务渠道,为老年人提供多样化的选择。智慧养老可以与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合作,为老年人提供在线咨询、预约服务等便捷渠道,让居家养老服务更加全面和便捷。
         (作者简介:杨志祥,澧县人民医院主任医师,原澧县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院长,“全国优秀院长”。现为澧县劳模协会会长、澧县老科协卫健分会会长。陈哲,原澧县卫健局正科级公务员,现澧县卫健局老干第二支部书记、县老科协卫健分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县卫健局老保协会长、澧县摄影家协会副主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7 18:41 , Processed in 0.03253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